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8的文章

現代桃花源

圖片
有關西藏事件衝突,近日有關報導,不管是平面媒體或是網路,一如過去類似新聞,除了因「立場」的緣故,使得中國與西方有截然不同的報導與評論外,在西藏內部本身,也引發年輕激進派希望採取更「激烈抗爭」,而與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主張「和平解決」有所爭議。     衝突緣自藏人與漢人不同民族間「文化及信仰」的差異   先估且不評論後續演變孰是孰非,整個事件簡言之,起因是漢人開始到拉薩開店,這跟1959年因大陸「人民公社」制度,衝擊到西藏生活,最後導致達賴喇嘛流亡至印度原因類似,即藏人與漢人不同民族間「文化及信仰」的差異所造成的,這也讓自己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影片 《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 。  出世小僧侶,擁有入世熱情   影片改編自真人實事,由沒有演戲經驗的喇嘛們,自由演出自己的故事。描述當世界盃足球賽,在法國如火如荼開打時,遠在印度喜馬拉雅深山的修道院裡,2個迷戀足球的小喇嘛,將那兒「寧靜冥想」的氣氛完全打破,最後連修道院上上下下,也瀰漫一股對足球的狂熱。 為了藉由一只衛星接受器,讓當地村落人民,也能收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小喇嘛想盡辦法籌募租用費用,整個計劃充分考驗著修道院裡小喇嘛們的團結、機智和友情。     未刻意「神格化」修道人,描寫其生活中「平實化」的一面   這部片子,吸引自己的地方,在於沒有刻意「神格化」修道人,卻透過描寫他們生活中「平實化」的一面,而處處散發著幽默。 小僧侶們跟一般青少年一樣,也會嚮往在腳上踩著運動鞋,好奇牆壁上貼著裸女照片,及愛看足球明星的雜誌,甚至發起眾喇嘛,為了世界盃足球,同心協力在寺院內架設衛星天線,最後連老住持與大師兄也一起加入了觀賞的行列。   純真的小僧侶,甘願放棄觀看當初努力爭取的轉播,以及自己最愛的珍藏    正當好不容易轉播了一半卻停電,但喇嘛們仍苦中作樂,陸續以手電筒映照手勢黑影,演起了影戲,直到電力又恢復時,眾人又興高采烈地觀賞足球賽了。 但最初發起看球賽的小僧侶烏吉,此時反而無心觀賞他「當初努力爭取的轉播」,而獨自離去。老住持發現了,指示大師兄一探究竟,原來他正苦惱明日要如何籌五十元贖回懷錶,以便還給當初捐錶的另一位小僧侶。 最後,他決定以自己珍藏的名牌足球鞋,還有父母留給他的名貴小刀,拿去換回懷錶。大師兄很感動,他感性地對烏吉說那五十元他會想辦法解決,並對烏吉說他不是個好商人;但一定會是個好喇嘛…

馬上與馬力

圖片
總統選舉前後,除了候選人本身外,另一個新聞媒體焦點,都圍繞在準第一夫人周美青身上。 從選前最早評論,說她不識大體沒扮演好「輔選賢內助」,選前一週臆測她「獨樹一格」的拜票方式,到最後民意顯示她「超級助選魅力」的成效斐然。以及選後因她「數十年如一日」簡單樸素裝扮與上班、乘車,卻又造成軒然大波。 周美青考量後,發出聲明:繼續擔任「幕僚性質」的兆豐金控子公司兆豐銀法律事務處主管,但為免對乘客造成不便,即日起將不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而將來如此職妨害了兆豐金整體形象、業務推展,或者影響總統配偶應盡之責任,會考慮辭去工作。 對此報導本身,自己並不想多著墨,倒是聯想到以前聽過的一則小故事。 「習慣」是用來「打破」的,「規則」是用來「超越」的 創意思考專家羅傑.馮.歐克(Roger von Oech)博士,在他的第二本書《在屁股上踢一腳》(A Kick in the Seat of the Pants)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他說他的會計師每個月都準備許多財務報告,然後一一送到他客戶手裡,為減少紙上作業,會計師想到一個辦法。每六個月左右,他會故意慢幾天,看看哪位客戶會因為未準時收到報告而哇哇叫?如果有客戶抱怨,就表示這份報告對他們的工作是重要的;如果客戶沒反應,他便問他們是否需要做一份特別報告?經過測試的結果,他得以除掉一些可以減輕工作的紙上作業。 以上故事的思維,其實就是「違規」,違背我們的社會認為應該嚴格遵守的規定,而解決的答案竟然就在意料之外。畢竟,習慣依循於規定之下,至少不會受處罰,是最保險的作法,當然也就喪失了創意與改善的動力。 人是「習慣」的動物,難免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去「看待別人」與「自我期許」,但只要在秉持「良善的心態」下改變規範,其實是可以開創新局的。 在「不同流合污」的心態下,以「不被淘汰」為原則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有不少機會「自願或非自願」擔任新的職務或角色,也可能面臨類似狀況,需做相關抉擇。究竟要選擇「遵循傳統,先觀察一陣子再定奪」、「大刀闊斧,新官上任三把火」或「堅持自我,始終如一」? 自己想到的是,或許可以試著守住「不同流合污」的心態,在「不被淘汰」的原則下,「善用」具備的「影響力」,「善盡」應盡的「義務」,在「動態調整」中,逐步找尋「不同階段具體可行」的作法,以掃除彼此的「疑慮」。 以「身教」作最真實說明的德國總理梅克爾 但不論實際內容為何,

