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伏筆

圖片
幾周前佈置家裡馬槽時,有別於以往,改「提前」讓所有人物登場(包括「當時」還沒出生的小耶穌、尚未前來朝拜的三王),還將一些「聖經沒提到」的小動物也放上去,其實只是「就地取材」── 把「家中現有」擺飾放上,以免耶穌「一家三口」太冷清。 當這些「原本不同組」的擺設一字排開放上去之後,自己有了一些想法:每年過聖誕節,若只是「單看」節日這一天,似乎只是熱鬧登場的慶節。但慢慢「跨越時空」── 連結整個耶穌救恩史,特別是逐步「融入自己的生活」後,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六年前的今天,因著偶然的機緣,開始寫 blog,如今重新看著這些文章,重複著一些經歷,尤其是那些讓自己「難以言喻」且「不會主動」去做的事,在天主的「催迫」下「勉為其難」去「面對和承擔」時,事後重新 咀嚼 後,常讓我有著深層的感動 ── 特別是當自己「只在心中表達一些堅定的渴望」時,天主就會用「更多的恩寵」適時寬慰我心。 就像日前,回家途中接連兩次「巧遇」高齡 92 歲的薛保綸神父,中風將近一個多月的他,猶記第一次 (約莫三、四周前) 遇到他時,仍需旁人攙扶,如今已經可以自行走路。當時他以炯炯有神的雙眼,「緊握」我的手表示: 天主很大,我們很渺小,要多多請聖母、聖若瑟「代禱」;要努力分享,不要自私………… 「 聖神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嘆息,代我們轉求。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因為他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代聖徒轉求。而且我們也知道: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 」 (羅 8:26-28) 《歡度聖誕;停止征戰》(Happy Christmas;War Is Over)  So this is Christmas 在這聖誕節佳節裡 And what have you done 回想你過往曾做了些甚麼? Another year over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 And a new one just begun 新的一年就要來臨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在這聖誕節佳節裡 I hope you have fun 我由衷希望人們能獲享喜樂── The near and the dear one 不論是近人或至親 The old and the young

對話

圖片
日前剛好有機會看天主教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傳記影片 《教宗》(The Good Pope-John XXIII) ( 1881年11月25日~1963年6月3日 ),過去對這位教宗並「不熟悉」,僅從歷史的「記載」約略知道他「推動」《梵二大公會議》〈The Second Vatican Ecumenical Council〉,卻因身故而「無緣目睹其完成」。 原本想找機會再「細看」一次,但今天突然有一想法:無須「精準的記錄」所有的情節,僅「忠實地傳達」縈繞內心「最初的觸動」即可。 故事大綱 安吉羅朗卡里〈教宗本名〉從小生長在三餐不繼的家庭中,念書已經是奢侈,遑論離家念神學院,但立志當「農村貧困的傳教士〈神父〉」之意念,卻一再浮現他的腦海。疼惜孩子的父母,對於兒子的志向,雖能「輕易地實踐」置身於「農村貧困」這個因素,無奈沒有餘錢,而無法達成「傳教士」的培育。 最後,因伯父問安吉羅朗卡里立志的緣由,這個年輕的孩子單純地表示:說不出「原因」,只是內心彷彿聽到一召喚的聲音,就直接「說好」。伯父聽完之後,也「沒有多做表示」,便慨然支援所有開支。 在長上的安排下,安吉羅朗卡里到各「艱困傳教區」赴任,並展開了與不同族群、信仰對象一連串「超乎過往經驗」的互動,也逐漸受到教宗的信賴而拔擢他,最後更在當時「握有實質影響力」的樞機主教們「棄保佈局」之下,選了「一般評論」認為相對年長、溫和、無意願當選而可能「易受操控」的他,來擔任「過渡期」的教宗。但在「天意巧妙安排」下,使他促成了教會禮儀革新、與各宗教交談,並撰寫了他一生奉為圭臬的《和平》通諭。 若望二十三世整部傳記,幾個讓我印象深刻和感動的情境,在於他從開始接受召喚後,一些「溢於言表」的對話。 攸關自己和大眾之調整心態 影片開始有一個有意思的情節,鏡頭帶到身形略顯豐腴的教宗,連最大號祭衣尺寸都無法「舒適」穿著,因「標準規格」修改也有些困難時,他便自我解嘲地說道:只好「調整自己」身形。 當年舉行彌撒禮儀的形式,不若今日是面對信徒們,而是「背對著大家」,有一次當時還是主教的安吉羅朗卡里,結束後促狹地問著身旁兩位小輔祭:是否覺得這樣與大眾有些疏離? 在得到小輔祭天真的認同後,便表示:等新教宗選出來後,一定要向他表達此想法。 面對歧異不亢不卑的態度 到保加利亞任職主教時,面對篤信正教會〈東正教〉的村民憤怒砸

