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0的文章

走過99發現新世紀

圖片
幾天前,收到同學寄來張文亮所寫的短文:《帶著蝸牛去散步》,內容如下: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牠,我唬牠,我責備牠,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牠,我扯牠,我甚至想踢牠,蝸牛受了傷,牠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一開始看到這短文,覺得描述得很傳神,彷彿可感受到「自認」牽者蝸牛的我們,一路辛苦、生悶氣…,以及最後總算進入花園舒暢感。但不知怎麼,這故事一直在我心裡頭轉,總有些「意猶未盡」。今天自己福至心靈,又多了一層感受:牽著蝸牛所「體會」到花園這個「新天新地」,其實「不見得」是新的地方,更多時候只是完整「造訪」過「自己歷程」後的心境。 「時間」不是問題,「時空」才是關鍵 算算寫 blog 已屆三年,當初原本擔心沒時間而無法持之以恆。那種感覺就像有時候想學或做些甚麼事時,我們多半會想要等規劃好,務求能產出些「具體東西」出來才做,但又常在「掐指一算」,考量到那得「花不少時間」之後而退卻。 不過近來常會告訴自己「就算甚麼事都不做,時間也會過去」,所以「時間」不是問題,重點在於這當中我們「體會」到甚麼,在流逝的時間裡,連結「每個當下」特別讓你深深觸動的人事物,而形成屬於自己「跨越時空」之獨特「脈絡」。 過去記憶難以磨滅,卻可以淨化 現在回過頭再看以前寫的文章,當時的「感覺記憶」猶存,那些曾讓自己不舒服的事物,其實並不會忘記。但隨著咀嚼並寫出來後,在日後「重新體驗類似情境」時,會慢慢「注入一些新感受」。 就像曾聽過這麼一句話: 「 只要等得夠久,每個人都可以讓你讚佩,如果你生某人的氣,你只不過是沒給他們足夠時間而已。 」 最早在解讀當中「給他們足夠時間」──需要花一段時間的意涵時,自

歇腳~心靈病房

圖片
三個多月前接手編輯一本日本醫師透過撰寫醫學日誌的方式,探索其在偏遠地區行醫過程中對於生命的體驗。由於原作者在日本頗負盛名,且談的是「如何看待死亡」的重大議題,再加上有出書時間的壓力,接手之際其實有些擔心,總覺得自己「學養不足」,不懂那些「咬文嚼字」的哲學。雖然校稿了幾個譯者所翻的章節,總覺得似乎少了些甚麼,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潤飾」,然後「按部就班」地走完而已。 但這兩周重新看稿子時,雖然仍有多處不了解,但作者的前後文字之間,在腦中似乎轉化成「具體圖像」,慢慢地跟自己「周遭生活經驗拉近了起來」。我想或許是最近因生活和工作遇到了一些轉折,加上因緣際會看到電影台的一部影片── 《心靈病房》(Wit) ,而讓自己有這樣的感受。 故事大綱 教學認真卻不近人情的英國史詩教授貝寧(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無意間發現自己罹患中末期移轉性卵巢癌,褪下「學術成就和頭銜」光環的她,「和所有病患一樣」,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地接受各種化療,任憑死神一步步逼近。 雖然「當下」面臨漫長而痛苦的醫療過程,但也因著「活生生的體驗」,而自然連結「過往」被她「輕忽的記憶」,進而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意義。 從對片段處遇的評斷,轉而檢視整體的意涵 其實自己第一次瞥見HBO撥映此片時,是最後結尾「片段」,住院醫師忽視對病人適當地安寧療護,只基於醫學研究考量,粗魯地「全力搶救」臨終病患,當時的直覺是:又是一個「恐龍醫生」對病患不當處置的例子。 但後來重新看完全片,轉而將焦點放在「患者的自我對話」,特別是她隨著病情惡化,思緒隨之起伏,想法逐漸從「理性辯證」轉為「感性自省」,心情也由「武裝自信」變成「釋放恐懼」的過程,讓自己有種莫名的感動。 以學究的態度,理性詮釋病情 一開始主治醫師向貝寧教授描述病情:潛藏性癌症,第一、二、三期未發現,到了第四期(沒有第五期),貝寧聽完,接著補充此潛藏性癌症換言之為「狡猾」之意。 主治醫師還表示要進行8期化療,主要取捨在於對副作用的承受力,並強調該療程研究對人類之貢獻,採用全劑量,故病患「必須很堅強」。兩個教授言談之間,還不時流露出對自我教學研究嚴謹態度的得意之情。 逐漸褪去外在光環,正式體驗病患角色 住院之後開始一連串醫護人員「機械性的問答」,如:低頭不看病人反應,照表抄課重複問診方式;以及患者剛吐了一身、滿身插管後