發源地與蓄水池

圖片
從96.12.24耶穌誕生之聖誕夜設立blog,到今天(97.03.23) 復活節 ,剛好滿三個月。回想這三個月blog的內容,好像沒有「形式上重大改變」,只是「重複與練習」做一件事 ─ 「連結與轉念」。 「如何看待」是處理問題前首要之務,蘊含了「連結」與「轉念」 誠如今天聯合報民意論壇引述作家查克.施蘊道(Chuck Swindoll)說過一句話:「人生有一成是我們遭遇的事,另外九成是我們應付遭遇的方式」,問題既然已經發生,重要的是要「怎樣處理」。而我想「如何看待」,應該是首要之務。 至於如何看待,其中蘊含了「連結」與「轉念」,然後找到解決方案,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實際作為,只因思維觀感改變,使問題迎刃而解。 連結,是一種將過往相關經驗,跟現在看到的事情,「整合並做對照」;轉念,則不在於我們「看到的真相」為何,而是讓「解讀的真相」去蕪存菁,往正面思考它,再來解決。 「心存善念」,容易浮現契機 一開始嘗試轉念時,的確不容易(現在仍然在摸索),但有幾次經驗發現只要「心存善念」,好像就會慢慢跳脫原有思維的障礙。 就像以前看過一修和尚卡通:大將軍故意出了一個奇怪而根本沒有答案的問題,要考一修,除非一修答出來,否則無法救一個因弄傷將軍養的鹿,而遭判刑的老百姓。一修正在傷腦筋時,大師提醒一修,究竟是鹿or人哪一個對,只有天知道,因此如果是人對,老天就會有一個解決的方法,要一修只要靜下心來打作思考,果然就想出了法子。 這也讓自己想到聖經上所說: 「 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 」 (瑪6:33) 《Seek ye therefore first the kingdom of God, and his justice, and all these things shall be added unto you.(Matthew 6:33)》 再多故事,若沒有連結與轉念,無法駐足於心 雖然我們要多方接觸,但若只是不斷吸受大量資訊,卻沒有停下來咀嚼,很可能造成看到好故事很感動,但之後就不了了之,甚至因多到有些麻木,而無法駐足於心,融入自己的生活。 其實,很多訊息與資源,一直都存在於我們週遭,往往不假外求,只要我們願意用心觀看,而當匱乏的時候,再努力尋求。 感覺就像是「蓄水池」吧,經由「海納百川」,做過汙