時間的河

圖片
聖熱羅尼莫〈St. Jerome〉 這段期間剛好有機會初探一些歷史,這些「細瑣情節」相對於我「腦海的認知」雖顯得生疏,但「基本架構」在「世界的舞台」卻一再重演,不外乎是每個「自認正義」的一方,想「撻伐」邪惡的一方,但在「勝方」展開新「局面」的同時,也陷入另一種「偏執」。 這些「階段性」勝出的一方,原本常是「相對弱勢」或者「滿腔熱血」的一群,但是一旦取得「絕對權勢」時,會變本加厲做出比「讓自己唾棄」的一方更激進的行為──想藉此滌除過去遭受的惡的記憶,但也在無形中失去內在善的本質。 愛,當它膨脹為神的那一剎那開始,就會淪落為魔 。 ~ 《四種愛》(THE FOUR LOVES)─魯易斯(C. S. Lewis) 因此,「必然不同」的價值體系相互融合之際,若不能制定出一個彼此可接受的「共同規範」時,需訴諸於「恆存價值」── 謙卑地聆聽歷史傳達的倫常,才能跳脫因個人侷限的思維所造成的僵局。 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沈的社會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 ~〈文化,是什麼?〉─ 龍應台 我想……,這些時空遙遠的歷史,若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批判」,可能只是讓自己變成「不痛不癢」的評論家,但若慢慢的「連結」到真實的「生活」,會發現每天都在周遭以不同的形式發生著,很多時候 只是因自己生活順遂,所以才沒有類似的行徑,卻難保在遇到相同情境、誘惑時,自己「可以很超然」 。 為此,在每天的生活中,常警醒祈禱,固守自己的心思念慮…… 求祢教導我們詳數年歲,使我們達到內心的智慧。 祢磨難我們,使我們受苦多少日子, 求祢也使我們多少年月時日歡喜。 求使祢的僕人得見祢的化工, 給他們的子孫彰顯祢的尊榮。 (詠90:12,15-16)  謝幕曲 幕 緩緩地降了 人 漸漸地散了 千把個掌聲 在空蕩裡迴響 千把個寧靜 在熱烈後低吟 人生的戲一齣齣 逝去的日子一幕幕 幕落了 生命的軌跡 卻永不停息 幕落了 我們的故事 卻剛要開始 人生的戲一一齣齣 逝去的日子一幕幕 幕落了 生命的軌跡 卻永不停息 幕落了 我們的故事 卻剛要開始 幕 緩緩地降了 人 漸漸地散了 多少個日

如意

圖片
近日王金平「關說案」,越演越烈成「政治陰謀」,今天看到聯合社論《公道寧論:王金平案與陳水扁案之異同》,讓自己印象深刻。 一碼歸一碼,避免和稀泥 當中提醒:「兩案對社會的主要衝擊皆未必在案件本身,而是在案發後引爆的黑白不分與是非錯亂」。 主流輿論著墨於「當事人的特質」─── 無限延伸至其「盤古開天的功過」,迫使大眾將焦點放在「王、馬對峙歷史」,反而忘了討論「本事件的是非」。 對此,也讓我想起《宰相劉羅鍋》一劇。 以「非常的手段」處理「對的訴求」 個性剛正不阿且樹敵眾多的宰相劉墉(劉羅鍋),和個性圓融且權傾滿朝的和珅,兩人對決大半輩子,劉墉礙於和珅「鋪天蓋地」的勢力,恐怕「實情無法昭彰」,而在「法律邊緣」下略施小計阻止和珅惡行。 乾隆皇雖心知肚明 ───「理智」了解劉墉是為社稷著想的忠臣、和珅是貪贓枉法佞臣,但「情感」上就是喜歡和珅的「軟身段」、厭倦劉墉的「硬骨頭」。也因此,劉墉在朝為官時,吃力不討好受盡苦頭;享盡榮華的和珅,直到嘉慶君繼位,才被打入大牢。 劇中末宰相劉墉(劉羅鍋)告老還鄉之際,與乾隆皇促膝長談時表示:「您不是天子,而是『凡人之子,故難免有過失』,整體而言功大於過;但是,『功的影響較多在現世,過的影響則多半在後代』。」 難以「論斷」絕對的功過、得失 這句話真偽難辨,或許只是一句台詞,倒也反映出當朝佞臣「爭功諉過」的現象。對我而言,值得玩味在於……「功的影響較多在現世,過的影響則多半在後代」,自己解讀的是: 人們「趨吉避凶」的特質,傾向「有益抉擇」;至於「有益抉擇」,則易受「從眾訊息」導引;所謂「從眾訊息」,常源自「少數關鍵」媒介。重點就在於……這「少數」,之所以成為「關鍵」,並不見得全然是對的,只因在「當今」掌握「重大而無形的煽動力」,而主導了人民對朝政「功過的認定」。 凡事禍福相依,全體共同承擔 換個角度去想,自己並不擔心此「形式上」的紛亂;相反的,可使這類華人長久以來習慣「謀求人和之關說文化」攤開來,獲取大眾關注的「契機」──── 整頓一下暗藏而枝葉散開的惡勢力。 仔細想想,不管是「短期哪一方勝出」都沒關係,因為......我對在台灣這片土地生活的人民有信心,「長遠」而言, 不會也不應讓「一個人太操勞而其他人袖手旁觀」。所以,不管「事後結果功過」如何,也是「共同承擔」 。 更重要的是,小

