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2的文章

屋角的基石

圖片
前陣子發生幾則「牽一髮動全局」的事件,如: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大陸解放軍踰越海峽中線軍演、參選人論文抄襲……等。 聆聽與思辯真相 一如往常般,明確的事件表徵下,衍伸不同意識形態社群「各自表述之真相」——背後意涵與未來效應,則真假難辨。 置身於台灣,自己除適度地關心前述新聞之外,也想到「全球暖化」——已經面臨卻被輕忽的更大災難,儘管熱浪暴雨在世界各地持續交替出現,但台灣媒體仍以「選舉至上」(天災會繞過台灣?) 不管你願不願意,在擾亂訊息疲勞轟炸下,或多或少使真實情感逐漸麻痺,自己能做的,就是 儘量俯身聆聽生活,以免陷溺於掌權者的爭鬥與掠奪的禍害 。 關注深刻的人性 但也不免想到:當人「長期面臨」精神與物質生活艱鉅考驗,甚至連性生命都難保——「每天惶惶不安」地生活,身心俱疲之下,又該當如何? 這也讓我想起日期看到《【完整版下集20220813】俄烏戰區擴大? 克里米亞基地爆炸原因各自表述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版 》報導中的部分片段。 ***** 本段影片主要陳述:烏克蘭戰爭持續至今,世界從狂熱到覺得堅持,進而慢慢地遺忘——似乎淪為每日「遙遠無感」的氣象報告。在此同時,有烏克蘭人民透過影像與藝術,支撐其度過「眼前痛苦」的現實生活。 戰爭爆發之初,逃往波蘭女兒家中的攝影師尤里科辛,幾個月後返回烏克蘭—–用相機捍衛故鄉,沒有語言的見證,僅從靜寂的照片,幫助世人感受戰火中的人,如何在苦難中,努力生活。他表示: 有機會攝影時,對於「破壞本身」沒有太大的興趣,但真正 關注「人們的傷痛、苦難和其經歷」——深刻的人性所在 。 此外,一名留在家鄉的音樂工作者,透過藝術超越現實,深刻領悟到: 破壞事物的人,首先破壞的是他們自己;進行殺戮的人頭腦簡單,不知道甚麼是愛,不懂音樂的樂趣,或是賞花的樂趣;從未學會感受,這是最糟糕的事, 一個「沒有感覺」的人,會「失去自我」 。 ***** 自我批判價值觀 若觀察日常生活中遭逢的考驗,不難發現,對我們造成的焦慮,無關乎「困境絕對的大小」;除了跟災難距離有關之外(如歐洲森林大火的衝擊,可能比不上你日正當中時走路的炙熱感),耐受性也有相當的影響(如Covid-19疫情擴散之初和持續一陣子,適應性截然不同)。 「 人生各個階段的轉變,會重新塑造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必須拋開那種認為人性堅固到像能抵擋洪水的橋墩、能抗拒所有外界變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