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09的文章

忘年之交~法拉第的故事

圖片
日前「無意中瞥見」一個人物專訪節目,提到一句話「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當時對於這個「老生常談」的勵志觀點,卻以如此簡潔而生動的比喻印象深刻,便上網查了原始出處,才知道是源自《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 歷經長達15年「特搜」老友事蹟,所撰寫的傳記 這本書「最初吸引」自己的地方,在於作者張文亮教授在書《自序:我的老朋友-法拉第》提到,這位在他高中時代教科書學到的科學家,「因緣際會再次出現」於他留學聽收音機廣播劇的小故事裡。 故事大致是說: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演講結束後,避開向女皇和貴族名流的謝幕,轉而去探望生病的老婦人。 因這則小故事,而使法拉第從課本「冰冷的公式」,鮮活地進入作者張文亮教授的生命。本書有別於一般人直接以原文翻譯改寫方式,作者歷經長達15年特別用心蒐集,將有關法拉第的事蹟與佚聞彙集成書。 ***** 以「自發性」的態度學習「眼前」的工作 法拉第僅小學畢業,卻在科學領域上橫跨電機工程、材料科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物理、土木…等。此外,他也是偉大的教育家,晚年更致力於宗教信仰的傳遞。 綜觀他學習成長過程,處處可發現他不論面對再枯燥的工作,都想辦法轉成「有趣並且有效」心態去學習。如:在裝訂書店當學徒時,將刻板的訂書工作,變成跟自己比賽的挑戰,看自己能做多久不休息?書能訂多厚? 長久下來,間接培養出從事科學實驗研究者所需的特質與本事。此外,對於送來各式各樣書籍,有效運用時間廣泛閱讀,他在「白天裝訂什麼書,晚上就做那本書的學徒。」 以「敏銳的心」洞察週遭的事物與問題 對於啟發有系統學習的書籍,更是隨時放在口袋閱讀,如: 《悟性的提升》(The Improvement of the Mind,by Dr. Isaac Watts) ,並落實於日後的學習當中。就像該書開始提到: 「 讀書好像吃核果,有人讀一大堆書,只嚼到一大把外殼,而沒有吃到裡面的核仁,結果味如嚼蠟。 」 而他將書中要點,落實在生活當中,大致包括: 1. 以「自己的口吻」記錄自己的心得、收集有趣的資料等,作為自己的「休閒」與別人「溝通」的材料。 2. 秉持「願意受教」的心持續學習,以避免因失學或低學歷造成自卑,陷入自憐的泥沼中,而期待透過別人以稱讚來肯定自己。 3. 基於讀書的樂趣不只在「人與書」的關係,也在於「人與人的分享」,故透過與人口頭或書信上互動的討論,產生讀書的同伴。

