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愛的驗證

圖片
昨天看到一則讓我「起雞皮疙瘩」的新聞 ──《印尼少女在南亞大海嘯七年後奇蹟返家》。 2004年末南亞大海嘯奪走逾23萬條人命,印尼亞齊省在海嘯重創七周年後,當年只有8歲的小女孩瓦蒂,被大家認為早被海水捲走,在歷盡艱辛,長途跋涉尋親後,奇蹟似地返回家鄉,與家人重逢。 我想,這個聖誕節前夕令人讚嘆的奇蹟,在其記憶中,或許「 庫存著極大的能量 」──深植於生活之愛的經驗,讓她在物質匱乏和遭逢壞人脅迫行乞的情況下,仍不放棄尋親。 就像之前曾聽過一句話:「人常被奇蹟所吸引,但奇蹟不會帶來信心……而信心則會帶來奇蹟」,對此,或許可以再進一步的說:「信心則是源自深遠的善愛」,讓人可以「 憑著堅忍,保全我們的靈魂 (In your patience you shall possess your souls.)(路21:19)」 。 由衷地希望……能在生活中凝聚更多類似的奇蹟,不僅止於歡度一年一度的聖誕節日,而是做為周而復始愛的驗證。 《聖善夜》( Oh Holy night) ,May God bless everyone! Oh Holy night (聖善夜) O holy night! 聖善夜! The stars are brightly shining. 星星閃耀著。 It is the night of our dear Savior's birth! 今晚救世主為我們誕生了! Long lay the world in sin and error pining 世界長久以來受到罪惡的束縛 Till he appeared and the soul felt His worth. 因著祂的降臨,靈魂得以救贖 A thrill of hope 希望在悸動著 The weary world rejoices, 頹喪的世界重新獲得喜悅 For yonder breaks a new and glorious morn! 源自天際拂曉的榮光 Fall on your knees, 屈膝叩首 Oh hear the angel voices; 聆聽天籟之音 Oh night divine, 神聖的夜晚 Oh night when Christ was born, 救主基督誕生的夜晚 O

致:瓊瓊

圖片
親愛的瓊瓊,收信平安: 時間過得好快,雖然妳已經走了兩週,但感覺上妳彷彿仍在我們身邊。過去只知道不善於交際的妳,是個極為顧家的人,但在準備妳後事的這段期間,從整理妳的遺物,以及和親友的互動過程中,讓我察覺到一些妳不為人知的一面。在職場上,妳從工讀生一路打拼到主管,雖然做事嚴謹卻不忘照顧後輩。退休之後,妳照顧家裡之餘,還默默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日前看到每日讀經( 瑪竇福音11:28-30) : 「 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 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 」 這段話,在此刻特別觸動我心,並重新體會我們「各自」須背負的十字架 ── 雖是重擔卻也是溫暖的負擔。 還記得最後妳住院,兩次病危時,請神父為妳傅油。當時妳身體從極度痛苦逐漸陷入半昏睡狀態,在我們於妳床前為妳祈禱和說話後,兩次妳都睜開眼睛流淚。還有一次是妳臨終前的深夜,我一直睡不著,便起身在你身旁祈禱,當護士的小妹原本量妳的脈搏很弱,但在我祈禱完後,發現妳的脈搏突然又回升。從到妳飽受痛苦的臉上,讓我們再次地感受到天主給予的安慰。 雖然家人都不捨妳的離世──特別是媽媽,但是我們會心甘情願承擔和面對這一切──不會刻意想「免去悲傷而強顏歡笑」,更不會為了「表達思念而面露哀戚」。或許,妳在天上會看到我們有時開心地聊起妳的一切,下一刻可能因為「睹物思人」而感傷了起來,但請不要擔心,因為這些都是妳活在我們心中的 印記 。 至於你在遺言中,曾對於後事處理,表達了一些期望,像是:不要化恐怖的死人妝、如果可以的話骨灰請灑於父親墓前花圃、殯葬彌撒請不要唱哀傷的歌曲、參與彌撒請不要穿黑漆的衣服……等。但是,貼心的你也能理解,仍處於塵世的家人,在面對「人情世故」的難處,無法「照單全收」。因此,末了妳又補充:可彈性處理,相信姊妹會好好處理,並希望好好照顧媽媽。 再次謝謝你的體諒,雖然礙於相關規範而無法將骨灰撒在父親墓前花圃,但家人決定將妳的骨灰跟父親放在一起,好讓忌日跟父親生日同一天的妳,可以繼續就近陪伴父親。 最後,我想再次說出妳臨終前,於妳耳邊所說的話: 作為妳的姊妹,真的很高興,很感謝妳,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請你安心到天主那裏去! 瓊瓊,讓我們彼此代禱,期盼天上再聚! 【