咀嚼

圖片
近來逐漸改變收看新聞習慣,除非少數深入報導或國際新聞,否則儘量避免看電視新聞台,改聽收音機或閱讀平面媒體。 因為,自己警覺到「腦子被弄糊了」─── 變得「沒有耐性甚至拒看」報導,腦海「不自覺」地環繞著「國政、社會很亂」的印象。 藉由「重複」或「剪接」產生扭曲的訊息 不少新聞台在播報新聞時,常喜歡讓畫面同時呈現令人「目不暇給」的多項新聞,在你眼花撩亂之際,將某個「早已發生」的報導,放在「顯眼位置不斷重播」─── 深化你的情緒。 或是,在報導當中提到缺乏某個營養素會導致特定疾病或問題,稍後廣告隨即出現「穿白袍貌似醫護人員」的現身說法,「鼓勵」吃某健康食品可有效預防疾病(恰好是稍早新聞所提) ─── 強化你的連結。 再者,將兩種技法合併使用,配合「記者的旁白」,然後將各種層面「不可避免的紛擾」,一律歸咎於吃力不討好的「主政者」,凡事則歸因於「政治陰謀」,進而「煽動」各立場的「基本盤」展開隔空叫囂 ─── 偏離主題而身陷枝節。 強力駁斥反而深化負面印象和行為 雖然「理智」知道這些媒體亂象,但自己也發現:越是強力譴責反而「加深刻板印象」。就像小外甥女小時後背課文背錯時,若「一直提醒她」記得不要寫出「某個錯誤內容」,結果常常出現「反效果」 ─── 考試緊張或忘記時反而「優先蹦出」該錯誤答案。 這也讓自己聯想到七月份《科學人》雜誌的一篇文章《拋開偏見,我就是我》。當中提到即使非常輕微的性別、種族或宗教偏見的暗示,都會影響人在學校、職場和運動場上的表現。但實驗顯示,藉由「書寫練習」,則為扭轉刻 板印象威脅 (stereotype threat) ,帶來了契機。 刻板印象讓人失去動機、降低期待 過去十年來,心理學研究證明:即使背景不同,刻板印象威脅的方式是相同的 ─── 會增加焦慮讓人「失去動機、降低期待」。因著對事物想得太多,對歧視跡象變得「異常敏感」─── 稍微一個不明確的表情可能被解讀為輕蔑,甚至把自身的焦慮當成是失敗的徵兆,思緒無法專注,自我控制能力減弱。 加拿大卑詩大學的史梅德(Toni Schmader)推測:刻板印象威脅,劫持了我們一些「基本認知」機制。最明顯的是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這是讓大腦可暫時記住並處理資訊的認知能力,受影響者擔心他人的偏見,總想著該如何證明別人是錯的時,反而使自己心

發酵

圖片
昨晚跟小外甥女雜七雜八「閒聊」,不知怎麼就聊到了「奇蹟」。 以「開放的心」去聆聽生活所及 她問到:為何有些人不相信天主教裡的奇蹟───即使有明確的證明。對此,我約略表示:或許……是因為看到奇蹟的對象多半是世人眼中「不起眼」的人(如:小孩、村夫(婦)等),但這也彰顯出天主「提拔弱小卑微」的慈愛。只不過看到或感受到奇蹟與否,跟人的能力沒有一定的關聯,要看天主的安排,以及人是否願意以「開放的心」去聆聽;就像……每天媒體、網路不虞匱乏之「真實勵志」事蹟,卻不見得能真正觸動我們內心,甚至有所行動。 以「改革的心」去聯結內在生命 這讓我想起日前聽收音機專訪一對父女,當中提到有關「改革」的對話。 主持人問女兒看完父親自傳性的著書,是否能明白其想表達的意涵?女兒表示: 現今因訊息流通快速,迫使反應得相對敏捷,故 可以「意會」該內容,但若要「領悟」,則需要經過歲月的洗禮 。 上一代可能歷經多年努力,才能逐步改革整個外在環境;這一代面對整體經濟衰退和 22K 薪資停滯,同樣也需改革但對象不同───是自己內心,即重新定義「成功」,不再是GDP而是內在更多元的生命。 這段專訪,也使自己聯想到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於《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中舉了一個現實世界的例子,證明 GDP 也有踢到鐵板的一天。 ************ 這些年來在非洲,「外來種」的布袋蓮堵塞水道,任憑再多的除草劑,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慢慢地,有人發現到,乾燥的布袋蓮可以當容器,恰好可拿來培育有高養分的蘑菇;當蘑菇的細胞膜剝落在布袋蓮裡,剛好就變成蚯蚓的絕佳生態環境;蚯蚓咀嚼了細胞膜以後,會形成高品質的肥料能被拿去餵雞;至於雞,就下蛋給人類吃,糞便還能當天然沼澤氣的燃料,提供電力,如此一來便可減少砍伐樹木當柴燒。 但是,金錢的交易───像是肥料買賣,減少了這個另類的解決方式,硬生生在 GDP 計算上,將該地區變成了「成長衰退」。 ************ 生活中唾手可得,莫可言喻的美好  仔細想想,生活中真的「觸動」自己的人、事、物,很多時候常常是「某情境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一小句話或一首歌─── 像風一般悄然來去 。這種「莫可言喻美好」,其實無法藉由生活中「任君挑選的精緻素材」來體現,更多時候是從「坦然接納的平凡