圍籬

圖片
最近媒體似乎佈滿了煙硝味,除了「五都選舉」之外,還有「楊淑君在亞運被判失格的事件」,不過日前看到朋友傳了一個挺有意思的笑話,讓人稍稍化解一些紛擾。 「台灣地瓜」就是「韓籍」啦 話說由於亞運跆拳道事件,台灣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韓熱潮,政府下令將國內所有韓貨驅逐回國,在碼頭邊韓貨們排隊等著搭上遣返回國的船。三星和LG電視手牽手在最前面,現代汽車跟在後頭,韓式泡菜也在隊伍之中,泡菜赫然發現「台灣地瓜」居然也在隊伍之中,就過去問它: 地瓜兄,你怎麼也來啦? …… 「地瓜」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表示: 沒辦法,誰叫我是「韓籍」 把我方的「價值觀」這個圍籬範圍拉大,使對方的圍籬也包含在我們內 這個笑話喻意十足,也讓我聯想到以前聽過一個神父講的比喻。大意是有兩個團體的人,長久以來水火不容,但彼此園圃就在鄰近,主事者只許我方的人進入自家圍籬內。後來有一個人為了打破此僵局便提議:那就「把我方的圍籬範圍拉大,使對方的圍籬也包含在我們的圍籬內」。 神父進一步表示,每個人囿於自身的成長背景,勢必會形成一些獨特的價值觀,即使接受新的思維,也會再建構出「另一個新的主觀意識」,關鍵不在於「打破」它,而是將我們的眼界延展,納入對方的思維,進而在無形之中使對方受到我們的影響。 是「針對事情幫到對方」,還是有意無意只是讓「自己的苦悶得到宣洩」 坦白說,自己最初面對亞運事件時,在「情感上」也感到「心疼與憤怒」,腦海裡也「不自覺聯想」到特定族群「過往的惡劣行為」。就好比平常幫「親朋好友」打抱不平之際,最初的情緒在所難免。 但「後續的作為」得好好思量是否真的「針對事情幫對方」,還是有意無意只是讓「自己的苦悶得到宣洩」。特別是這種「不假思索的激情」,會使對方回歸現實面時,反而身處困境且路越走越窄。 我們「並非構成對立的來源」,卻被操弄而「成為對立的其中一方」 畢竟台灣不管是體育賽事,還是在文化、政經交流,是辛苦了很久才走到國際舞台,我們實在不要把自己限縮起來。況且在很多類似的衝突中,其實多數人「並非構成對立的來源」,卻因「少部份偏執者」之言行與「刻意操弄」下,而「成為對立的其中一方」。 「冷靜並非冷漠」,而是「靜心思考將力氣用對地方」 「冷靜並非冷漠」,而是「靜心思考將力氣用對地方」,自然能理出頭緒並找到契機。就像經上所說: 「 你們心中要鎮定

靜謐的力量

圖片
今天是 《玫瑰月》 的最後一天,彌撒結束後,很偶然地在教堂跟一位慕道者分享了個人的信仰經驗。 特別的「機緣」,突然「喚醒」看似遺忘的記憶 聊完之後,才發現我們都曾有類似感受,即一些可能當時印象不是那麼深刻,或者一時之間難以體會的事,原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被我們遺忘,但在某個「機緣」之下,突然會被「喚醒」。就像自己分享曾遭遇被「莫名誤解」的經驗,那時心中很難過,可是奇妙的是當下我並未多做解釋或抗爭,心中反而憶起之前的一段經歷。 約三年多前,自己正思考工作取捨、轉型之際,參加一個教會教理研習活動,遇到的一個原本不認識,恰巧跟我分在同寢室的女孩,分享了她的信仰經驗。她表示腦部生病之後,其實也曾懊惱甚至有些遠離信仰,但後來感受到「天主耐心的守護」,而慢慢重回祂的懷抱。 過去深埋的種子,如今萌芽並結出果實,然後繼續播種下去 若不細察她的外觀,可能無法理解其身體的痛楚與不便之處,她提到有一次於團體中大家在幫忙搬運東西時,她因病痛而沒有加入協助,當時有位長者便「質疑」其為何不跟大家一起做。當時她很難過,但默想到聖母瑪利亞在「民風守舊的年代」,從得知身懷救主耶穌 (路2) 到目睹祂被釘死 (若19) 的歷程,內心承受著「難以言喻的壓力與傷痛」,但卻始終以「堅定的信德默默面對」,這使她在省思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力量。 坦白說,當時她的分享,不管是關於我從小「看似耳熟能詳」的聖經,還是她親身的體會,自己雖然覺得「很棒」,但似乎「少了些什麼」。之後,我並沒有再跟她連絡,直到去年聽聞她過世,這段分享似乎在我遇到某些情境時,就會再度浮現。那種感覺就像是 ── 曾在我心中埋下的種子,如今萌芽並結出果實,然後…又促使我繼續播種下去。 祈求天主讓自己對別人「真誠的付出」,在「對方有生之年」產生影響 過去我常會祈求天主,讓自己對別人的付出,能「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目睹對方的改變;但如今我修正了這樣的意向,改為期望「在對方有生之年」產生影響。畢竟我們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或許沒有機會看到對方最終的結果,但只要「真誠付出」,終究會在「適當時機萌芽」。更重要的,是每個人一路上始終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陪伴者我們,直到今世的終結,就像 《聖母經》(Hail Mary) 所傳達的訊息….   Ave Maria (拉丁文) Ave, Maria, grátia pl

