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向~人生80才開始


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中施放爆裂物的主嫌,車臣裔兄弟塔默蘭及佐哈‧查納耶夫,這兩天終於落網,初步了解他們都與車臣有很深的淵源,極可能受伊斯蘭極端教士的影響。 

就像日前聽聞北韓對人民的教育方式,他們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要「敬愛領袖、仇恨美帝」,國營電視台則每天放送,全民對領導人歌功頌德的畫面,即使是已經投誠10年的脫北者,至今一看到北韓電視節目,還會情不自禁流眼淚。 

再進一步想想:極權世界「刻版且專制」環境下生活的人,「無法」獲享獨立思考的權利;但在自由世界身處「多元又混沌」氛圍中的我們,看似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卻也免不了趨附「潮流」而「不願」堅持心中單純的信念

這樣的感覺,也讓我憶起「金氏世界紀錄,最年長的小學生」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人生80才開始》(The First Grader)

故事大綱 

曾為解放肯亞而戰的八十歲老兵馬魯格(Maruge),從收音機得知政府推廣「每一個人都能」免費接受教育的訊息,興沖沖地前往就學。又老又跛的他被校方嘲諷「回家等著安息」,還先後要求他須有課本、筆、小學生制服…...等才能就讀。

堅持不死心的他,賣了僅有的羊攢了錢購置文具制服後,一次又一次地跛行二小時到校,終於感動了女教師珍,決定為他爭取入學的機會,但家長們卻不願意自己的小孩與馬魯格一起接受教育,官方也認為教育資源不應「浪費」在年邁老人身上。

馬魯格只好改到「符合成人資格」的教育單位學習,但放眼望去周遭同學只混文憑且教學環境亦不佳,這讓一心向學的他又折返小學請求老師協助。看著身經百戰和人生閱歷的馬魯格,和純真的孩子相處甚歡,珍便以變通方式,邀請馬魯格擔任助教,結果不但再次受到阻撓,珍因而被處分放逐到偏遠學校。

為了挽留不可多得的好老師,馬魯格決定以一己之力挑戰政府制度,加上全國熱烈的討論而更引來國際媒體採訪,最後終於完成就學心願,以及在珍的協助下了解退役後所收到的信,實為國家對他征戰的感謝狀。

終生學習,勇往直前

片中以當下和過往記憶交錯和轉折,對照出馬魯格過往的艱辛和對新生的渴望,誠如他所言:「我們必須從過去中學習,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勇往直前。」

不過更讓自己好奇的是單憑一封他看不懂的信,何以能激發他這樣的學習熱誠,甚至不惜變賣家產,於是找了馬魯格本人的專訪,這才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表示:希望成為醫師,因著上主的指引和鼓勵,促使他重返校園;想讓自己有能力閱讀聖經,去聆聽祂的導引,是他就學的主要原因。
 

馬魯格的這段話,讓自己很感動,因在歷經失去至親的殘酷戰亂,以及受到他一手扶持建立的國家拒絕入學等歷程後,年邁體衰的他,或許體悟到世事有形的虛幻,反而更珍惜當下,並將希望寄託在永恆的終向。 

愛永存不朽,(Charity never falleth away:)
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whether prophecies shall be made void,)
語言之恩,終必停止;(or tongues shall cease,)
知識之恩,終必消逝。(or knowledge shall be destroyed.)
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局部的;(For we know in part, )
我們作先知所講的,也只是局部的;(and we prophesy in part.)
及至那圓滿的一來到,(But when that which is perfect is come,)
局部的就必要消逝。(that which is in part shall be done away.)
(格前13:8-10)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21.html 

相關閱讀: 心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