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07的文章

跨越陰霾,撒下希望,迎接未來~Happy New Year!

圖片
今天看聯合報,一如往年不少跨年迎新活動,看來依舊花費龐大。其中一則新聞夾雜其中,顯得格外清新。「希望地圖」專欄介紹:素蘭阿嬤,一個小學沒畢業的歐巴桑,耳背老花手顫抖,六十二歲才有機會實踐三十年前的夢想的歐巴桑,活出真正的自己。 6歲喪母,大她幾歲的哥哥常背她看鳥。小學沒畢業就在像館打工,十七歲首次拿相機而開始愛上攝影,但為了生活,只好放棄夢想,改學理髮謀生。 當了三十年美容院老闆娘,五十歲退休,戴上老花眼鏡,開始自學之路。六十二歲才有機會實現當年夢想,身高不滿150公分的她,扛起「大砲」鏡頭,身著迷彩裝,汗如雨下躲在悶熱的偽裝帳中;或者一早扛著沉重的裝備和兩顆饅頭,在台大記錄五色鳥的築巢生態。 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並不斷調整自己人生的視野,將原本只是重追青春的夢,轉化成環境教育的使命,製作小學生輔助教材,並義賣攝影作品給慈善機構。 生命常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悄悄在人們心中撒下希望種子 這則新聞,自己除了感動於阿嬷的好學與對生態的執著外,也讓自己再次感受到:「播種」的重要。雖然我們無法預知這樣的種子,會在什麼時候萌芽,但我們只要盡力把握機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麼 - 即使是一句話、一個小小動作,甚至只是一個眼神。 「 我栽種,阿頗羅澆灌,然而使之生長的,卻是天主。 」(格前3:6)《I have planted, Apollo watered, but God gave the increase.(1 Corinthians 3:6)》. 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 對於阿嬷不斷提升自己生命的視野,或許如聖經上所說: 「 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瑪7:7)《Ask, and it shall be given you: seek, and you shall find: knock, and it shall be opened to you.(Matthew 7:7)》   ── 當我們用心思考並努力嘗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因著不同的經驗體會,「主動」向天主尋求我們所需,之後才以「適合方式回應我們的需求」,即古人所說「有如叩鐘,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 透過人與人間的互助,產生奇蹟 從兒時的記憶,歷經那麼多年後,才讓阿嬤產生驚人的生命力與奇蹟,這讓我想到一部電影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i

Re:你blog了嗎?

圖片
今天看到聯合報探討有關blog文章,除了介紹了不少blog外,其中不能免俗的,也有一些讓人眼花撩亂的評論,這讓我想到自己最近剛出爐的blog建置始末。 原本就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那是拉拉咂咂的寫,若真的以blog方式,除了覺得將私密的想法寫在網路有些怪怪的外(..^^..),也因要花時間「稍做整理」,深怕無法持之以恆。一直覺得自己除非有一天,心裡頭真的覺得自在後才會寫。 今年聖誕節夜,收到一封很久沒有聯絡的友人,寄來聖誕節電子賀卡,突然福至心靈,想以blog方式問候,就這樣「擇日不如撞日」,當天便「正式」架了blog。 想到以前讀過的一首童詩,或許可以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 Outside or Underneath (面子?裡子?) Bob bought a hundred-dollar suit (Bob花了一百元買了一件外套) But couldn't afford any underwear. (卻未附上任何內衣) Says he, "If your outside looks real good (他說道:如果你的外表看來稱頭) No one will know what's under there." (沒有人知道你裡面穿了什麼”) Jack bought some hundred-dollar shorts (Jack 花了一百元買了一條短褲) But wore a suit with rips and tears. (但卻配上一件又破又爛的外衣) Says he, "It don't matter what people see (他說道:人們所見為何並無所謂) As long as I know what's under there." (只要你自知內在為何即可) Tom bought a flute and a box of crayons, (Tom買了一隻笛子和一盒蠟筆) Some bread and cheese and a golden pear. (一些起司麵包與橙黃的梨子) And as for his suit or his underwear (至於他的外套或短褲為何) He doesn't think about them much ...or care