點燈

圖片
生活當中,有些時候我們為了「尋求」事情的「圓滿」,過程中不是過度揣測別人的想法,便是妄加賦予自己的主觀認定;但是,自己也慢慢發現:這樣的結果,可能讓處理事情有「困難重重」的「藉口」,或者營造出「達成共識」的「表象」。 這樣的感覺,讓我想起之前看日劇 《天才獸醫》(獣医ドリトル) 的一集小故事。 故事大綱 整齣戲是主要是敘述一名「將獸醫當成事業」,並具備「傾聽」動物所傳達的「非語言訊息」能力之天才型獸醫鳥取,其言談之中看似嚴苛,但卻又蘊含許多道理。在「專注」醫治動物的過程中,也「間接」讓飼主看到其「盲點」──因個人的內在情緒,而投射在其所飼養的寵物。 老婦人三十年來堅信的飛鴿傳情 有一集是在住家門前飼養群聚鴿子的老婦人,帶著其中一隻受傷的鴿子來就診,並表示:三十年前擔任記者的丈夫,在一次山難採訪中因公殉職,但她相信丈夫當時攜帶的傳信鴿,有一天必定會捎來訊息。因此,多年來照護鴿子,是她的活著的「精神寄託」。但其兒子卻反對此「不理性的行為」,因為老婦人養鴿的行為造成環境汙染,早已遭到鄰居抗議。 獸醫專業評估之公共衛生考量 鳥取醫師聽完兩方意見後,對於「飛鴿傳信」事蹟不置可否,僅就其「專業知識」表示:鴿子壽命不可能那麼長,此外鴿子被稱為「空中的老鼠」──會傳染許多疾病,而當場婉拒醫治鴿子。 兒子憐惜母親的苦心安排 不過,老婦人的兒子「私下」向鳥取醫師提到:其實老婦人所說的故事,是她個人的「想像」,根據當年報導,擔任記者的父親,其實是跟外遇第三者在山上相約殉情,對於其母親多年來仍「沉陷」在對父親的情份,感到十分同情。因此,希望鳥取醫師瞞著老婦人,假裝協助清掃,實為撤離鴿群,並表示願意支付他一筆費用。 超乎常理的實情 鳥取醫師完成任務時,老婦人備感失望,此刻旁人意外發現,取下的眾多鴿巢當中,有一個裡面放置著傳信用的捲筒。老婦人一見,就認出是丈夫當年報社所用,打開一看裡面有一張「手寫新聞稿」,字跡確實為丈夫所有,內容表示: 「在採訪山難途中,遇到一名尋短女士,為了阻止她,一個不留神也讓自己同時跌落山谷,在臨死前除了寫下這則報導外,並表示深愛自己的妻子,也對於未能陪伴幼子長大而感到遺憾。」 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但也不是「甚麼都不能」 我想,老婦人的兒子,若據實向母親表達心中對當年父親事故的疑慮和憤怒,或許一開始會讓母

世紀傳奇

圖片
日前看到一個介紹新住民在台趣聞的節目,當中提及不同族群間,在特定情境下之好惡,頗為傳神。 尊重彼此差異,為自由民主的精神之所在 大體而言,台灣人給其他各國人的印象是熱情隨和──凡事好說,但遇到「韓國人」,則避談「賽事」,遇到「大陸人」,就不說「政治」,否則彼此會「翻臉」。 其實,每個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基於「尊重」彼此,須留意不要誤觸「地雷」也無可厚非,這本是「自由民主」的精神所在。畢竟...... 「 每種文化,都是一條既深且緩的河流,可以平行,也可以交會,卻不需要對立。 」 自己也不禁想到:反而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硬是被部分熱衷於「爭功諉過」的政客限縮於「越來越小」的「 圍籬 」──只要「顏色」不同,則凡事必反。 建國百年,回顧革命先烈歷史 對此,今天剛好看到文章《那些從未享受到民主果實的人們》,讓自己又多了一些感受。 對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基於個人的理由,對這個「名字本身」,自己有著獨特的親切感。除此之外,自己也一樣在學生時代念《與妻訣別書》時,並無更多感受,其他也只有民歌時期,聽到李建復演唱的 《意映卿卿》 而已。 堅信犧牲能喚醒同胞,故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但隨著年歲增長,重新檢視此段歷史時,有特別的感受,尤其是林覺民坐船前往廣州時所說的一段話: 「此舉若敗,死者必多,定能感動同胞……甚且身死而父母、兄弟、妻子不免凍餒者亦有之。故謂吾輩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絕不信也。嗟乎!使吾同胞一旦盡奮而起,克復神州,重興袓國,則吾輩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寧有憾哉,寧有憾哉?!」 代代相傳承續生命的原始力量 原本對於這段歷史被淡忘,感到有些遺憾,但仔細想想,就跟橫跨古今中外、各個領域中,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人」一樣,只要「懷著能成義的希望」盡己之力,雖無法「立竿見影」,卻能在「巧妙的安排下」,逐步對周遭產生「不自覺卻深遠的影響」。 就像林覺民年僅十三歲時,就在首次科舉考試紙上寫了「少年不望萬戶侯」,想必……在他年少時,也受到「不為我們熟知的先賢」所影響,而培養出如此超凡的氣度吧! 在此,僅以紀曉君所演唱的 《神話》 ,期許在生活中,效法這樣的精神,並使之得以傳承下去。 作詞:林志興 / 作曲:陳建年 神話是一個美麗的夢 隱藏著人們對天地萬物的情懷 神話是傳說故

