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2的文章

緩衝區

圖片
近日媒體有關COVID-19兒童死亡案例先前通報作業、知名演員強尼戴普和安柏赫德妨害名譽訴訟,針對所謂的真相引發爭議和兩極反應,並不約而同地聚焦於掌握3C影音證據。 身處激烈 招致邪惡 早些年從事資訊業時,總覺得看這些社會案件「浪費時間」又「不健康」(黑暗又讓人心情不好),幾乎只看標題直接跳過;但是,接觸社會服務後便開始關注,對於這些眼花撩亂的爭議,我 沒能力逐一釐清真相,只能多了解「客觀事實」,以學習如何思辨和同理(聆聽正反兩方) ,當置身於紛擾情境時,儘量無偏見地覺察進而做出適切反應。 就像美國男星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典禮上,聽完非裔諧星克里斯洛克開他妻子的玩笑後,打了克里斯一巴掌,(根據史密斯後來轉述)丹佐華盛頓隨即到其身旁提醒: 當你處於激烈狀況之際,要小心,因那正是魔鬼找上你的時候。 (At your highest moment, be careful. That’s when the devil comes for you.) 對此,史密斯如釋重負地回應: 我想成為愛的器皿。 (I want to be a vessel for love.) 在此事件中,可確定的「事實」是:「鏡頭呈現」史密斯打了克里斯一巴掌,至於事件背後的「真相」(前因後果),則眾說紛紜。此單一事件引發諸多揣測和激烈反應,也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日劇 《勿說是推理》(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 部分劇情。 ***** 單一事實 多重真相 我們可用攝影機偵測「眼前事實」,但有多少人就有不同的「詮釋真相」——因個人獨具的生命經驗而有不同的認知。在「自認誠實」表達自我認知下,內心可能潛藏著一些「未覺察到的張力」,導致在不知不覺中「選擇性支持或否定」某些現實,好排除自我「情感和認知」之間的「落差」。 戲謔催化 助長暴力 至於人在極端(情緒)下的反應,某種程度而言,即「(言語或行為)暴力循環」的議題,在變成「習以為常」或「無法控制」的暴力之前,或多或少有一些難以承受的受傷經驗;其中,「沒有動手和動作」的旁觀者——特別是具有舉足輕重者地位者,有意無意的戲謔,除了助長暴力與擴大傷害外,更因此「形成多數派」而讓其他觀望者「放心加入踹一腳」(當下選邊站?既存鬱悶發洩?) 安放空間 重新敘說 原本「麻痺」內在感受到的傷痛,逐漸「扭曲」認知與行為,進而從受害者變成相對人(加害者),在意識到對自我與他人之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