明日記憶

圖片
前幾天看到一則外電報導「天堂來的明信片」,聖誕節將近時,有人收到賀卡來自一名已經過世的老人。 原來是他在二十年前就請友人幫忙,寄卡片給親友,並於每年更新名單。 從幸福高峰跌入疾病深淵 這種另類規劃「身後事」,在聖誕期讓人備感溫馨。這讓我聯想渡邊謙主演的日片 「明日記憶」(Memories of Tomorrow) 。 佐伯雅行(渡邊謙)是知名廣告公司主管,家庭事業兩得意,卻在公司接下大案,準備大展身手時,因開始覺得頭痛暈眩、記憶逐漸喪失的困擾而就醫,結果發現得了「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 在現今逐漸失憶生活中,憶起過去早已淡忘的感動 正當思緒處於清醒與混亂交錯的同時,在懊惱對妻子造成痛苦的情況下,佐伯腦海裡不知不覺在妻子枝實子年輕稚嫩身影的導引下,來到當年與她相識的地方,彼此承諾相愛一生的情境歷歷在幕,還遇到當初教他和妻子陶藝的師傅,兩人一起快快樂樂把酒言歡。 重新與妻子認識,構築新的記憶 妻子來到林中找到丈夫,佐伯雖手中緊握兩人結緣的陶杯,卻忘了眼前這個相夫教子多年,在自己生病後重回職場幹練妻子的樣子。妻子牽起佐伯的手,忍住傷痛,重新跟這個曾經是家中支柱,現在已忘了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到家裡,重新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 面對無法預期的生老病死,想想當下能做的事 ...只要還活著 一開始佐伯因無法接受事實,而對醫生咆嘯,主治醫師只淡淡表示:其父親也得此病症,並說生老病死是一種宿命,重要的是想想能做些什麼 -- 不管是醫生、病人或家屬。到後來,林中遇見陶藝師傅,對他表示自己也被別人視為瘋顛,結果選擇在林中生活,不需要想太多,「只要活著就好」,佐伯便開心放鬆的睡著。 原本不明白本片為何叫「明日記憶」,看完後似乎開始有些瞭解,自己的解讀是:佐伯從發病後,反而憶起過去對妻女生命中忽略的片段,也使得妻子重回陶藝事業。雖然逐漸遺忘過去讓人感傷,但「從現在開始盡力做些什麼」,因 這些將成為家人與朋友彼此「明天的記憶」 --只要我們還活著。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29.html

人脈在哪裡?

圖片
成在於人,敗也在於人 日前黃子交投資千萬失利,他坦然接受,並提到自己過度迷信人脈,因而「取巧」做事,才造成此結果。 怎麼來,怎麼去 工作多年,也認同人脈這個「看不見資產」,若善用並無不妥,卻也有一深刻感觸,即它的「虛幻性」。不少時候人脈的建立,是植基在人的身分、地位,簡單的說就是一張薄薄的名片。 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沒有人脈可言,幾年後因自身的努力與成就,會慢慢累積人脈,並開始「體會」到它對做事的「便利性」,開始不自覺地追逐更多人脈,以創造更大的名利與掌聲,而忘了自己當初做事的「初衷」,與失去做人的「真心」。「雪中送炭」之友漸漸遠離,「錦上添花」之徒慢慢靠近,一旦代表身分的名片改變,這些人便隨之而去。 沒有光環的人脈 已逝的英業達企業家溫世仁,一生助人卻不學大企業家搞造神運動,更不曾刻意營造神秘形象,他身價五十億,連個保鏢也沒有,上流社會愛玩的遊戲,也與他無關。他和中國諸多政要朱鎔基等相熟,卻從不炫耀,也從不拿來經營政商權。 他曾表示:「和有權力的人打交道,他可能會揣測你為什麼要和跟他在一起,和沒有權力的人打交道,反而可以真心交朋友。並認為賺再多的錢,不如幫助那些一輩子沒機會脫離貧困的小孩。」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 他曾告訴好兄弟葉國一:「我這一生賺這麼多錢,做生意就到五十歲為止,五十歲以後,我要做一件你們都做不到的事,就是把錢花掉,回饋社會。賺三、五 十億容易,花三、五 十億卻很難。」 這讓我想到:聖經 瑪竇福音「塔冷通的比喻」(25:14-30)《Matthew 25:14-30》 。一個要遠行的人,將自己的僕人叫來,把財產托付給他們:按照他們的才能,給了數目不等的「塔冷通」(古錢幣)。結果有些僕人善加運用,但有僕人則藏起來。最後,主人將未善加運用的僕人手中的「塔冷通」給了其他僕人。「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 」 這些可能不認識他,也沒機會讓他在世上獲得回饋的小孩,是他一生最大的人脈,因為使他得到永恆的回報。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28.html