另類補腦

圖片
關鍵字:非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神經元(神經細胞)、突觸、cAMP、立即記憶、工作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日前有一位歌手,遭網友恥笑歌聲有點「抱歉」,在「各路媒體」不斷地「放送」之下,反而因此聲名大噪。自己對該歌手並無特別的好惡,只是很無奈,前陣子常「誤觸」該新聞,而「被迫」聽到他的歌聲,更誇張的是自己在洗碗的時候,竟「不自覺地」唱著其主打歌。 此外,印象中曾提醒小外甥女起床記得「隨手」折棉被,她表示其實願意做,只是「忘記了」,並無奈地表示:要「改掉」壞習慣比「養成」好習慣還要難。 仔細想想,生活中不難發現:記憶有這種「要忘的忘不掉,想記卻記不住」的特質,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看過《透視記憶》(Memory: from mind to molecules)一書的部分概念。 記憶的類型:「非陳述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認知心理學」提供行為徵狀(即記憶的系統),「神經生理學」找出底下的機制(即儲存的機制),這兩個領域的科技,整合創造出一個新領域──認知分子生物學。 從此領域來看,記憶的類型分為:「非陳述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大致依照書中描述以圖表整理如下: 記憶的生命週期 非陳述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都有長短不同的生命週期。當前的思緒,成為「立即記憶」;立即記憶可以用複誦系統(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來延長(可達幾個小時以上),此短暫階段構成了「短期記憶」。 經過一段時間讓記憶的痕跡達到穩固(即「凝固時期」,consolidation period),便形成「長期記憶」,其可以維持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一生之久。 記憶的機制:透過學習,影響神經元連結處──突觸 大腦的記憶儲存機制,並「不是專門為記憶而設」的,只是附加在很有效率的訊號系統──cAMP的神經迴路上,其在胃、肝、腎都有,它也是在細菌這種單細胞生物中,唯一找到的次級信使系統(送出飢餓訊號,與生存有重大關係)。 兩個神經元(即:神經細胞,neuron)的連結處──突觸(synapse),是記憶儲存的基本單位,有一百兆的記憶能力供我們使用,所以我們並非擔心腦神經細胞不夠用,應該重視的是如何才能得到最大的「邊際效益」。 學習雖不可能使新的神經細胞成長,但卻可造成突觸連接強度的改變,引發新的突觸連接的生長。這種結構上的長期改變,就是記憶(

開始懂了……

圖片
昨天看到一篇報導,關於張大春分享一些「爸爸經」,讓自己印象深刻。 張大春表示大兒子看電視時,喜歡隨口背誦廣告詞。他問:「背這些有用嗎?」兒子回嗆:「你在電台裡說的那些有用嗎?」這件事提醒他: 「 小孩隨時隨地都在學,大人隨時隨地都在想有沒有用 」 這句話,也讓我聯想到一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學習經驗。 轉化受挫經驗的學習動力 商學院出身的我,畢業之初其實是「電腦白癡」,不管是在校或是剛投入職場時,發現詢問一些「高手」問題時,他們十句話中,經常有九句喜歡「ㄌㄠˋ」一些「專門術語」,然後雙手「自顧自地」快速在鍵盤按了一些鍵,在你「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之際,隨口說出「就這麼簡單」,也不管你懂不懂,就丟下「滿臉錯愕」和「內心受挫」的我。 於是,工作一年後,便報考資策會大專青年第二專長培訓,專職學習資訊科系的課程,當時參加的動機只有一個──「賭一口氣」。過程中,很幸運地,有機會感受到「大師風範」的學習經驗。 受用一輩子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導「程式語言」的老師,其採用的是 COBOL──是種「非常古老」程式語言,自己當時很納悶,為何還要學習這種「即將過時」的語言,老師表示因還有一些銀行等大型機構會用到,並提到: 此刻所學習的各項技術,可能一結訓馬上就用不到,但 重要的不是「追逐技術」,而是扎實學會「基礎邏輯」,培養出「學習能力」 。 體貼服務對象的學習態度 另外還有一位教「當時最新」概念──「物件導向」的李天啟老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教了一些「書本上都可以找到,但我現在幾乎忘光」的技術,可是有一個比喻,至今自己仍然印象深刻,即物件導向程式的「撰寫精神」。 由於複雜的程式物件,已預先設計於使用者看不到的底層,故撰寫好程式的關鍵,是設計出「 連阿嬤都會用的簡單操作介面 」。 改變學習的「優先順位」,逐漸從「尋求有用」轉變成「發現可用」的學習 從過去十幾年的資訊工作經驗中,我慢慢體會到自己日後學習的「優先順位」,逐漸從「尋求有用」轉變成「發現可用」。不論是基於實際的需要,或是 單純覺得好玩 ,讓學習不再侷限於「生硬的技術」,而是一種「生活的體會」。所以,與其說它是屬於「特定領域」的學習「能力」,不如說是「沒有界線」的學習「態度」。 融古而不復古,創新而不標新 為此,自己重新詮釋當年老師所傳達學習的精神,或許可以這麼