獨特的共鳴~心靈獨奏

圖片
日前媒體又開始注意校園霸凌的情況,其實此問題由來已久且每隔一陣子就會被提出來。這使我想起小外甥女曾提到班上有同學被排斥,並引述老師所言「誰叫他的樣子看起來容易讓人欺負」。 自己除了感嘆老師的態度外,仔細想想,校園「集體暴力」事件,其實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受到情境內「多數或強勢──卻不見得正確」的力量所左右,所反應出「從眾」的行為。而這也讓自己聯想到由真實故事所改編的電影── 《心靈獨奏》(the Soloist) 。 故事大綱 劇中描寫《洛杉磯時報》的專欄作家史蒂夫(Steve Lopez),正苦於無題材撰寫文章之際,在廣場巧遇拉著只剩兩絃小提琴卻「樂在其中」的街友納森尼爾(Nathaniel Ayers)。一問之下才知從小即展露音樂天份的納森尼爾,三十多年前曾是茱麗亞音樂學院的少數黑人學生之一,在入學兩年後因生病而休學,之後便露宿街頭靠著撿拾破爛維生。就這樣,兩個「社經地位懸殊」之人,彼此的關係便從商業採訪逐漸發展為誠摯友誼。 影片中有幾處情節,闡述有關人在「紛亂中的支撐力」,讓自己感受特別深。 質樸的信念,讓自我得以安身立命,也感染週遭的人 有ㄧ次納森尼爾接受史蒂夫採訪時,表示他從小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只要能夠「平安過馬路、孝順父母、和貝多芬一樣讓音樂流傳下來」,而此番表白也讓ㄧ直以來只是「為了討生活」而撰寫專欄史蒂夫無言以對。 此外,史蒂夫原本想安排納森尼爾到比較舒適的收容中心,但向來「滿足既有簡單家當」的他,仍希望回到平日落腳的貧民窟。入夜臨睡之際,即使身處於販毒、搶劫不斷的街頭,納森尼爾仍自在地在角落頌念著「 天主經 」,並為「所有的人」祈禱後便「安然入睡」。在「紛亂的街頭」穿插著打鬥聲之際,納森尼爾這段禱文聽來格外動人,也感染ㄧ旁說服他的史蒂夫,而不知不覺地睡在他身邊。 對等的態度,除了體恤對方的感受,也找回內在的自己 隨著專欄受到各界廣大迴響,也讓史蒂夫想有更「具體助人的成效」,便在「威脅與利誘」之下,依照「他個人認定」的考量,來安排納森尼爾的生活。史蒂夫還對納森尼爾耳提面命: 自己提供小提琴,因此才是他的上帝,故要納森尼爾聽從安排。 雖然社工曾提醒史蒂夫,納森尼爾「並未傷害自己或他人」,因此暫時無需藥物治療,要史蒂夫尊重當事人的感受,但其仍逕行促成納森尼爾兩週內接受藥物治療,並ㄧ心一意想讓具有音樂天賦的納森尼爾