意外的探訪~牛伯伯生態園

圖片
跟好友一直想找空檔聚一聚,前幾天兩人互通Email時不約而同提到想看螢火蟲,便靈機一動決定「擇日不如撞日」,約在5/12一起看螢火蟲順便聊天。只是依照時節現在螢火蟲量已經變少,「臨時」上網找地點時發現「安康錦鯉蝴蝶園」就決定去了,心想如果沒有螢火蟲看看蝴蝶也無妨。 沒有門面的生態園,與獨特的入門票 坐捷運到新店站出口,轉乘公車〈站名:車子路〉一下子就到,只是雖然有地址(新店市柴埕路104號),但總覺得怪怪的,因為根本沒有明顯標示,旁邊又在施工,更感受不到之前網路圖片的景象。後來見了牛伯伯,才知道往後再進一步可以探索更多生態。 因為整個生態園都是牛伯私人土地,純為推廣「尊重生態保育」觀念而設,入園的「門票」是:齊聲喊「牛伯伯好~」,因他有感於社會亂象,特別是財團處心積慮要在此購地籌設掩埋場破壞生態,雖經他們力爭暫停,但他也憂心自己不知能「撐」多久,故希望來參訪者以「有力的問候」,來提振他的精神。 生態園中由人飼養,卻活力十足的成員 一些由牛伯以天然落葉飼養的鵝,雖然吃素但活力十足,我們一丟下葉子,全都擠了過來,連頭都探出柵欄外吃「一點也不浪費」。 另外牛伯賴以為生的本業「販賣錦鯉」,也是整個生態園的經濟來源,可惜年初池裡曾被不肖人士偷丟了5~6條有感染的魚混入,雖已被牛伯隔離,但也讓他很痛心。故當我們在看這些「健康活蹦亂跳」的錦鯉時,也再次為牛伯加油。 卵不同色澤,反映出熟成階段的差異 我們原本不知從何看起,牛伯一眼看出,便來個簡單解說基本觀念,然後再「放牛吃草」,讓我們隨便亂逛。 之前只知道蝴蝶一生有四個時期是卵、幼蟲、蛹、成蟲(即蝴蝶),今天才知道卵還有分,剛開始顏色較淡(如下圖右),後來慢慢加深(如下圖左)。 我不是毛毛蟲,請叫我蝴蝶寶寶 牛伯伯說蝴蝶的幼蟲沒有毛(有毛的是蛾的幼蟲),所以請叫它們「蝴蝶寶寶」。 下面這種幼蟲近看它的樣子,我總覺得像是「小一號」比較溫順的「變種蛇」 這種聽說是大白斑蝶,它的幼蟲(圖下方)造型特殊顏色鮮豔,似乎可想像日後成蟲(圖上方)的樣子。自己剛好拍到它的成蟲,就拿來對照比較。此外,在同一時點看同一生態,只因相機用「聚焦近拍」跟「戶外風景」情境,感覺大有不同!(圖左是戶外風景,右是聚焦近拍) 造型特殊多樣的蛹 印象中蛹相對於成蟲(蝴蝶

同心圓

圖片
日前看到報導,聖嚴法師生前親身經歷的一則小故事,有次他在國際場合,一位穆斯林向聖嚴宣揚信奉真主阿拉,聖嚴真誠回應「我信」,對方納悶佛教徒怎麼會信阿拉,聖嚴則說「佛教徒尊重所有正信宗教的神」,讓對方很服氣。宗教隔閡,頓時化解。 德蕾莎修女借用「印度教朝拜地」,以讓更多印度人安心休養 這也讓我想起,當年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創設「垂死之家」的一段小故事。一開始她在路邊發現一名倒臥路邊的婦女,為了幫她找尋棲身之處,結果跟加爾各答(Calcutta)市公所保健課課長接洽,對方便提供「印度教徒聚集朝拜」場所。原以為德蕾莎修女會感到不自在,沒想到修女反而很高興,還覺得可以「讓更多印度人安心休養」,課長也微笑表示將「隨時為她們祈禱,能被朝拜場所女神所接納」。 貼心「尊重對方感受」,自然傳達誠意,提昇信仰的境界 之所以將這兩則故事聯想在一起,是因為上述兩個例子,都是貼心「尊重對方感受」,自然傳達誠意。此舉非但不減損他們個人所崇奉信仰,相反的因以更「寬闊的心胸」去看待彼此服膺的真理,而非以「狹隘」以自我理解的道理「刻意說服」別人,反而體昇信仰的境界。 神明「有求必應」則熱心祭拜,「不從己願」就砸神像? 自己更感受他們所給予的啟示-「正確的態度」,因在尋求「好的信仰或理念」之後,常伴隨產生的「聲望與名利」,會使人逐漸忘了「善念的初衷」,反而「本末倒置」,將「奇蹟」定義為要看到「實質的回應」。當神明「有求必應」時則熱心祭拜,反之若「不從己願」就砸神像,甚至轉訴邪門歪道,偏離信仰軸心。 就像聖經民眾因看到耶穌「增餅奇蹟」,才去找耶穌,而使耶穌回過頭訓勉他們: 「 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 。你們 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 ,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 」 《 you seek me, not because you have seen miracles, but because you did eat of the loaves, and were filled. Labour not for the meat which perisheth, but for that which endureth unto life everlasting,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