前景‧背景

圖片
今天清早還在賴床時,「亂轉」聽收音機時,不經意聽到一個演講部分內容,讓自己印象深刻。 時代背景的限制,應運而生之制度 講者約略提到何以中國古代皇帝採「世襲制度」因素,大體遵循「以道治國」,除了有其文化背景因素外,也分析當時中國地大物博,交通和訊息傳遞困難,如果要「走遍」大江南北探詢民意,得花數十年光景。 這倒是顛覆了自己以「當代侷限的角度」所產生之偏見  ───  古人「只因」思想封閉才採用「世襲制度」。再仔細想想,如果沒有規範這「雖不完美」,但「以當時情境考量」是最適合大眾遵循的「常態制度」,等到要選取繼位皇子時,勢必造成國體動搖。僅管,皇室骨肉相殘仍然可見,至少不是「經年累月」任由覬覦權勢的群雄作亂 (就像……現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當然,一旦當代帝王極度衰敗,皇室宗親以外的改朝換代的「例外模式」,仍是不可避免。 環境因素的考量,配合制訂之規範 這也讓我聯想到日前吵得沸沸揚揚揚一連串「殘留毒物」新聞,其實從進口的農產品,台灣驗出所謂「未經許可」毒物,簡言之有兩種情況: 一個是「有申請」但沒有達標準;另一個則是「根本沒有申請」。 而沒有申請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進口國之產地環境、氣候等因素,會有特定蟲害  ───  是台灣所沒有的蟲害,相對地,進口國所噴灑的某些農藥,台灣因沒有使用,也就沒有特別去申請;同樣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從台灣出口到國外。 秉持中心目標,無限延伸視野 「死守常規」固然會阻礙進步,但「誇大例外」情況,一昧地反對,反而會「偏離主要訴求」而造成更大混亂、不安。人們只能在持守「中心目標」之下,以「常態」為主  ───  考量絕大多數適用情況,但在「常態分配」分布中,莫忘尚有「整體比例相對小」的兩極端  ───  會因著不同時空、對象、執行……等,而有不同的「結果」 ───  有待人虛心去調整。 為此,在「檢視」近來一連串重大政治、社會、經濟新聞報導,以及實際「應用」到自己生活當中時,要常提醒自己: 畢竟…… 在瞬息萬變的「每個當下」,沒有讓「所有人」都「滿足」的情境;相對地,也不可能使「所有情境」都「適用」於同個人身上。 唯有 秉持「善念」從內而外、由近及遠,虔心接納、調適每日生活所及   ─── 存 有一體兩面的事物。 《正反兩面》(Both sides now) Bows and flo