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圖片
台灣從過去繁榮安定,到今天衰退混亂的環境,一般老百姓為此感到無奈、沮喪、痛苦不已,但也有部份企業家開始覺醒,願意站出來以民間力量為社會盡份心力。 過去被稱為「綠色企業家」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曾表示不想參與政治討論,但繼日前發行《道德月刊》,今天難得主動跟媒體對話,洋洋灑灑一共說了6大重點,包括感念道德月刊訂閱人數達到20萬份,也痛心目前社會亂象,其中將以實際行動援助農民,以個人力量買下50公噸高麗菜,也計畫興建癌症醫院。 從此遺忘惡魔之存在 企業家不隨藍綠惡鬥與政治口水起舞,極力擺脫社會昏暗面,開始思考能為社會做些什麼。這也讓自己想起,之前看過電影 《梅林傳》 。 故事描述亞瑟王的法師梅林一生與壞巫婆纏鬥,不但身心俱疲,還常敗在其手下。故事末了,歷經失親喪友之痛的梅林,再度遇到壞巫婆挑釁時,一反常態未使用巫術,僅平靜地面對並淡淡的說: 『從此遺忘惡魔之存在』 隨即轉身離去,完全不理會巫婆的叫喊與召喚。此時女巫反因無法干擾梅林的心境,開始驚慌並逐漸失去法力,最後導致自我毀滅。 使痛苦在純淨覺察中歇息 這也類似《快樂學 ─修練幸福的24堂課》一書,其中提到有關「內在力量的建立」: 當我們正在經歷生理及情緒上嚴重的痛楚時,可以單純的看著這個經驗。 最終我們會看到在痛楚的背後,有一份純淨本有的覺察力,它是不改變並且超越痛苦及愉悅。 這時 讓自己的痛苦在純淨覺察中歇息 ,這將讓我們不再被動的淪為痛楚的受害者,而可以對抗或扭轉痛苦對心所造成的殘害 面對阻礙與其橫衝直撞,不如轉彎跨越 的確很多時候,刻意想把痛苦釐清楚或化解,結果反而陷得更深。跳開問題本身,不要「努力」想去改變它。靜默下來,不知不覺自己變成旁觀者,慢慢生理與心理得以喘息,奇妙的是,在停下來歇息而沒有做什麼的情況下,反而讓自己「超越」了痛苦 真正的『化解力』,是 面對阻礙與其橫衝直撞,不如轉彎跨越 ,此並非消極的逃避,而是不受制於困境並沉著以對。現今大環境,一時之間我們無法扭轉,若一直著眼於社會亂象,只會徒增痛苦,不如調整心態,轉個彎想想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做些什麼。 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過的話,也反映出現在台灣

遇見韓劇「黃真伊」

圖片
自己雖從小領洗,當了多年「不冷不熱,循規蹈矩」的教徒,工作忙碌奔波多年後,開始思考是否「從此就這樣過了一生」,這才開始想尋找生命價值與定位。 前陣子有一搭沒一搭看韓劇 「黃真伊」 ,有次剛好轉到結局,便仔細看了一下,最後有關「追尋終極舞蹈」的部份,若單就劇情來說,並無「新意」。 但或許是「時機」對了,加上具「真實性」(為朝鮮歷史人物)與「開創性」(在女性和身份差別嚴謹的時代,超越自我),因此特別感動人心…. 過去自以為是的才能,一夕間瓦解,從自信到沮喪 黃真伊的伎名是【明月】,明月為了最終極的舞蹈,來到市集探尋,只因在明月身旁的人總是誇耀著她的舞蹈,可是明月明白,她的舞總是少了什麼。 在市場裡一身華麗舞著的明月,遭到一名儒生譏諷,認為明月充其量不過是一名娼妓、一名酒女罷了,並認為民眾圍觀,只是被她的外貌和衣著所吸引。明月不服,便改換樸實的衣著回市集跳舞,並想藉以換取路人獎賞賺取盤纏,結果大失所望,果然沒有人注意他。 在沮喪中領悟:舞,不是關在殿堂之內,而是生活的滋味 劇中明月在遇挫後,了解自己的不足與感到迷惘,回頭找該儒生華潭先生,華先生說,老師不一定是教授者,也是向人學習的人。先生拿出一包紙袋,裡頭是乾燥了的花草枝葉。沖了壺熱水,先生放了一朵乾燥的菊花入水,乾燥的菊花在壺裡,一片一片逐漸綻放,緩緩地打轉,頓時,香氣瀰漫。 明月回到她出生的市集,跟著庶民百姓一起生活,體會喜怒哀樂下點點滴滴,自然而生的舞。舞,不是關在殿堂之內,而是生活的滋味。 自在地跳一首屬自己,沒有樂譜,自然讓樂工產生共鳴的極致之舞 明月帶著她的極致之舞與她的對手競逐女樂行首的高位。匆匆趕赴比賽的明月,帶來了她自己的極致之舞...... 一齣沒有舞譜、不循傳統格式、沒有樂音的舞蹈,明月自信地舞著,腳一抬,手一揮,舞步突然急促起來。明月之舞感染了待命的樂工們,先是打著拍子,接著紛紛拿起各自的樂器,即興與明月之舞共鳴了起來。 回到生活,願意反省與看見,才能受到滋潤,重新出發 這齣戲讓我聯想:真正的藝術,或是信仰,都不侷限在緊閉在廟堂宮廷裡研究或供人欣賞,是天主賜予人們,以自然與真誠的表達對生命的詠歎,還須回歸到生活,才能滋潤自己的心靈,才能感動人。 人生可能的貴人有好多種型態,有時是慈眉善目,有時是面目猙獰,有時可能只是一首歌、一沏茶。但是,得我們「願意看見與聆聽」,才能察覺的貴人。唯有這樣,才能像這