記憶的膠捲

圖片
今年5月31日,是 吉朝芳神父 重建台北主教座堂50周年紀念日,自己原本「計畫」在blog寫一篇紀念的文章,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便作罷,於是想改在本堂主保日──聖母無原罪瞻禮日再來寫。 但今天突然有一些「特別的靈感」,便「擇日不如撞日」,隨手寫下心得。 「領洗不等於保有信仰」,就像「播種並不保證結果」 過去有朋友知道我的信仰是天主教,並從小領洗時,下一句話通常會問:「那你的爸媽也是嗎?」接著又往前追溯問道:「祖父母也是嗎?」當我表示「兩邊」以及「兩代」父母都是教友時,彼此多半會得出一個結論:我領洗成為教友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我慢慢地發現「領洗不等於保有信仰」,這就像「播種並不保證結果」──至少在我身上是如此。雖然在座堂領洗、聽道理,但開始有「觸動的感覺」,卻是這幾年的事,而我也體認到,這是過去多年來,一些已經過世的「恩人」,在我信仰生活中「播種」的結果。 鍥而不捨的苦心所「招喚」之信仰 以前教堂並沒有專任秘書和修女協助,印象中有一位曾在靜修女中服務多年的黃小姐(自己一直不知道其姓名),每周六晚上自動在教堂協助堂務。由於該時段加上教堂處的位置(在夜市旁),參與彌撒的人很多都是「過路客」──外地來的或週日臨時有事的教友,以及對天主教有興趣之「慕道者」。因此,要找到人協助堂務很難,或許她看我幾乎都參加彌撒(因我當時周六、日白天都要上課),於是就「招呼」我當司儀。 說「招呼」一點都不誇張,因我為了「逃避」她,還刻意「遲到並坐在後面」,但她不管我遲到多久,坐得多遠,即使彌撒進行到一半,仍會在前面司儀站的地方,向坐在後面的我「用力招手」,弄得我「不得不」走向司儀位置跟她「換手」。儘管如此,彌撒結束後,我還是「趁機快溜」不會留下來幫忙。說也奇怪,雖然當時覺得她「有點煩」,有幾次想乾脆換參加其他台彌撒,但心裡頭又會覺得怪怪的。 就這樣持續好多年,後來她生病住院,重病之際還將她「畢生積蓄千萬」,捐給張正發神父在台北縣蓋教堂,幾年後終於不敵病魔而過世。我一直有些遺憾,因為沒有探望過她,連她埋葬的地點都不知道……。但或許受到她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受到天主的「招喚」,自己也開始「主動」參與一些「簡單」的服務工作。 像「家人般」的提醒和問候之信仰 另外,還有譚先生夫婦,說得一口廣東腔的他們,先生會在彌撒結束後,熱心跑來告訴我當晚彌撒我禮儀哪裡

留白

圖片
今天看到一則聯合報的報導《法國導演 教台灣囝仔畫自己》。 內容大致描述:法國導演吉爾波特(Gilles Porte)近幾年來走遍全球五大洲,造訪卅多個國家,邀請四千多名學齡前(三到六歲)兒童畫下自己的模樣,完成音樂紀錄影片《畫出你自己》(draw yourself)。 報導當中有一段波特的「親身感觸」,讓自己印象深刻。 不同族群孩童的自畫像,不可思議地如此神似 對波特而言,各地兒童自畫成了他的「活教材」。有一回,女兒對他說:「我不喜歡黑人小孩!」波特翻出他收藏的各式各樣兒童自畫像與他們的留影,其中有兩幅畫「奇異地相似」,而它們分別出自一名白人和一名黑人小孩之手!女兒當下語塞。波特翻閱《畫出你自己》的畫冊後表示:「整本畫冊如果只能保留一、兩頁,他會挑選這兩張對照畫」。 波特這段的體會,也讓我聯想到電影 《第四張畫》 。 故事大綱 父母離異的小翔(畢曉海飾演),面臨一連串的改變,如:父親驟然去世、離開熟悉的環境和關心他的校工(金士傑飾演)而投靠已改嫁的母親、面對陰晴不定的繼父(戴立忍飾演),以及新環境認識的「忘年之交」手槍仔(納豆飾演)卻讓他差點遇上牢獄之災……等。 劇中沒有太多「個人思維和情緒」的表白,讓觀眾僅透過「繪畫」窺知其心境。第一張畫,因遍尋不到亡父相片而改以手繪遺照;第二張畫,懵懵懂懂畫出「讓師長擔心」其好友炫耀的寶貝;第三張畫,為描繪幾乎沒印像早逝的哥哥重現夢境的影像;第四張畫,學校老師要他們帶鏡子好好端詳然後畫出自己。 人之所以能覺察到自己,常是從別人身上間接感受 一向漫不經心的小翔,父親過世時既沒有嚎啕大哭,也不見驚惶神色,僅像是玩耍般地放了張衛生紙在父親臉上確定已斷氣,並以「唯一家屬代表」草草辦完喪事,直到遭遇一連串的經歷,逐漸有了改變。 像是外表嚴肅的老校工,退休之際前往小翔住處,眼尖的他看出小翔的處境,貼心地用「青蛙故事的比喻」藉以鼓勵他雖然繼父不好,但仍要好好加油「奮力突破環境」;強勢而粗暴的繼父,面對「揮不去陰霾」而不安地和盤托出殺死小翔哥哥的事;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玩世不恭」的好友手槍仔,卻讓小翔無意中瞥見他住在殘破屋瓦,照顧著盲人弟弟和老父親無奈的景象。 百感交集的他,場景切換到最後一幕,老師要他們繪出自畫像,很有意思的是,片中並沒有「具體描繪」自畫像的樣子,僅安排見他閉上眼睛沉思片刻,鏡