一切安好

圖片
今天看到一則從小念資優班的清大準博士生自殺,讓人覺得可惜,尤其最近正值畢業季節,有不少名人開講,用自己「過來人的經驗」,期望能勉勵學子如何面對人生新的里程碑,但仍難以避免這類的憾事。 這些讓人津津樂道的成功經驗,當中有部分演講內容,似乎聽來讓人對未來「更加惶恐」,或許……「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們」距離「當初艱困奮鬥的他們」有些遙遠──不論是時間或是擁有的一切,加上周遭混合著鎂光燈和掌聲,所以表達的方式,多了些精彩度,卻少了點同理心。 這樣的感覺,也讓自己想起寶萊塢喜劇影片,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分生》(Five Point Someone)的電影── 《三個傻瓜》(3 Idiots) 。 故事大綱 法罕、拉加這兩個成績欠佳,旁人眼中的「傻瓜」,與天才學生藍丘,同時進入了印度首屈一指的帝國理工大學,並住在同寢室而結為好友。 背負家庭重擔和期望的拉加,因壓力過大而無法「以平常心發揮實力」,只能不斷地盲目乞求「四方各種神祇」;深愛野生動物攝影的法罕,卻從出生便「註定在父母的安排」下朝成功的工程師邁進。眼看兩人因此成績不佳,且因遭受教授嘲弄而喪失信心,藍丘便鼓勵兩人,並率先「以身作則」破除自己的罩門──向真心喜愛的院長女兒佩雅表白,來激勵兩人跨出自己的障礙。 與藍丘畢業後失聯多年的法罕、拉加兩人,終於得知藍丘行蹤,重新憶起的當年的往事,得知他更多「不可思議」的遭遇,以及如今所從事的「志業」,又讓兩人萌生不一樣的感動……。 人一生中都有其獨特且必須走的路 不同於美國好萊塢誇張的幽默,這齣戲以各種出人意表且「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笑梗」,點出印度種姓制度所衍伸的階級、教育上的問題。 在此辛苦的環境下,藍丘仍以各種方式來激勵自己和好友,以「具體行動」來面對。如:常常被「正課」教授趕出的他,就溜去聽別的課,只因「不管幾年級的課都是知識」。 懼怕父親的法罕,則鼓起勇氣道出自己興趣所在,並「誠心表達心聲」:請父母不要掛念他將來的生計,雖然收入微薄但卻是自己喜歡的,即使父母現在不答應,他仍會耐心等待,並且「不會以死相逼」──會時時看著皮包裡父母燦爛笑容的合照來提醒自己。最後,終於獲得父親的祝福。 面臨可能被退學、讓父母失望以及「層層生活重擔」的拉加,一心尋短而摔斷腿,在藍丘和法罕的鼓勵下,重新站起來 ── 面試

視野

圖片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簡介魯益師所寫 《地獄來鴻》(後來改翻成《大榔頭寫給蠹木的煽情書》) 的內容:敘述著大魔鬼給小惡魔的一些教導,如何把人引到地獄去。其中的策略就是要人多注意到實際生活的需要,多考量經濟上是否合理,不要讓自己太麻煩等。 這句「不要讓自己太麻煩」的策略,讓我印象很深,除了看完這本書之外,也欲罷不能地試著從「作者的眼光」體會其「如何」闡述,再重新整理、詮釋,進而學得受用終生的智慧。這種因「一句話」而重新「說書」的感覺,也讓自己聯想到電影 《心靈訪客》(Finding Forrester) 。 故事大綱 詹姆華勒斯〈羅伯布朗飾演〉是從小居住在黑人社區的貧困少年,隔壁住著一位「怪」鄰居──在黑人社區中深居簡出的白人,有天在同儕慫恿以及好奇心驅使下,潛進了「怪」鄰居的房內,匆忙逃出之際,沒能「取出」入屋的戰利品,反而「遺留」隨身的札記本,也因此「種下」一段美好情誼的苗芽。 這個旁人眼中的怪鄰居,其實就是40年前獲得普立茲獎後,神秘失蹤的威廉佛斯特(Forrester)〈史恩康納萊飾演〉。對於因籃球場上的天份,而獲准進入貴族學校就學的華勒斯,在寫作上,佛斯特不僅指導華勒斯「書寫技巧」,更啟發其自在「抒發感受」。最後不僅使華勒斯勇於「面對」未知的疑慮,也讓佛斯特學習「跨越」過往的傷痛。 片中有幾個兩人因「文字雙向交流」而「重新觸動彼此」的場景,讓自己印象深刻。 用別人的語言為起點,協助找到自己的語言 一開始,佛斯特為了引導華勒斯,便拿自己寫過文章中的一句話,要華勒斯以此為題來寫作,並表示:「用我的語言為起點,協助你找到自己的語言」。此外,為了連結自己真正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佛斯特還鼓勵華勒斯: 當感到有話要說就打字(著手寫作);用心寫初稿,用腦來改稿;寫作的技巧就是「持續地寫」。 超越血緣 心靈合一的家人 最後華勒斯寫了一篇作文想在學校投稿,但學校老師因著「既有的偏見」(華勒斯的黑人血統和貧窮出身)而質疑不是他所寫的。多年來因痛失親人而隱遁的佛斯特,因目睹華勒斯受到一連串的屈辱而開始心灰意冷,決定挺身說明真相,在校內朗讀華勒斯的文章《失去家人》(Losing family),部分內文如下: 失去家人……給予我們尋獲家人的契機。在此所指的,不是具有身體血緣的家人,而是心靈合一的家人。人們必需保有智慧去開啟心房進入新的家園,屆時將重

