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3的文章

一起長

圖片
前陣子看到報導,被譽為「AI 教父」、「深度學習之父」的 Geoffrey Hinton,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宣布,4月時已離開 Google,以便能公開自由地談論:對人工智慧抱有倫理顧慮及風險。  同類快速同步成長?  有關倫理顧慮及風險,網路已有諸多討論(預防壞人利用它?)但這篇報導特別讓自己注意的,是Hinton 關於AI 聊天機器人(AI Chatbot)之所以『比人類更聰明』的說明: 「 它們可以『與自己的同類』即時交流學習。就像一萬個人一起學習,當『其中一個人』學到了新知識,『其他人』也可以『同步』獲得『相同』的知識,這使得 AI 聊天機器人能夠獨立地學習,並即時分享知識,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  人無力招架之正義  以前,對於類似觀點,想到的多半是 網路科技主動餵食,強化同溫層效應而放大彼此「不同觀點間的矛盾」 ,這部分當然值得關注,但近來又多了些想法。  社會上對人造成更大的傷害(如集體霸凌、以暴制暴、冤獄形成等),不盡然在於「矛盾」造成的「衝突」,反倒與「從眾效應」有關,尤其出自主流媒體以「合理化」的論述、備受尊崇(信賴)者隨意的一句話,主導出來的「主流正義」,易使人不假思索地接受。  聚光燈下的同理心 「 受害者不免講錯或記錯,那麼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怎麼可能記下所有細節?但被告卻不同,他們必須記住所有細節,否則就是說謊。 …… 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同理心,就像我們不可能沒有憤怒、羞恥或仇恨的情緒。但有時同理心就像是聚光燈,光束範圍十分有限,只照得到特定對象,很容易造成偏誤。  …… 每個參與審判的人都沒錯,但同時他們可能都錯了。沒錯的部分是指大家都沒惡意,而錯的部分是指大家都太正義魔人了,於先入為主的懷疑下,不斷地尋找支持自己論調的說詞,進而忽視了其他矛盾的部分。 」  ~《無罪的罪人》(陳昭如,2019) 根植善以除惡務盡?  換言之,社會上常透過倡議宣導或爭取權益來「保護弱勢」,此儘管重要,但其一旦取得「更大優勢」時,很容易變本加厲做出比「讓自己唾棄」的一方更激進的行為──想藉此滌除過去遭受惡的記憶。  那麼,在維護正義的過程中,要如何避免陷溺惡的極端?  以前會認為「在心中根植善念」便能排除惡,誠如「撒種的比喻」( 瑪13:19-23 )提到之各種情況,回應到生活中也並不陌生。 像是……不了解而盲從之信念,經不起「三言兩語的挑撥」產生動

千里始足下

圖片
最近看到《專題/學習歷程,別鬧了!首屆108課綱生心路大公開》,當中提到: 「 在多數學生眼中,『素養的體現僅與考題有關』,即用冗長的題幹『包裝』原本一句話便能結束的考題,設法與日常連結、活化考題。 」  這也讓我想起……日前有人問到:為何改從資訊領域轉為社會工作。  一改過去的回答,自己半開玩笑(但也是真實)地表示:「當時湊齊了學費。」 面對提問者有些困惑的神情,便補充了些說明: 想投身社會服務已經很多年,礙於現實取捨與考量,走走停停的服務與進修,多屬於「官方未認可之頭銜」;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不知怎麼就看到學分班招生網頁,剛好完成一個電腦化的案子,收入足以付清學費,事就這樣成了。 看著對方微笑點頭,我話鋒一轉進一步表示: 對現在我來說,重點不在「因果」,而是「相關」,即人生的抉擇——特別是那些重大調整或改變,不再像年少時規劃好投入和預期成果(幾歲要達到某種成就和目標),反倒是常在突如其來的靈感下行動,且事後才慢慢回溯並歸納出「可能影響」。  以前,為了滿足「制式提問」與「期望答案」,依循社會化的教導下,勉強從經歷中 「挑出有份量」的精彩片段回應(「消費」單純的感知?) ,但此常讓自己感到厭倦;若是改「陳述較平凡」的完整歷程,則變成對方覺得厭煩。 平心而論,儘管不喜歡類似的提問,但也能理解此「不得不的應對」;畢竟,受客觀時間與個人好惡之影響,人們相對喜歡聆聽和傳誦「振奮人心」的事跡,這在社群媒體便捷的時代,更為常見。 對此,不免想到: 聽完然後呢?......因此認同對方嗎?......將對方的正能量傳給自己?......還是讓自己「依樣畫葫蘆」地學對方?  並非否定這些可能,但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能領會Aldous Huxley所說的: 「 經驗非指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你如何看待它。 (Experience is not what happens to a man;it is what a man does with what happens to him.) 」  這句在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所珍藏的話,以及設為blog的標頭語,逐漸融入自己的生活;尤其每次寫blog思考相關連結時,同一篇文章常有截然不同的視角,會因各種「情境或時機」而異—— 儘管可能出現在令人不舒服、乍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若單純檢視與悉心面對後,常能感受莫可言喻的平安 。 或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