軌道

圖片
近日重看《愛‧生活與學習》,以作為送給小外甥女的小學畢業禮物。作者利奧.巴士卡力(Leo Buscaglia)引述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猶太作家 Elie Wiesel,在《Souls on Fire》中所說的一句話,讓自己印象深刻。 「 當我們死去時,造物主不會問:為何你沒有變成救世主默西亞(彌賽亞),祂第一件事會問:為何你不曾變成你 」 接納自己憤怒的情緒,暫時先以沉默表達抗議 這也讓我想起有次帶小外甥女補習,眼看就快來不及,趕到捷運站時車子剛過,於是她氣急敗壞地表示:都是因為我「提醒」她記得帶課本而「延誤」時間。聽完此話,自己頓時「火冒三丈」,覺得這小孩真「不知好歹」,但又不想在她上課前和她爭吵「擾亂」其情緒,便暫時先「以沉默表達抗議」。 理直氣和,義正辭婉 自己冷靜下來的同時,看著趕赴補習而一臉疲憊的她,心中開始有些不捨,並想到:自己其實也曾有類似「無名火」的情況──並非針對特定人或事,只因心中夾雜一些「難以言喻的懊惱」,而不自覺地將火氣「殃及無辜的近人」。 於是下車後,便平靜地對她表示:以後急著出門時,我不再刻意提醒她攜帶物品,以免造成她的緊張和「 剝奪其成長的權利 」──因為若真的忘了帶,下次反而會牢記在心;另外,也希望她不要將時間算得剛剛好,以防突發狀況時有所延誤。 看著她驚訝的表情,自己接著半開玩笑,並作勢將右手食指和中指彎曲以示跪下「懇求她原諒」。小外甥女聽完笑出來並表示:她也有錯,並不是要責怪我,希望我以後還是能適時提醒她。 情緒「不會」因為「否認它的存在便消失」 仔細想想,我們從小的教育似乎傾向「肯定理性論述」而「否定情緒表達」,但情緒「不會」因為「否認它的存在便消失」,反而會因「隱忍壓抑」而產生更大問題。事發之初先不帶批判地「接納情緒」,反能讓自己冷靜思考「後續適切的行為」。 先跟內在自我對話,再回過頭來體諒對方的心境 我也發現到:「第一時間」讓自己「冷靜」的「思考模式」,並不是「假想」對方各種可能原因,因為這是用「當下的我」去設想「眼前的對方」,此必然會受到年齡、經驗、個性……等限制,更何況「對方過往的經歷」,是我難以全然觸及的。在專注於「探究對方疏失」的同時,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嚴峻的表情」,以及「高人一等的姿態」,最後常演變成自顧自地闡述「無關痛癢的道理」。 若改以「當下的我」去聯

挖掘與解決問題

圖片
關鍵字: Problem、Solution、20/80原則、排擠效應(crowding-out effect) 國內自從上個月一名52歲楊姓媽媽檢驗員,察覺儀器出現不尋常的雜訊,而爆出廠商長達數十年在食品用的「 起雲劑 」中,摻雜有毒「 塑化劑 」的惡劣行徑,至今隨著食品涉及層面廣泛,而弄得人心惶惶,也讓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MIT」蒙羞。 財政部決定退還塑化劑廠商稅款,引起消費大眾不滿 這兩天看到報導:財政部決定退還塑化劑廠商相關貨品內含貨物稅與營業稅款,而引起消費大眾不滿,當中也包括一些在媒體具有相當影響力人士撰文抗議。 自己乍聽此新聞雖然也「很生氣」,但更不想陷入「混亂的訊息」中而被媒體左右,故仔細看了相關報導內容,並嘗試就 《我所知道的真相…》 ,彙整關鍵資訊如下: 《以出廠價20元的保健飲料為例》: 【出廠】 廠商要繳納15%(即3元)貨物稅→國庫。 【銷售】 消費者購價24元($23*1.05=$24.15),含負擔貨物稅($3),及營業稅($1.15)→廠商。 【繳稅】 廠商將從消費者處所代收之貨物稅($3),及營業稅($1.15)→國庫。 【退稅】 國庫→視廠商是否 原價 退給消費者,來決定除營業稅外,是否加退貨物稅給廠商。   (點選可看放大圖) 腦中有此關於「退稅」流程之架構後,又多了一些想法:政府和對此產生質疑的民眾,所關注之標的似乎不太一樣 ────  政府針對的是「目前可掌握商品」之相關處置;民眾訴求的是「看不到而吃下肚的商品」。 這也讓我想到以前聽過一則關於管理的小故事。 問題(Problem)or 解決方案(Solution)? 日本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收到客戶抱怨,買來的洗面皂,盒子裡面是空的,於是他們為了預防生產線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師便「很努力」地研發了一台「X-光監視器」去透視每一台出貨的香皂盒,結果「漏裝」的都可找出來。 而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買一台強力工業用電扇,放在輸送機末端,去吹每個香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香皂的空盒……。 挽回「可以補救的部分」,以及「防範於未然」 之所以將摻毒事件跟上述小故事聯想在一起,是因在故事《Problem or Solution》中,若能找到「最佳方案」以徹底解決問題當然很好。但在漫長過程中,要