愛的問候

圖片
  國二的小外甥女因下周要考試,便取消周末來阿嬤家的行程,沒想到周五我們竟收到她寄來的明信片,貼心地祝福阿嬤和我們這些阿姨們「母親節快樂」。  看著她娟秀的字跡,寫著感謝阿嬤定期到她家探望照顧,還促狹地謝謝「有點呆」阿姨的嘮叨、「吃喝玩樂」阿姨的好禮相送,最後也問候「仍在我們身旁」從小用心照顧她的  瓊   阿姨。  這張窩心的問候小卡片,使母親笑彎了眉,也讓我想起日前聽到有人提及 最好的母親節禮物──「跟母親分享生活的點滴,以成為珍貴的記憶」。 對自己而言,摯愛親友「彼此分享」最好的禮物,不僅止於「年節應景」,而是日常 俯拾即是的快樂 ,只要有心便能「跨越時空與型式」,在紛擾的日子裡注入清新而產生 會心一笑 ,還能 適時溫暖在生活中奔忙的我們 。 傾聽來自母親的問候: 《鄭怡 想想我》 自從告別之後,滿心牽掛的我; 擁抱無端寂寞,有許多話想說。  當天涼的時候,別忘了加件衫; 當天黑的時候,別在夜路行走。  在疲憊的時候,記得要多休息; 在挫折的時候,你一定要振作。  別被霓虹燈迷惑,別和陌生人交談; 在空閒的時候,可以想想我。 傾聽來自子女的問候: 《邰肇玫 媽媽您好嗎》   媽媽,您好嗎?請您別再為我神傷 媽媽,您好嗎?我在這裡一切如意  媽媽,您曾對我說生活要照顧自己 媽媽,我要告訴您 我已長大 您不必惦記  媽媽,您記得嗎?我的床邊還擺著布娃娃 媽媽,您記得嗎?您織的毛衣繡著薔薇花  媽媽,多少個夜晚想著您 想著從前 媽媽,多少個歲月 是否會讓您我都改變?  媽媽,您知道嗎?這裡如此地陌生迷惘 媽媽,您知道嗎?這裡的日子寂寞孤單  媽媽,我想念小時候緊緊牽著您的手 媽媽,是否我還是您眼中熟悉的女孩  媽媽,您想我嗎?今夜窗外下著冷冷的雨 媽媽,您想我嗎?就像我現在想您一樣  媽媽,我想回家去 回去看看親愛的您 媽媽,我是多麼地想念您 深愛著您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永遠的母親

終向~人生80才開始

圖片
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中施放爆裂物的主嫌,車臣裔兄弟塔默蘭及佐哈‧查納耶夫,這兩天終於落網,初步了解他們都與車臣有很深的淵源,極可能受伊斯蘭極端教士的影響。  就像日前聽聞北韓對人民的教育方式,他們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要「敬愛領袖、仇恨美帝」,國營電視台則每天放送,全民對領導人歌功頌德的畫面,即使是已經投誠10年的脫北者,至今一看到北韓電視節目,還會情不自禁流眼淚。  再進一步想想:極權世界「刻版且專制」環境下生活的人,「無法」獲享獨立思考的權利;但在自由世界身處「多元又混沌」氛圍中的我們,看似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卻也免不了趨附「潮流」而「不願」堅持心中 單純的信念 。 這樣的感覺,也讓我憶起「金氏世界紀錄,最年長的小學生」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 《人生80才開始》(The First Grader) 。 故事大綱  曾為解放肯亞而戰的八十歲老兵馬魯格(Maruge),從收音機得知政府推廣「每一個人都能」免費接受教育的訊息,興沖沖地前往就學。又老又跛的他被校方嘲諷「回家等著安息」,還先後要求他須有課本、筆、小學生制服…...等才能就讀。 堅持不死心的他,賣了僅有的羊攢了錢購置文具制服後,一次又一次地跛行二小時到校,終於感動了女教師珍,決定為他爭取入學的機會,但家長們卻不願意自己的小孩與馬魯格一起接受教育,官方也認為教育資源不應「浪費」在年邁老人身上。 馬魯格只好改到「符合成人資格」的教育單位學習,但放眼望去周遭同學只混文憑且教學環境亦不佳,這讓一心向學的他又折返小學請求老師協助。看著身經百戰和人生閱歷的馬魯格,和純真的孩子相處甚歡,珍便以變通方式,邀請馬魯格擔任助教,結果不但再次受到阻撓,珍因而被處分放逐到偏遠學校。 為了挽留不可多得的好老師,馬魯格決定以一己之力挑戰政府制度,加上全國熱烈的討論而更引來國際媒體採訪,最後終於完成就學心願,以及在珍的協助下了解退役後所收到的信,實為國家對他征戰的感謝狀。 終生學習,勇往直前 片中以當下和過往記憶交錯和轉折,對照出馬魯格過往的艱辛和對新生的渴望,誠如他所言:「我們必須從過去中學習,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勇往直前。」 不過更讓自己好奇的是單憑一封他看不懂的信,何以能激發他這樣的學習熱誠,甚至不惜變賣家產,於是找了馬魯格本人的專訪,這才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表示:希望成

