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1的文章

開始懂了……

圖片
昨天看到一篇報導,關於張大春分享一些「爸爸經」,讓自己印象深刻。 張大春表示大兒子看電視時,喜歡隨口背誦廣告詞。他問:「背這些有用嗎?」兒子回嗆:「你在電台裡說的那些有用嗎?」這件事提醒他: 「 小孩隨時隨地都在學,大人隨時隨地都在想有沒有用 」 這句話,也讓我聯想到一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學習經驗。 轉化受挫經驗的學習動力 商學院出身的我,畢業之初其實是「電腦白癡」,不管是在校或是剛投入職場時,發現詢問一些「高手」問題時,他們十句話中,經常有九句喜歡「ㄌㄠˋ」一些「專門術語」,然後雙手「自顧自地」快速在鍵盤按了一些鍵,在你「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之際,隨口說出「就這麼簡單」,也不管你懂不懂,就丟下「滿臉錯愕」和「內心受挫」的我。 於是,工作一年後,便報考資策會大專青年第二專長培訓,專職學習資訊科系的課程,當時參加的動機只有一個──「賭一口氣」。過程中,很幸運地,有機會感受到「大師風範」的學習經驗。 受用一輩子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導「程式語言」的老師,其採用的是 COBOL──是種「非常古老」程式語言,自己當時很納悶,為何還要學習這種「即將過時」的語言,老師表示因還有一些銀行等大型機構會用到,並提到: 此刻所學習的各項技術,可能一結訓馬上就用不到,但 重要的不是「追逐技術」,而是扎實學會「基礎邏輯」,培養出「學習能力」 。 體貼服務對象的學習態度 另外還有一位教「當時最新」概念──「物件導向」的李天啟老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教了一些「書本上都可以找到,但我現在幾乎忘光」的技術,可是有一個比喻,至今自己仍然印象深刻,即物件導向程式的「撰寫精神」。 由於複雜的程式物件,已預先設計於使用者看不到的底層,故撰寫好程式的關鍵,是設計出「 連阿嬤都會用的簡單操作介面 」。 改變學習的「優先順位」,逐漸從「尋求有用」轉變成「發現可用」的學習 從過去十幾年的資訊工作經驗中,我慢慢體會到自己日後學習的「優先順位」,逐漸從「尋求有用」轉變成「發現可用」。不論是基於實際的需要,或是 單純覺得好玩 ,讓學習不再侷限於「生硬的技術」,而是一種「生活的體會」。所以,與其說它是屬於「特定領域」的學習「能力」,不如說是「沒有界線」的學習「態度」。 融古而不復古,創新而不標新 為此,自己重新詮釋當年老師所傳達學習的精神,或許可以這麼

記憶的膠捲

圖片
今年5月31日,是 吉朝芳神父 重建台北主教座堂50周年紀念日,自己原本「計畫」在blog寫一篇紀念的文章,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便作罷,於是想改在本堂主保日──聖母無原罪瞻禮日再來寫。 但今天突然有一些「特別的靈感」,便「擇日不如撞日」,隨手寫下心得。 「領洗不等於保有信仰」,就像「播種並不保證結果」 過去有朋友知道我的信仰是天主教,並從小領洗時,下一句話通常會問:「那你的爸媽也是嗎?」接著又往前追溯問道:「祖父母也是嗎?」當我表示「兩邊」以及「兩代」父母都是教友時,彼此多半會得出一個結論:我領洗成為教友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我慢慢地發現「領洗不等於保有信仰」,這就像「播種並不保證結果」──至少在我身上是如此。雖然在座堂領洗、聽道理,但開始有「觸動的感覺」,卻是這幾年的事,而我也體認到,這是過去多年來,一些已經過世的「恩人」,在我信仰生活中「播種」的結果。 鍥而不捨的苦心所「招喚」之信仰 以前教堂並沒有專任秘書和修女協助,印象中有一位曾在靜修女中服務多年的黃小姐(自己一直不知道其姓名),每周六晚上自動在教堂協助堂務。由於該時段加上教堂處的位置(在夜市旁),參與彌撒的人很多都是「過路客」──外地來的或週日臨時有事的教友,以及對天主教有興趣之「慕道者」。因此,要找到人協助堂務很難,或許她看我幾乎都參加彌撒(因我當時周六、日白天都要上課),於是就「招呼」我當司儀。 說「招呼」一點都不誇張,因我為了「逃避」她,還刻意「遲到並坐在後面」,但她不管我遲到多久,坐得多遠,即使彌撒進行到一半,仍會在前面司儀站的地方,向坐在後面的我「用力招手」,弄得我「不得不」走向司儀位置跟她「換手」。儘管如此,彌撒結束後,我還是「趁機快溜」不會留下來幫忙。說也奇怪,雖然當時覺得她「有點煩」,有幾次想乾脆換參加其他台彌撒,但心裡頭又會覺得怪怪的。 就這樣持續好多年,後來她生病住院,重病之際還將她「畢生積蓄千萬」,捐給張正發神父在台北縣蓋教堂,幾年後終於不敵病魔而過世。我一直有些遺憾,因為沒有探望過她,連她埋葬的地點都不知道……。但或許受到她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受到天主的「招喚」,自己也開始「主動」參與一些「簡單」的服務工作。 像「家人般」的提醒和問候之信仰 另外,還有譚先生夫婦,說得一口廣東腔的他們,先生會在彌撒結束後,熱心跑來告訴我當晚彌撒我禮儀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