印記

圖片
今天看到電視介紹嚴長壽的報導,其實從他早期第一本自傳式的書籍《總裁獅子心》 ── 從美國運通小弟做到總裁,一直到近期他罹患癌症到偏遠東部展開服務之旅,自己就很佩服其待人處事的風範。不過,在今天的專訪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他表示: 希望不管最後身體狀況如何,依舊能保持感謝的心。 感恩的背後,在於看到別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體察其優點和難處 報導當中提到,嚴長壽很感謝自己能「看到別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如藝術家的赤誠、基層工作員工的辛苦…. ,這也讓他更能感受到別人的優點和難處,並且願意在需要投入時「當仁不讓」,功成名就時「退居幕後」。他也表示:自己的生命活得很精彩也擁有很多,因此想跟別人分享這一切。 平心而論,「保持感恩的心」這樣的觀點,從日常媒體資訊中,不乏類似勵志文章。但或許是再次看了嚴長壽的報導,還是…時機對了,此刻自己又多了一些感受。 遇到困境時,不能單憑「智性的修養」來調適,而是源自更深遠的印記 要能看到更多別人不為人知的一面,進而體察其優點和難處並不容易。以前自己會認為遇到不順遂的人、事、物,要努力去轉念和淨化記憶,後來慢慢調整為:事發當時 「不是急於否認或去除不舒服的感受」,而先以各種方式「喘口氣來轉換心境」,常能自然從周遭發現抒發的空間 ,但是不管怎樣,這些都是基於一種「智性的修養」。 更重要的,是源自 「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在籬笆、廚房、診間、教堂…裡,因著困難、痛苦,逐步注入更大的信念力量 ──內化而看不見的能量。這樣才能在驟然遇到困境,甚至難以掌控的情境下,「自然且真心善待自己和別人」。 就像之前看過紀錄片 《被遺忘的時光》 ,其中有一位失智的婦人,念茲在茲的一句話:「感謝天主」。雖然在她的記憶逐漸喪失之後,無法用「理智分辨或抑制」腦海的思維,但我深信,其自然道出的話語,是源自深刻存留在心靈的印記。 不激怒困苦中的人,不擾亂憂苦人的心靈,深信造物主必俯聽他的哀求 只是,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修練出這樣的能量,不得而知;尤其是過程當中,經常會有「無所適從」甚至「吃力不討好」的感受。或許,在辛苦的同時,常提醒自己:「每個人前面和後面都有一個背包,前面裝的是別人的缺點,後面裝的是自己的缺點,我們常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忘了自己的缺點」。 用這樣的心境,盡力而為之餘,也較能「寬待彼此」,而做到:「 不激

綿延的愛~人神之間

圖片
昨晚舉行 「逾越節三日慶典」(Holy Triduum) 的聖周五彌撒時,突然感受到一爆炸聲響和輕微搖晃,今早看到新聞才知道原來發生《五股金紙鋪大爆炸》。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之道別 鄰近有75年歷史的老店「新興堂」香燭金紙行、今天要慶祝90年校慶的成州國小,以及事發當時路過的車輛、騎士……等,都受到波及,在一瞬間有人倖免於難,有些則難逃一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帶來之劇痛,傷者和家屬可能不知所措,因而很難、甚至……來不及──彼此好好道別。 對此,自己想到:當年耶穌明瞭受苦的日子近了,祂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臨終」決定────與宗徒共進晚餐,並為他們洗腳 (若13) ,藉由「親身示範」來告知門徒: 「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 」 這樣的感觸,也讓自己聯想到近日看過剛上映的電影 《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 。 故事大綱 此為真實故事,是發生在1996年北非阿爾及利亞內戰,伊斯蘭教激進派人士開始謀殺外國移工與自由派(包括天主教)信徒。一群在當地建立修道院的法國天主教修士、神父,多年來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善良百姓,提供醫療和生活中各種服務,以及「融入當地」成為他們「最親切的鄰居」。面對紛亂的局勢,修士們最後決定「不願向暴力屈服」而留下來陪伴居民,也因此生命受到威脅,被擄成為人質,結果被「至今仍身分未明」的人士所殺。 面對外在劇變,「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 這群相處多年的伙伴,共同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感到恐懼、茫然,而難以抉擇究竟要「離開或留下來」。過程中雖然彼此意見相左,甚至有些爭執,但仍能從彼此不同價值體系的 《圍籬》 中,找到共同的聚合點────先行「返回各自生活及祈禱默想」。 對自己而言,整個情節並未感受到太多「驚心動魄」的屠殺爭鬥,或是「艱澀難懂」的信仰論述,而僅傳達出修士們「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因此,與其說是對「外在環境」的應變過程,不如說是展開一連串「內在心靈」的探索之旅。 每個人不同的起點、歷程,而趨於合一的終向 在這些修士們返回生活及默想中,看起來只是「單純的生活描述」,且切入點也各有不同,但卻深深觸動「身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我。 例如,有修士突然想到:幾年前母親大壽時,家族齊聚一堂,坐在母親身旁卻沒有參與感的他,這才醒悟到其根源,是植基在此修

天天找樂子

圖片
前天凌晨小外甥女大概是「腸胃型感冒」,睡到一半突然嘔吐,不僅她身體弄得髒兮兮,連棉被、枕頭都「難逃此劫」。 養精蓄銳,再思考如何善後 由於是半夜,睡在她旁邊的我突然被驚醒,實在措手不及,於是「全家總動員」協助她清理身上穢物並鋪好乾淨棉被。接著母親表情凝重地看了「面目全非」的被褥,對著疲憊不堪的我們說:大夥先上床睡覺,隔天再清理善後。 大概是被這麼一折騰,當天早上有點爬不起來,醒來後才知道媽清晨便開始洗所有被褥。後來跟媽一起拿到頂樓曬太陽時,她開心地「聞著有太陽味道的棉被」並表示:好棒的陽光。 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快樂 原本覺得有些無奈的我,受到母親的感染,似乎也感受到此「熟悉」的喜悅──這些從她身上經常可見的快樂,像是從超市買了「便宜五元」的蔬果、晚上睡覺從收音機聽到好聽的節目、主日天到教堂唱歌…等. 這也讓我想起緯來日本台節目《老師沒有教的事》,曾介紹「減輕照護者負擔」的一些技巧,除了提到如何「善用患者自身的力量」(如:儘量讓病人屈膝側彎,使身體接觸床的面積達到最小,以方便扶起他們)之外,還建議照護者寫「照護日記」,想辦法「每天找一件快樂的事」。 當中就有長年照護婆婆的媳婦提到:原本只「專注於照護病人」,鎮日將心思都圍繞在此,導致長期下來身心俱疲。如今照護者除了透過善用照護技巧,減輕自身的負擔及減少對病人造成傷害外,在心情上也因為每天「為自己尋找快樂的新鮮感」而獲得紓解,同時還能將此喜悅傳達給病人。 一開始她只是從照護以外的事情「轉換心境」,如:利用照顧空檔去逛街;後來連從照顧工作本身都能發現快樂,像是婆婆今天吃完所有食物…等。 從尋常的承擔,感受新鮮的樂趣 仔細想想,生活當中不少事情很難去追究對錯或改變它,以往多半會自我期許「不能改變時,心平氣和地接受」,但在施行上卻有困難之處,尤其是面對日常「層出不窮的瑣事」。近來又多了一些想法,如果「不是急於否認或去除不舒服的感受」,而先以各種方式「喘口氣來轉換心境」,常能自然從周遭發現抒發的空間,當日後再回過頭來咀嚼原本讓人困擾的事情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就像是日前看到《銅門國小校訓「找樂子」》新聞報導,提到花蓮縣慕谷慕魚風景區有百年歷史的銅門國小,在門口的「校訓」很有趣 : 「主動打招呼、認真打掃、物品歸位、不麻煩別人、在校內找樂子做」 。 這些簡單尋找樂子的心境,也讓