牽引

圖片
今天看到一則讓自己覺得「很舒服」的新聞──《送阿嬤急診…她狂奔23公里趕考》。 花蓮縣瑞穗國中一年級女生田曉琪,段考當天凌晨護送阿嬤到廿三公里外的玉里慈濟醫院急診,沒錢搭車返校且飢渴交加的她,邊跑邊喝雨水解渴,狂奔三小時「半程馬拉松」的路程,終於即時趕上並撐完考試。  乍聞標題,本以為是讓人心疼的弱勢孩子新聞,但看完內容後,心中有更多難以言喻的舒服感,像是「融合」著「清新的喜悅與感動」。 這個隔代教養的孩子,父母因生活得在桃園工作,只能讓她留在花蓮瑞穗,負責照顧曾祖母、祖父母和小六的妹妹,課業因此落後,頑皮行為也讓校方頭痛,但在導師張如慧心疼和「恨鐵不成鋼」的訓斥後,決心振作不再讓「愛她的人」和「她自己」失望。  有記者問她,也可以不用那麼辛苦,隔天再考即可,女孩略帶靦腆微笑地表示:不光是因為趕著考試,當時心中直覺想到只有阿公在家照料,因此自己也得趕回去才行。  自己很喜歡這個小女孩 以單純的態度,去做她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那是一種在「單純的信念」之下,所導引出「超乎自己和別人所能理解」的「動能」,就像 法拉第 在晚年曾寫道: 一個人面對任何獎賞、引誘,都不會因而改變自己該行的道路……, 在我一生的光陰裡,我寧願更深地從事一些經常盤繞我心的問題,而不願佔住一個已經成功的領域,享受被人不斷恭賀的果實。 由衷地期盼能有更多人,和這個為了更好的明天而和「自己賽跑」的小女孩一樣, 耐心傾聽自我內在的聲音,發掘擁有的能量,踏踏實實走出自己的路 。  和自己賽跑的人 親愛藍迪我的弟弟 你很少贏過別人 但是這一次你超越自己 雖然在你離開學校的時候 所有的人都認為你不會有出息 你卻沒有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我知道你不在意 因為許多不切實際的鼓勵 大都是來自酒肉朋友或者遠房親戚 我知道你不在意 因為許多不切實際的鼓勵 大都是來自酒肉朋友或者遠房親戚 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刺激 最常見的就是你的女友離你而去 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打擊 你我都曾經不止一次的留級 在那時候我們身邊都有一卡車的難題 不知道成功的意義就在超越自已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未來 拼命努力爭取一種意義非凡 的勝利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明天 拼命努力前方沒有終點 奮鬥永不停息 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

調節的人生

圖片
今天看到一則「催母喝飲料 兒咆哮引眾怒」的新聞,影片被網友拍下po網,並發動人肉搜索,一名無辜的高中老師甚至受到「誤植」而被罵翻。 事後社會局訪查證實,他其實是一名孝子,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每天下班都會趕到安養院,當天他因趕車,加上遭到「有正義感」的遊客圍觀和指責,才會一時情緒失控行為脫序。 這則報導,也讓自己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部伊朗的電影 《分居風暴》(A Separation) 。 故事大綱  鏡頭一開始是先生納德和太太席敏兩人,坐在法院裡協議離婚。席敏堅定地表示:想帶女兒去國外獲得更好的教育,眼看移民簽證即將到期,先生卻反悔;納德則是放不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年邁父親,想親自照顧而不願和妻女離開。雙方認為事態嚴重「不願妥協」,但法官卻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而請兩人回家再做考慮。   席敏決定搬回娘家與納德分居,納德於是透過關係請來了女看護羅芝來幫忙,結果卻使納德、羅芝兩家的「日常生活」引發出一連串「不可預期」的事件。經歷過這些風暴後,納德、席敏兩人在女兒的陪伴下,又重新回到法院裡……。 注視與俯視 彼此的難處 若僅從「個別角度」去審視情節時,對照每天媒體社會版的令人氣憤的「片面報導」,其實並不陌生,如:妻子拋下老邁公公、丈夫、女兒而離家出走;看護將雇主綁住私下外出;雇主動手毆打已經懷有身孕的看護……等。   但是,當我們檢視「整個脈絡」時,在每個人身上,卻夾雜著難以言喻的痛處── 讓人不忍苛責的疏失。   如:生長在伊朗父系社會環境的納德,一心想守住自己的家,即使後來在工作和照顧父親雙重壓力之下,仍「言不由衷」地以嚴厲的語詞拒絕妻子的幫助;急欲離家的席敏,實為對丈夫愛的試煉,雖關切家中遇到一連串的問題,在丈夫冷漠的言語回應之下,依然決定依原訂計畫帶著女兒離開;將父母爭執看在眼裡的譚雅,原本也堅持須信守「誠實」,但最後也在護守父親的情況下,不知不覺變成和父親一樣説謊。 經歷多 才懂得諒解 儘管如此,這些不斷的衝突當中,彼此也因「經歷更多」,使內心逐漸有了轉變。   席敏離家拜別時,連兒子都忘了的失智公公,竟然記得媳婦的名字並緊握她的手,席敏離開之後,失智公公開始不說話,且狀況突然變糟,心中雖急欲離家,但仍關切家中遇到一連串的問題,最後甚至因為對女兒的愛,而妥協願意付錢給羅芝的先生以平息爭端。   納德從親自照顧父親的過程中,這才體會出「照護者」箇中無奈與心酸。此外

