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4的文章

溯源

圖片
大年初一祭祖彌撒時,看著年復一年的祭祀,不禁想到一個「不願意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對祖先的思念和記憶,也逐漸淡薄。 這樣的感受,讓自己想起日前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 《聖路易之橋》(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 故事大綱 1714年7月20日的中午,南美洲西班牙的殖民地秘魯,聖路易橋發生斷裂。當時倖免於難的朱尼彼教士(Brother Juniper),在宗教法庭上,娓娓道出自己用了六年的時間,探查五名罹難者之生平事蹟,期望「歸結」出他們有何「共通點」,並找出為何自己得以逃過死劫的原因(Why not me?)。 檢視原作著書立意 自己之所以覺得這部電影很特別,是因為剛看完時,雖然覺得很好看,但總覺得意猶未盡 ── 有一些細節還可再深入了解,就像是看人物情節交錯的「偵探小說」,即使看到最後結局,但應該可以在「回過頭探究」一些細節。 為此,還上網查了原作背景,並試圖聯想當時政治、宗教環境的氛圍。約略知道作者為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1927年僅30歲的他,初試啼聲的作品就替他贏得了普立茲文學獎,並曾自述著作此書,旨在拋出一個訊息: 超乎個人自由意志之生命導引與意涵為何? (Is there a direction and meaning in lives beyond the individual's own will?) 為此,重看一次電影後,不再將重點放在逐一「揣測罹難者」過往種種導致最終走上險境之原因(Why),改「檢視存活者」在災難前後所傳達訊息為何(What)。 理性思考之餘莫忘虛心聆聽 撇開利馬大主教(Archbishop of Lima)當時位高權重給人帶來之「官僚氣息」,若單純聆聽他對朱尼彼教士的幾段質問,其實頗發人深省。如:朱尼彼教士將科學凌駕信仰之上,曾對相關地區之倖存和亡者加以「研究」,發現價值高者反而死去,而「妄斷」信仰與事實落差之大。 朱尼彼教士原本想藉由探索罹難者過往事蹟,以「理智」思索「生死一線之隔」之原因,其實「情有可原」,就像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總「不自覺」地作類似的「因果推論」。但直到他「自己面臨死亡」時,才開始深刻感受「或許....這一切都是上主的旨意」,並反省到:過去六年鑽研「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