特殊才能源自非常之破壞?--意外的天才

圖片
關鍵字:自閉症學者、天才、左腦、右腦 、 額葉 不少看過電影「雨人」(Rain Man):或許對由老牌影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飾演自閉症患者,即時數出打翻一地牙籤數目的那一幕,印象深刻。 剛好有機會看到「國家地理頻道」,介紹「意外的天才」(My Brilliant Brain:Accidental Genius),從「自閉症學者」衍伸了幾個觀點,看完後再次讓人驚嘆大腦浩瀚無邊的構造與知識,實在遠超出人類的想像。 天才是天生的? 心理學家達若催佛特:「自閉性學者(autistic savant)的定義,是擁有特定天份的智能障礙者,天才跟自閉性學者的差別,就在於智能障礙,如果沒有智能障礙,就是天才。」在印象中多認為他們所具備的特殊才能,如:無師自通的藝術創作(繪畫、寫作、音樂等)、超強的瞬間記憶(像是照相機or錄音機)、數學運算能力…等,是異於常人天生的特殊才能。但有其他個案顯示:除了天生之外,一般正常人極有可能因特定原因而逐漸產生該能力。 個案一:原本有自閉症到了三歲仍無法說話兒童,可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匹,後來學會說話後,該能力便消失。 個案二:喪失雙胞胎的醫學專家,在身心俱創後出現無法抑制大量寫作的行為模式,不管睡覺、騎車時,寫滿了字條甚至寫在手上。 個案三:因差點致命的腦部傷害,造成腦腫瘤壓迫掌管思考、計劃及執行力的「前額葉」,復原後在一次偶然機會,拿起過從未學習過的畫筆,發現創作靈感,源源不絕。 當左腦受損時,右腦便會接管 人類右腦最先發展,後來左腦才逐漸發育,故隨著人類成長演化,會規範大腦原始單純處理低階接受訊息的區域,而逐漸發展語言、邏輯等能力,逐漸注重高階訊息處理,改為注重「整體」,忽略組成整體的「細節」。 但從上述個案,以及實驗證明:當左腦以儀器壓迫或受到傷害時,會有產生類似自閉性學者的能力,這也顛覆傳統發展藝術能力,需要高智識與學習才能具備的論點。 以科學自由操控大腦發展? 綜上研究,有科學家指出:或許有一天科學進步後,可以透過儀器操控,暫時抑制腦部某些區域功能,而讓人發展出特殊才能。只是大腦的各區域,有超乎人類理解與想像的精密互動與合作,將來還有待觀察。 沒有全方位的天才,不受既有成見束縛 撇開科學的角度,個人倒是想到:造物者讓人腦各區域,透過自然的機制,因應天生或外在環境,而有獨特的演化。就像在人的團體中,沒有全方位的天

有關Back to Base

圖片
是「週而復始」 飲食(學習)->消化(思考)->吸收(應用)。 是「找到定位」 經常省思,以能在軌道運行而不偏移。 是「禪師滿溢」 去蕪存菁,從另一個制高點看待萬物。 是「動態調整」 如瀏覽器,定期清空以維持最新資訊。 並不打算「研究」深奧道理,只想單純落實於自己生活中... 1. 我的blog:在週而復始的作息中,找到個人生活的養分。 2. 信仰生活:透過尋找生命價值的定位,獲享真正的平安。 3. 人腦初探:認識主宰身心之所在,檢視自我與包容別人。 4. 活用管理:基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管理資訊。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7/12/back-to-base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