答案就在你身邊

圖片
不少人或許都有類似的經驗,那就是在公開場合不宜跟「立場不同的人」倡談「政治」與「宗教」,以免因「理念不合」,而影響家人或好友的情感,近日適逢總統大選進入倒數,以及天主教耶穌復活前夕 《逾越節三日慶》 (Easter Triduum),這樣的感受特別深。 回頭省思當初自己的選擇,再對照如今自己的作為 我在想,政治也好,或者是宗教,某種程度其實都屬於一種「信仰」與攸關「造福眾人之事」。當這樣的信仰從「熱情」演變成「激情」,或是轉淡變成「冷漠」時,可能要回頭省思「當初自己為什麼接受這樣的信仰」,再對照「如今自己的作為」,或許在遭逢「撕裂或沮喪」時,可以再慢慢找回失去的平和。。 這讓我想起,看過李家同一篇文章「 太陽下山,回頭看看 」,裡面的部分內容。 探訪歷史上最古老,整夜點一盞小燈的教堂 源起是李家同去敘利亞南部一個小村落,那裡仍講《阿拉美語》(為耶穌在世時所用的語言),以便找到耶穌有關的事蹟。 果真在一個偏遠的山谷裡,四周只有幾戶人家,用石頭砌起來的一座小教堂,據說為歷史上最古的教堂,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小燈教堂」,二千年來,世代傳下來的傳統是晚上必定點一盞燈亮一整夜。 壁畫描繪男孩淚流滿面拉著耶穌,耶穌回應「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後來李家同發現了一幅壁畫,其中耶穌背著十字架往前走,有一個小男孩淚流滿面地拉著耶穌的衣服,畫下面有兩行字,是小男孩和耶穌的對話。小男說:「耶穌不要走,你走了以後,誰會照顧我們窮小孩子?」耶穌說:「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從「從旁觀看」轉為「用心體會」後,頓時領悟 小男孩的問句,李家同立即可明瞭,但耶穌的回答卻使他困惑不已,當下並感覺耶穌答非所問。他走出教堂,仍然想著這句話的意義。想來想去,想不通。天色已經昏暗,太陽快下山了。 他突然有一個衝動,要到山頂上去看日落,不久就走到了。也看到了太陽在海平面上慢慢消失的景象,忽然有點害怕,因為在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天黑了不知是否會迷路,他突然想起了耶穌的話,「 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 便回過頭去,發現山谷中雖然沒很多人家,但是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那所小燈教堂的燈也亮了。頓時懂了,耶穌在安慰這個窮小孩子,是他可以放心, 世界上「一定會有一些善良的人」,「繼續做耶穌在世時所做的事」 ,大家都要像一盞燈,無論燈光如何微弱,很多人都會靠

會心一笑

圖片
今天看到聯合報一則短文「爸比在道歉嗎?」,內容挺有意思。 因「感受幸福」,而無顧忌地開懷大笑 大體上是描寫:父親專心上網時,因兩個女兒的嬉笑聲而被惹惱,氣沖沖並對女兒說:「妳是有病喔?」結果女兒既傷心又氣憤地對母親抱怨:「我沒有病,我只是喜歡笑,爸爸為什麼要這樣說我?我又沒有病……」並流下委屈的淚水。 母親便跟父親溝通:「孩子只是喜歡笑,你這樣說她,她心裡真的很難過。」並在留言簿上寫下:「親愛的:我們都很愛您。因為您讓我們擁有幸福溫馨的家庭,小孩才能這麼快樂與『無顧忌地開懷大笑』。謝謝您。」 溢於言表的另類道歉 後來女兒開心的跟母親說:「和爸比和好了。」並神秘地說:「爸比說:『我是要給妳一個警惕,世界上有很多不理智的人。』」 母親擁著女兒說:「爸比不習慣跟自己的孩子道歉,他雖然沒說出道歉的話,但這已是他表達歉意的最大誠意了。」便和女兒對於此「另類道歉」,彼此相視,會心一笑。 「關心」與「管控」,在於一念之間 這也讓自己想起,之前聽過「全民大講堂」──《用心溝通零距離》~張淑瑩,部分演講內容。 她提到小時後覺得嚴肅的父親總想「管控」她,加上自己個性獨立並帶些叛逆,而彼此有些隔閡。後來慢慢入社會後,逐漸調整自己的「觀感」,進而改變行止。如有一次開車載父母,一路上她跟母親大聲嬉鬧說話,父親則是一路上「專注發號施令」要她聽令左轉右轉。 原本她覺得不舒服,自己這麼大了,父親還要「控制」她,但後來「心中轉換念頭」,想到父親只是專心告訴她如何駕駛,完全「沒有制止」她和母親一路上的「嬉鬧」,才讓她們母女得以開心平安的開懷大笑與交談,所以反而應該謝謝父親。 換我們學學「彩衣娛親」的老萊子 她還分享,曾因長年在外工作忙,有一次回家,父親沒好臉色說她只關心自己的學生卻不顧家人,乾脆不要回家算了,說完也不招呼她吃飯就走了。她想了一下,便上前摟住父親表示:雖然很愛學生,但最愛的還是父親。不多久,父親面無表情的要她快去吃飯,這時候她和母親「會心一笑」…她知道嚴肅的父親,因為她放下身段撒嬌而軟化。 如今,父親雖已過世,但在她腦海裡的記憶,小時後跟父親緊繃的關係,早已被近年來跟父親促膝而談的情景所「淨化」,而隨著年歲增長,越能感受到父親的愛。 先提醒自己:「他是我摯愛的家人或好友」 家人或朋友間,常因「太熟悉」,而不自覺做出一些「白目」行為,或是「太在乎」對方,而讓關心變得有些「笨拙」,最後反而惹