愛的記憶

圖片
昨天是911事件9周年,過去這個日子一直是美國人展現團結的時刻,今年卻因為宗教爭議,氛圍異於以往而有了分歧。但美國總統歐巴馬11日於例行廣播演說中提到一觀點,則讓自己印象深刻。 處於困境時,有人專挑此節骨眼分化,讓人們看不到彼此 毆巴馬表示:「美國正處於困境,有人專挑這個節骨眼煽風點火,利用美國民眾的歧異大搞分化,讓我們看不到彼此共同之處。」這樣的情況也像近來國內外一些對立衝突,坦白說心中感受很複雜,雖然不喜歡「暴行本身」,但更不樂見人與人之間被「無形惡念」操弄而相互攻擊。 日前剛好看到天主周報教105期,丁松筠神父所寫的一篇文章《寬恕,才有內心真正的和平》,讓我深受感動,其全文如下(PS:次標題為自己所加註) ******************** 遭革職菲國巡官,挾怨傷害香港旅客 最近沸騰一時的國際新聞,就是發生在馬尼拉的823悲劇,1名遭革職的菲律賓高級巡官挾持觀光巴士上的香港旅客為人質,要求復職與賠償,僵持9小時後,槍手與菲律賓特警爆發槍戰,造成旅客8死7傷,槍手也被擊斃,整個事件不幸以流血落幕。 港人憤恨難平,使得菲籍外勞戒慎恐懼 我流著淚,非常痛心的看完新聞報導,並不斷為他們祈禱。事後,香港與菲律賓都下半旗致哀,香港人的情緒更是怨恨難平,發動靜默遊行、示威抵制、網站上的謾罵指責不斷,甚至於許多在香港幫傭的菲籍外勞都充滿恐懼,深怕被報復,活得戒慎恐懼。 天主教菲籍修士,教導佛教殘障青年自助助人 這讓我想起在13年前,我們耶穌會的一位利奇費南多修士,他是開朗、熱誠的菲律賓青年,特別關愛窮人、喜歡幫助弱小。1995年,被省會長派遣到位於金邊的「鴿子中心」服務,教導因誤觸地雷而殘障的青年學生們製作義肢、輪椅等技術,擁有自助助人的一技之長,絕大多數學生都是佛教徒,他卻一視同仁地為他們全心服侍 。 修士以身守護爆炸肇事者,並使全校師生逃過一劫 某天上午,一名被開除的學生滿懷憤慨的持手榴彈到校,利奇一邊安撫他激動的情緒,一面呼叫所有的人避開,他單獨設法制止這失控的場面,那時,已拉開保險栓的手榴彈滑落到利奇背後,爆炸傷及利奇的後下腦和背脊,他卻用整個身體護住那位肇事學生,使他毫髮無傷,並拯救全校行動不便的孩子們都逃過一劫。 超越了國際、種族、文化與宗教的摯愛,安慰傷痛化解仇恨 利奇費南多修士以基督徒的精神與勇氣,

深層的滋味~美味關係

圖片
在生活中曾有這樣的經驗,即在「轉換」(如新的年度、環境或學習)之際,我們常信誓旦旦要有一番作為。但時間一久,在各種「現實」沖擊下,使身心奔忙於繁瑣庶務,而在不知不覺中,讓當初立下的「期望」,逐漸產生質變進而放棄該目標。 我想,這或許可以理解,何以人們閱歷或技能「生疏」之際,「內在」常滿懷熱誠;卻隨著「外在」經驗或能力的「增長」,反而逐漸失去理想。但巧妙的,卻又在「因緣際會」下,重新燃起甚至更加堅固。這樣的感受,也讓自己想到電影 《美味關係》(Julie & Julia) 故事大綱 本片改編自茱莉鮑爾(艾美亞當斯飾演)個人自傳式的小說《Julie & Julia:my year of cooking dangerously》,描寫一位居住在紐約,擔任官僚體系下的祕書茱莉,年屆三十的她,卻仍日復一日過著毫無目標的生活。 2002年時,自覺做任何事皆難以為繼的她,突發奇想地計劃以「365天」的時間,在她「狹小的公寓廚房」裡,參考遠自「半世紀」前的年美國名廚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的著書《掌握法國廚藝》,透過「實作」當中所寫的「524道料理」,然後將心得寫在部落格「The Julie/Julia Project」,最後改變她ㄧ生的過程。 導演諾拉伊佛朗身兼編劇和製片,她巧妙將這兩個「不同時空」的女人精彩的真實故事,經由食譜產生心靈交流,並融合成溫馨喜劇。這當中有幾個轉折處,讓自己印象特別深。 面對衝擊時,即時憶起初衷 首先是茱莉亞和茱莉兩人,面對各自衝擊時,反而「找回初衷」的過程。 當年,茱莉亞學習完美食課程後,跟朋友合寫烹飪專書,原本洋洋灑灑完成了許多主題。好不容易找到書商時,因內容很多,她便想改出系列書籍,但書商希望她們能精簡成ㄧ本書,讓更多人看得懂,如果內容繁多恐怕不適合。乍聞此話,茱莉亞和共同寫書夥伴有些不悅,甚至想打退堂鼓,但茱莉亞隨即想到: 自己當初就是想針對「請不起廚師的美國主婦」寫法國料理書,並才開始拜師學習廚藝,因此改變主意而答應重新編寫。 同樣的,茱莉原本單純以抒發心情,激勵自我而實作烹飪與寫blog,卻隨著網友回應的增加,得失心太重而患得患失,而使原本立意走了調。直到跟始終支持她的丈夫彼此間關係生變時,讓她驚覺忘了當初所喜歡茱莉亞.柴爾德的書《掌握法國廚藝》帶給她的精神 - 盡情享