如在天堂~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圖片
昨天看到新聞,一名有多次救災經驗的年輕消防隊員因公殉職。自己心中除了覺得惋惜之外,也聯想到日前看到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影片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 故事大綱 大半輩子都在露比遊樂場工作的維修工人艾迪,深受前來玩耍孩子們的喜愛,平日也頗為照顧後進,在工作上更是盡忠職守,但他心中始終有抑鬱不得志的遺憾。有一天,遊樂設施發生故障,在千鈞一髮之際,他搶救了一名小女孩,因而使自己「結束」在世間的生命,卻也同時「開啟」另一段奇妙之旅。  在抵達天堂時,先後遇見了五名曾經牽繫於他人生的人,因著他們的指引,最後使得內心仍處於不安的艾迪,真正體會到天堂的平安。 眼前的遭遇 沒有絕對的偶然  這五個與他「再度」相遇的人,帶領艾迪「重新」造訪的場景,幾乎都是讓他傷痛、遺憾甚至憤怒的地方,其中有不少人事物,在「當時」是艾迪沒有覺察到的。重新檢視之後,這些 看似無關情境,像是預先埋下的伏筆,環環相扣影響他的一生,也牽動了其他人的生命 。 陌生人給予關鍵性的幫助  初抵天堂,不僅無法開口,還身處熟悉的露比遊樂場,艾迪對此深感困惑。第一個遇見的「藍皮人」除了向艾迪預告現在起將陸續遇見五個人,就跟他當初剛來天堂一樣,並向艾迪解釋:  無法開口乃特別賜予的禮物,是為了能「專心聆聽」;看不到美麗的景象,是因為「好景如果沒有慰藉,就不算天堂」。 藍皮人還分享跟艾迪的淵源,當年他開車為了閃躲快速跑過的艾迪,導致煞車不及而衝撞死亡,但當時年幼的艾迪,卻毫無知悉仍天真的繼續玩耍。「死後」才「事後」聽聞此陳年往事的艾迪,對此深感抱歉,但藍皮人輕描淡寫地表示: 「陌生人只是你還沒認識的家人」 受苦意義,不在於探究原因,而是接納和超越 接著登場的軍中上尉,跟艾迪聊起當年戰事時,艾迪心中滿是恐懼,上尉隨即表示: 與其甩開戰爭陰霾,不如說其實不應該忘記戰爭本身。 上尉還原當年情況,眼看艾迪失心瘋想衝進被他自己點火的敵軍營房,為了阻止艾迪,上尉便在艾迪「不知情」的情況下,開槍射傷他的腿,而在救援的過程中,上尉最後不幸罹難。失去一條腿的艾迪,雖然存活下來,卻從此自怨自艾只能「困」在出生小鎮過活。 艾迪乍聽此「實情」,一開始憤恨難消,上尉沒有勸阻他反而讓其盡情宣洩,好陣子才表示,當

即景

圖片
近日櫻花已經盛開,趁著台北所有人都往中南部或郊外出遊之際,跟媽「逆向思考」改到市區的中正紀念堂去看花,除了避開人潮,也當成散步慢慢閒逛。 去年年初,媽一直遺憾錯過的賞花時機,只看到枯樹,今年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看到了,雖然沒有郊外滿山滿谷的奇景,但在市區能看到這樣的景致,也挺令人開心的。 原本只是賞花,卻看到了意外的訪客──正在吃櫻花的松鼠。這讓我想到日前一則新聞:一名阿公想「製造」櫻花雨的特效,竟然在小孫女拍照時,大力抖落身後的櫻花樹。同樣都是櫻花從樹上「掉落」,但感覺卻大不同,差別應該在於「自然的生命力」吧! 在繞整個中正紀念堂,然後準備打道回府的過程中,隨意拍下幾個感覺挺「悠閒」的場景。駐足凝視的行人、比鄰於盛開的櫻花樹卻似乎還不急著開的櫻花樹、優閒地拉胡琴的人。 回程時,和媽改走台大醫院新大樓對面的中山南路,吹著舒服的涼風,不經意的看著紅磚上寫著「文學之路」,自己不是第一次走在這條路上,過去竟然未曾發現路上有字。當中寫了不少字,不過自己只記得一串字: 陽光、水、空氣,造就了這棵樹。 嗯......這個我喜歡,也讓我聯想到前兩天腦中飄出來的歌曲 《天天天天》 天天天天  一樣的天天 有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天天天天 一樣的天天 能不能離開別人的視線 選一個早就該有的時間 讓自己有點改變 找一個早就想去的地方 看一看碧海藍天 天天天天 一樣的天天 找一個空間讓美夢實現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意外的探訪~牛伯伯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