操弄基因,埋下禍端

圖片
關鍵字:天主教新七大罪、基因、DNA、敗血症、迷走神經、神經化學物質 、靜坐冥想 前幾天看到報導,羅馬教廷聖赦院(Apostolic Penitentiary)10日表示,教廷已因應時代變遷修訂天主教原罪範圍。 70歲的吉洛提樞機主教說:「所謂罪行,就是違背人類與上帝及其子民之關係的行為,不僅偷竊、褻瀆或覬覦鄰人之妻的犯行會觸怒上帝,毀損環境、從事有道德爭議之實驗,或允許改變DNA或毀損胚胎去操弄基因,也是犯罪。此外,在社會上,讓窮人更窮、富人益富,從而讓社會變得更不公不義,也是犯罪。」 因此把使用人類胚胎從事破壞性實驗、汙染環境、濫用禁藥及超級富豪剝削窮人等21世紀犯行納入,成為「新七大罪」。 這則新聞中有關「使用人類胚胎從事破壞性實驗」,從事有道德爭議之實驗,或允許改變DNA或毀損胚胎去操弄基因,也讓自己想到之前讀者文摘2007年五月號有關「腦力祛病」的研究。 人的基因,約有百分之八十由腦部控制「開關」 過去人們對人腦,這團約一點四公斤的灰色褶皺物體的了解,主要是主宰我們行動、思想與記憶,年過八十五的老人,近一半人受到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即老年癡呆症)的折磨。 就在2006年九月研究,使人腦與健康的關係,又有了更新與密切的發展,即全世界第一份腦基因圖譜 - 艾倫腦圖譜(Allen Brain Atlas)完成,圖譜顯示人的基因(Gene)約有百分之八十由腦部控制「開關」,也就是說假如藥廠不小心出錯,治療其他器官的藥物,其實可能對腦部產生不良副作用。如從圖譜中發現影響「短期記憶」的基因Kibra是由腦中專門儲存記憶的「海馬迴」所控制。 人類或許可以透過「控制腦力」來緩和發炎,抵抗疾病 曾有個案,一名十一個月大女嬰,亂爬不小心絆倒滾燙熱開水,造成身體百分之七十五面積受到二級到三級燙傷,一星期併發嚴重「敗血症」,免疫系統對細菌感染羣起過度反應,盲目殘殺自身的組織體。 後來根據此個案研究,發現刺激「迷走神經」(Vagus nerve,從腦幹連到腹部的主要神經,功能為調節心跳、呼吸和腸蠕動),可以抑制嚴重敗血症,當受到刺激時,會以「神經化學物質」通知免疫細胞不要釋出會導致發炎和傷害的應戰份子。還發現腦部有一條迴路,是可以刺激迷走神經,遏阻發炎。 因此證明,頭部和免疫系統之間有一種固定聯繫,研究人員稱之為「發炎反射作用」,正常情