縮影

圖片
日前有一則「員工集資救老店」新聞,讓自己印象深刻。 大難來時「共患難」,只為「追回過去懷念的味道」 擁有29年歷史,曾風光一時的台南市老字號「丹比」喜餅,2年前宣布倒閉,當時營運部經理王惠真隨即有人找她去別家糕餅店,她不但不肯,反而四處找人集資救老店。其他老員工也熱情回應,儘管公司倒閉前他們投入救公司的錢還沒拿回,此刻一聽到老店要重開,仍再度掏錢投資,最後以新店名「康鼎丹比」開張,還把原老闆陳文宗請回來當顧問。此外,多名老客戶也主動到店裡表示願意出錢協助投資。 回想陳文宗過去召集大家開會時,很少在講行銷、業績,多數時候是在講待人處事的道理,員工表示: 雖然這或許是公司倒閉的原因之一,但員工與老闆真的像一家人。 當年陳文宗身價一度有好幾億元,但生活簡單,多年來都是開同一部豐田老車,有空就鑽進麵包房裡研發。後來即使生意下滑,仍不忍裁撤員工,甚至還擔心員工失去生計,因而要求勞保局墊付員工薪水,但自己卻過得苦哈哈。 這則以「符合商業利益」來推論屬於失敗的老闆,卻也「違反人情常理」而讓經常處於立場對立的勞資雙方甚至客戶之間,「大難來時」竟然沒有「各分飛」,反而凝聚在一起「共患難」。這種種的一切,或許就像老客戶所說的「想追回過去懷念的味道」,而這樣的感受也讓自己聯想到電影 《聖誕夜怪譚》(A Christmas Carol) 。 故事大綱 ㄧ向不明白聖誕節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尤其認為窮人沒有理由開心的守財奴史古治(Ebenezer Scrooge),今年依舊獨自過節,但不同於以往,節日當天卻出現三個過去、現在與未來聖誕鬼靈(spirit)陸續前來拜訪他。 「過去」讓史古治憶起當年貧苦卻良善的他; 「現在」使其檢視如今富有卻刻薄的他; 而「未來」則是提醒史古治若持續嚴苛待人的態度,最終所面臨的下場。 這齣改編自1843年英國大文豪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作品,曾經推出過不同版本的電影《小氣財神》,內容算是家喻戶曉,但看過這次版本又讓自己多一些注意。倒不是因為特效技術(雖然這部份「當下」的確較令人震撼),而是幾個自己「過去」曾「忽略」的情節,「如今」卻「咀嚼」出一些特別的意涵。 只願目睹與聽信慾念,而不願覺察與傾聽良知 如死去夥伴馬立的鬼魂前來警告,提到後悔其生前待人尖酸刻薄,落得如今苦不堪言,還表示將另外有