好好活著

圖片
日本東北海岸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台北時間下午1點46分)發生芮氏規模8.8(美國地震調查所測得8.9,今日上修9)之日本史上最大地震。 台灣和日本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 同一天稍晚台灣原本也被列為海嘯警戒範圍,預測下午5點32分可能會受到影響,幸好並無大礙。但台灣和日本同屬 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的國家及地區 ,且從日本「50公分海嘯波浪之威力」實驗得知,將來遇到類似狀況我們仍不可掉以輕心。 學習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 這兩天從國內外各大媒體大幅報導現場災情中,大部分人幾乎都有一共同感受──即驚訝於日本「全國上下」的效率,就像《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一文所說: 「 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不管是政府機關、自衛隊、媒體,還是一般百姓,所謂的推友,宅男等等。 」 瞬間災難中「外在的效率」,源自長期生活裡沉穩堅韌之「內化的態度」 但對我而言,最讚嘆的,並非他們在「瞬間災難」中井然有序之「外在的效率」,而是源自其「長期生活」裡沉穩堅韌之「內化的態度」。此刻國人在取法日本行政效能之餘,若又忙於爭相「嘲諷和數落彼此」,是否也錯失了學習最可貴的部分──以敦厚的心體諒彼此之不足和軟弱。 面對各種困境,「卑微」地活著,卻始終沒有忘卻新希望 這也讓我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 《活著》 ,當中很多細節自己早已忘了,但其中有一段印象頗深,是賭徒福貴對於同鄉後來升任區長的春生,因一時疏失撞死他的兒子,感到憤恨而不願意原諒他;但福貴反而在春生被打成「走資派」,加上老婆自殺後萬念俱灰之際,以春生先前尚欠福貴兒子一條命,而要求春生不能自殺,藉以激勵他應好好活著。 在一般人眼中為「紈褲子弟」的福貴,在面對各種劫難與困境,一再地退而求其次「卑微」地活著,但心中始終沒有忘卻新的希望,並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和身旁的人」。 善渡每一天的生活 因此,不管是發生世紀災難的但全國團結的日本,以及看似生活無虞卻仍處於族群分裂的台灣,自己想了很多禱詞,卻無法「條列」我們所需。最後,僅以當年耶穌教導門徒祈禱所用的經文 ── 《天主經/主禱文》 ,來為彼此代禱。 根據此經文所寫的歌曲──《 主禱文》(The Lord's Prayer) ,有許多版本,之前聽過安

契合點~The blind side

圖片
日前利用假期看了由珊卓布拉克(Sandra Annette Bullock)主演電影 《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 ,其根據2009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首批被選球員麥可.歐爾(Michael Oher)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 故事大綱 身高6呎6、體重300磅的麥可.歐爾(Michael Oher),雖然外表長個大塊頭,被外人取了綽號「大麥克(Big Mac)」,但個性溫和且防衛心強。由於出生於家庭關係不穩定的單親家庭,加上母親長期嗑藥,而被迫送往寄養家庭,也因此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氏、生日以及父親和12個同母異父的手足之下落。 後來少年麥克被寄養家庭棄養,身穿薄衣無家可歸,流落於寒冷街頭之際,被蓮安.杜希(Leigh Anne Tuohy)發現,得知是女兒同學時,她毫不猶豫地邀請他去她們家過夜。爾後更決定扶養他,提供他完整的教育環境,並全力支持他參加美式足球隊。 「盲點」(Blind side)= 攻其不備? 或許是自己不了解美式足球,所以難以體會原文片名的意涵,對於中文譯名更是「一頭霧水」。因此,影片雖然讓自己覺得溫馨感人,並穿插一些令人莞爾一笑的橋段,但似乎少了些甚麼。 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在美式足球裡,主攻的一方發動攻勢時,如果四分衛是右手丟球的話,他的左邊就變成了被對方球員攻擊的最佳位置,此位置稱為Blind Side(一般譯為盲點或死角)。所以站在他旁邊的左邊鋒(The Left Tackle)──也就是麥克的位置,就必須掩護他,把對方意圖攻擊四分衛的球員撞開。 對我而言,若僅將焦點放在「牽制攻擊的對方」,這個在美式足球中的「盲點」,或許可視為「乘虛而入」來衝撞對手;若轉而關注「面對攻擊的我方」時,比較像是夥伴之間「適時補位」以化解外來危機。自己也在影片中幾處場景,感受到類似的概念。 個性互異成員間,巧妙相互支援 個性率直略帶強勢的媽媽蓮安,從決定帶回街上遇到的麥克,栽培他念書、打球,到後來決定領養他,一直以「超強行動力」來協助麥克;個性活潑口才辯給,且年齡、身材「小一大截」的弟弟SJ,不斷地對剛毅木訥的麥克「面授機宜」;沉穩的姊姊,則是默默地伸援麥克,如:在圖書館不顧旁人眼光靜坐在他旁邊,回家絕口不提同學對麥克的評論;而爸爸對於媽媽的決定扮演幕後支援的腳色。 如果以我們平常看待助人者眼光,媽媽的態