得到你應有的尊重

圖片
今天看到報導松山工農學生葉乃豪,跨越家人與社會對高職學歷的歧視與誤解,於日前首次參賽,就囊括美國聖地牙哥蛋糕裝飾大賽青少年組冠、亞軍。 這也讓我想起日前朋友寄來一篇:《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用扭曲的心態,奉承形於外的表徵 之所以將這兩篇內容聯想在一起,是因感受到「用扭曲的心態奉承形於外的表徵 」。自覺不管是學歷、語言表徵為何,都只是曾經有過「不同」的「學習記錄」,並不代表真正具備「絕對」的「經驗能力」。 跨越莫名嘲諷,忠於自己的目標,闖出一片天 像得到蛋糕冠軍的葉乃豪,他國三就能煮出整桌年夜飯,原想讀高中音樂班,因家人反對而讀高職,他曾自我放棄而重讀一年,如今蛻變為蛋糕達人,令人刮目相看。他也曾感嘆,高職生長期被歧視,曾有明星學校高中生在他的蛋糕部落格上罵「你們高職生就是這麼爛」,他氣不過,聯合其他高職生發文要對方道歉。 他也表示,並非只有讀書,才是人生唯一目標;也不應只有進明星高中,才能被肯定。他的學姊劉美妤,當年放棄北一女,就讀松山工農食品加工科,矢志當個蛋糕達人,結果拿到聖地牙哥蛋糕裝飾大賽總冠軍,就是技職有藍天的最佳例證。 學英語的目是…「矮化別人來提升自己」,還是要「幫助別人認識我們」? 而由一位新竹英文老師所寫的《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雖然原始作者匿名,無法確認文章的真實性,但他所描述的部分內容,確實與平日我們所見所聞相去不遠。 如他提到在台灣居住的人常「用一種扭曲的心態奉承著這個語言」,因為英語系的國家,通常是用"Do you speak English?"對他們來說,語言是一種是在生活中使用的習慣,而不代表某一種特殊的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他們會用「Do you」而不是用「Can you」來造這樣的問句。 並列舉部分人學英文莫名的優越感,究竟是為了要讓自己的同胞把他們當成外國人一樣崇拜?還是英語所代表的東西比較崇高?亦或是為了要去外國生活,然後回來嘲諷沒出過國沒見過世面的人?甚至在移民到了國外後,還喜歡聚在一起,一起數落台灣有多差勁、有多落後,反而被外國朋友問到:「為什麼很少聽到你們台灣人稱讚台灣?」 真正有自信與氣度恢弘的人,更懂得「尊重」個別差異 上述兩則事例,不難發現以言語傷害或鄙視別人的人,似乎也透露著對內在的不安與自卑,因為必須透過「矮化別人來提昇自己」。反而真正有自信與氣度恢弘的人,更懂得「尊重」個別差異,

我所知道的真相…

圖片
這幾天媒體一直針對兩則新聞報導延燒,一是:一群社會人士因不滿教育部淘汰爛大學速度太慢,募集「假考部隊」,將參加七月指考,計畫選填辦學品質最差系所,分發後不去就讀,讓這些系所「猝死」;另一則為:鄭少秋在前妻沈殿霞追思會上,被鄧光榮公開叫罵,沒有盡為人夫與父的責任。 之所以將這兩則新聞聯想在一起,是因為報導中的人物雖自許「執行公義」,卻讓人看了「沒有正義伸張」快感,反而有些許遺憾。 跳脫升學枷鎖,啟發學生思考判斷力 反觀,今天看到一則報導:台北市立中崙中,各課程實施「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多元思考,卻讓人覺得欣喜。 其課程設計,如:讓學生在基礎化學課程融入全球暖化議題,訓練自己覺察角度與找答案,甚至大膽假設 - 「暖化會不會是一種政治與媒體議題」。這樣的教育方式,感覺上類似企管系《企業政策》(即今《策略管理》)的上課模式,沒有給明確答案,以個案討論(Case by Case)方式,啟發學生思考。在升學至上的高中階段開辦,的確不容易,卻非常值得鼓勵。 執行公義前,先尊重當事人 自己並「不是完全否定」前面兩則「執行公義」的「精神」,畢竟「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默」,可惜的是他們好像忽略了兩個「前提」:一是「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差別」、二是「誰才是真正當事人」。 不管是公領域或私領域,都應以「當事人的需要與心情」來進行,而不是「旁觀者個人的認知與感受」來發洩。兩者的差別在於:公領域(如攸關全民教育的「假考部隊」),是人人可主動關心,因為我們都是「可能受影響程度不一」的當事人;但私領域(如鄧光榮未經許可公開叫罵鄭少秋),則只有沈殿霞的女兒鄭欣宜為當事人。 你的決定滅絕了誰? 此外,在決定前的思辯過程中,要秉持「不以人廢言,不以人舉言」,因一般人眼中再怎麼「明智的人」,都可能有所疏漏;反之,再怎麼「愚昧的人」,也可能有正確的時候。更重要的是,「人人都不是完美,事事無法兩全」,弄清當下問題「本質與關鍵」所在,以最適(非最佳)的解決方式做決定。 這樣的概念,讓我想起曾看過兩個小小的測驗。 問題一: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其中有三個耳朵聾,兩個眼睛瞎,一個智能不足,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問題二:要選舉一名領袖,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