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0的文章

填答

圖片
日前海地(Haiti)發生地震死傷慘重,一如以往看到災難發生,當下心情總是很沉重,故心中也期望能看到一些「振奮」的事蹟,就像《收治百人 醫師的家活像野戰醫院》的報導。 歷經救治傷病死亡和求助無門等困境,仍信心滿滿的醫生 海地59歲的小兒科醫師蘇黑納,地震後他的兩層樓住家幸運地未受損,他乾脆開放當成野戰醫院,一口氣收治百餘名傷患。 雖然歷經救治孕婦卻沒能保住母親與胎兒,到機場求援卻一團亂而「不知道要到哪去問誰」,載了急需動手術的傷患到一家醫院,但被拒於門外…等「困境」,但蘇黑納仍有信心很快就能獲得救援物資和人手。 「激勵」的報導,時間一久容易逐漸讓人淡忘與麻木 只是,這類「激勵」的報導,時間一久容易讓人逐漸淡忘與麻木。「理智」提醒自己似乎不該如此,故改嘗試了解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海地,以及海地所屬的整個拉丁美洲(中南美洲)過去受葡、西兩國的統治各方面重大影響,試圖從客觀理史發展脈絡,思索海地何以遭受如此悲慘磨難,以及給能予自己的啟示。 如果沒有可填入的對象,這個祈禱文就沒有意義了 不過這樣探究的背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今天突然聯想到災難發生之初,晚上祈禱時小外甥女所說過的一句話。 當時我們拿她從小就很喜歡的《牙牙語──小學生祈禱手冊》,裡面有關於「為面對天災」意向的祈禱經文。我驚喜的發現裡面有「空格」,只要改祈禱「對象」其餘照念,就可以作為「萬用」祈禱文。小外甥女接著回覆說:那當然,如果「 沒有可填入的對象,這個祈禱文就沒有意義了 」。 激勵人心事蹟,若沒有「同步融入內在生活」,再次點燃熱誠將更加困難 的確,生活當中各種激勵人心的事蹟,只是激發我們思慮的「開端」,但若是「停滯尋求表面慰藉」,而沒有「同步融入內在生活」,那好不容易產生的「瞬間熱誠」很快就會散失,時間一久要「再次點燃」會越來越困難。 就好比只是參與一場場溫馨的營火晚會或是精闢的演講,回到現實生活時,卻因脫節而難以延續當時莫名的感動,久了那樣的情境便逐漸流於形式,使內在感覺更加疏離。 接納自己當下情感難以承載的事物,日後反能「由衷感謝」 仔細想想,過去自己也曾將受到感動的事蹟,努力「轉化對象」而套用到自己身上,對於厭惡的人與事,先試著改變「認知」思考,然後調整「態度與作為」,這當中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的經驗。 或許「當下情感」並非坦然接納每一種轉變,但隨時

永遠的母親

圖片
今天是元旦,也是《 天主之母-世界和平日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Mother of God) 》。 平常有人聽到自己是天主教後,接著就會說天主教所「信奉」的是聖母瑪利亞。我通常會表示我們「信奉」的「神」是天主耶穌基督,對於聖母則是一種「尊敬」,此乃基於她是養育耶穌的母親,也是把死在十字架上的愛子屍體抱在懷中的母親,是直接參與耶穌一生救世的「人」,我們向她的祈禱,是請她為我們「轉求」天主的恩佑。 不過,自己更喜歡透過繪畫、音樂去體會跟聖母之間的關係。像是日前剛好看到一幅 J.S. Ohlson的圖畫 我感受到的是:畫中母親抱著小嬰孩,猶如耶穌藉由聖母誕生來到世界救贖人類;也彷彿是聖母至今仍看顧在世上的我們。 就像 耶穌受難時, 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 《he said to the Mother, "Woman, this is your son. Then he said to the disciple, "There is your mother." And from that moment the disciple took her to his own home.》(若19:26-27) 此外,全世界有關 《聖母頌》(Ave, Maria) 有許多版本,其中讓自己印象特別深的是舒伯特(Schubert)所作,由盲人聲樂家安德烈波伽利 (Andrea Bocelli)所演唱的版本。此除了會讓我聯想真人真事改編電影《 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 》之相關情節外,更感受到Andrea Bocelli 所傳達對母親的真摯情感與信賴。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貼心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