需求和邏輯的橋樑 -「虛擬碼」概念~以Excel為例

圖片
關鍵字:虛擬碼(pseudocode)、Excel 基本操作、Excel 跨工作表 有時候會有朋友詢問關於Excel的操作,坦白說自己對Excel細瑣操作並不熟,就跟使用其他工具軟體一樣,很多指令久沒操作也會忘記。 軟體運用重點不在「記住繁瑣指令」,而是「了解使用需求」 但我也發現,很多時候軟體運用出了問題,關鍵往往不在「記不住繁瑣指令」(因為網路要查詢非常方便),而是不知道「需求為何」,因此不知道該抓甚麼「原始資料」,或者無法清楚描述「處理過程」,當然也無從找「關鍵字」。 對照虛擬碼概念,思考問題本身的處理流程 以前學習程式語言之前,會實作虛擬碼(pseudocode),此概念簡言之,即包含:輸入(Input)、 運算(Computation)、輸出(Output),對照前面所言,也就是:「原始資料」、「處理過程」、「需求內容」。其先不急於了解程式語法邏輯,而是嘗試以有條理的方式描述,以便能「專注於問題本身的處理流程」。 網路當然有很多類似劃出流程之分析軟體,但重點在於如何思考,所以用手寫來描述也可以。內容不外乎: 1. 需求內容──輸出(Output): 由電腦協助產生輸出的結果,即需求內容。 2. 原始資料──輸入(Input): 根據上述需求,往前「追溯源頭」使用者須輸入之原始資料項目,而當發現無法找到相關原始資料,則需考慮重新「增設原始輸入資料項目」,或從「其他輸出(Output)」去擷取,如:每季統計資料來源,是從每月輸出結果抓取的。 3. 處理流程──運算(Computation): 思考如何把2.原始資料,透過運算轉化成1.需求內容。 實作範例──以Excel跨工作表之統計為例 之所以採Excel跨工作表之統計為例,是因為實務作業時,多半為多人分開輸入資料,等到特定期間才彙整合併。所以會使用跨工作表,甚至是跨檔案來計算。 【例子說明】: back2base機構,成員甲、乙兩人,針對輔導訪談對象,想統計出各種輔導方式次數之月小計、每季合計。 【虛擬碼描述】: 1. (輸入):人工輸入甲、乙每月次數 2. (運算):加總1.的兩人資料 3. (輸出):產生兩人每月小記 4. (輸入):自動擷取3.甲、乙連續三個月之每月小計,不必重新輸入 5. (運算):加總4.的兩人資料 6. (輸

心世代

圖片
今天看到平面媒體,用了很聳動的標題,像是:九把刀再被捅刀、九把刀回敬李家同、李家同又開砲:看九把刀書會變笨...等,而新聞報導也用了「流水稿」擷取他們想要的片段話語。 每一個時代的經典文學,其核心價值講的都是一樣 看到媒體解讀新聞的態度,自己真的可以體會李教授的感受,若細看《李家同:網路文章太簡單… 不如讀法官判決文》,則不難發現李教授自始自終都沒有批評九把刀,整篇文章主要在表達「對於下一代教育的擔憂」。當被問到時下青少年愛讀九把刀的書,他僅誠實表示「沒看過九把刀的書無法評論,但聽說滿好看的。」 而看完九把刀部落格上文章《世代更替下的寬容,新一代一定要更厲害!》,自己也不認為他有「回批」的意味,反而讓人看到其刀鋒之外「溫柔」的另一面。我很贊同他提到的一段話: 「 每一個時代的經典文學,其核心價值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那就是對生命的熱情,對正義的挺身而出,對善良的讚頌,對邪惡的征伐,對愛情的嚮往,對親情的羈絆,對友情的追憶,對自我認同的不斷反省。 」 語言表達本有其先天限制,關鍵在於真誠的態度 仔細想想,「 語言表達本有其先天限制 」之處,特別是在「不同的世代」之間,若再加上旁邊「見縫插針」的惡力,可能會讓原本善意的兩方產生誤解。對於那些純粹受限於語言表達的事情,「態度」此時就顯得很重要,至少對我而言,關注的焦點不在於「精準無瑕疵」的用語,而是兩位「對於年輕世代的熱忱」。 而我也深信,輔以真誠的態度,持續溝通是可以跨越世代鴻溝,進而趨向「不同表徵卻真心相通」的「心世代」。這樣的感覺,也讓自己聯想到麥克 & 機械工合唱團(Mike & the Mechanics)演唱的歌曲 《有生之年》( The living years) 。 Every generation blames the one before 每一代都會責怪上一代 And all of their frustrations Come beating on your door 他們所有的挫折,都來緊扣著你心門 I know that I'm a prisoner to all my father held so dear 我感受到自己猶如被父親掌控的囚犯 I know that I'm a hostage to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