感恩之旅~南投霧社造訪好友

圖片
週日到南投霧社拜訪原住民好友,其實很早就跟另一位好友約定三人要相聚,結果ㄧ拖就是一年,因此成行前夕三個大人就像小學生一樣開心得不得了。 參訪「南投自然史教育館」,感受到好友回鄉後,樂在工作的喜悅 ㄧ開始先到好友工作處「南投自然史教育館」參觀,許久不見的她,回到故鄉後,在好山好水薰陶下,顯得神采奕奕,跟當年在台北工作的模樣判若兩人。只見她向遊客用心介紹原民文物,甚至還拿出祖母所傳下來的家當 ─ 服飾和織布機,以供人參觀。 投宿「春陽天主堂」,享受自然環繞的舒適與寧靜 傍晚好友帶我們住宿在921災後重建的「春陽天主堂」,其以 「中華殉道聖人」 為「主保」(即:保護教堂的聖人)。 簡單而舒適的床位,讓自己得以舒適入睡,並在蟲鳴鳥叫聲中自然甦醒。 為此,自己起個大早,趕在「平日彌撒」前,先到教堂各處拍照。映入眼簾的外觀,最特別的是大門,遠望像是古代的大宅門,但卻是用旋轉的方式打開。 教堂內的「祭台」則跟一般聖堂差不多,也有十字苦像,左右兩旁則置有聖母瑪利亞和本堂主保的聖像,好讓我們透過他們的「代禱」,拉近跟天主間的關係。 其它像是進入教堂時供劃 「十字聖號」 的聖水台(下圖右下)、教友座椅、讀經台、聖體龕〈櫃〉(下圖右上)都是木製的,別有一番風味,而最上方彩色玻璃環繞的是聖體形狀的圓形窗,當陽光灑進來時特別漂亮。 彌撒禮儀時,好友清唱 《請求瑪利亞》 作為最後的結束。 坦白說,聽這首歌在網路上由團體演唱時,自己沒有特別的感覺,但在安靜的教堂聽好友以原住民特有「嘹亮真誠」的聲音「清唱」時,卻讓我有莫名的感動。 驅車前往合歡山的途中,不斷有令人驚喜的景緻和族人開心的問候 彌撒後,好友先生特別挪出休假,載我們一行人驅車前往合歡山。好玩的是,沿途除了有美麗的景緻外,經常有人以爽朗笑聲跟好友夫婦相互問候,打探之下才知道都是一家親,這是在冰冷都市很難見到的景象。 正當自己對美麗景緻讚嘆不已之際,好友夫婦也表示,即使從小到大「看過無數次」這樣的自然景觀,心中仍不厭倦,反而因此更加崇敬上主。 「 如果有人驚奇這些東西的力量和效能,就應明白:創造這些東西的更有能力 」《 if they admired their power and their effects, let them understand by them, that he th

重生

圖片
昨天看到聯合報時,有一則長達13年照顧雙親皆罹患失智症的報導,讓自己印象深刻。 專職照護先後罹患失智症的雙親,猶如做著無止盡家事的灰姑娘 原本專職教小提琴的龍祥燕,因父母相繼罹患失智症,而決心辭去工作,專職照護雙親。過程長達13年,也讓她髮蒼蒼、視茫茫,成為名副其實的「灰姑娘」。而這段經歷也被「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拍成 《 我的灰姑娘 》 紀錄片,藉以描述照顧者如同童話中永遠做不完家事的灰姑娘,不知道引領幸福的玻璃鞋在哪。 原本樂觀的雙親,患病後個性判若兩人 ㄧ開始是她的父親在14年前得了血管型失智症,5年後母親也罹患阿茲海默症。原本擔任登山嚮導的父親原本為人風趣,卻突然失去方向感,容易迷路,且不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常一整天看著拿反的報紙發呆。而同樣是樂天好客的母親,也在病發後不時跌倒,且因為見到老伴失智的歷程,而不准女兒離開自己的視線。 在承擔與放棄痛苦之間交戰,尋求與雙親相處和自我調適之道 龍祥燕為照顧雙親,無時無刻都提心吊膽,好幾次壓力過大想自殺,抱著枕頭嚎啕大哭後,再擦乾眼淚去應對兩位「老小孩」,更透過閱讀有關失智症的醫療照護、生死臨終的書籍,希望找到和生病父母的相處之道。 根據母親的叮嚀,花三年時間完成台灣第一本失智症家屬照顧全記錄 在父母相繼過世後,為讓更多人瞭解失智症患者內心世界,以及家屬的恐懼、無奈,她根據母親的叮嚀,花三年時間完成台灣第一本失智症家屬照顧全記錄《爸媽,我在這裡!》一書,並發願完成一百場演講,宣導失智症及家庭照顧者真正的需要。 為自己和雙親找到最好的禮物 如今閃耀銀髮的她,笑稱是走過重生的「灰」姑娘,因照護壓力,她單耳失聰、雙眼重度弱視,加上腦部血管阻塞且多次小中風,手腳不聽使喚。但她想搶在上主收回她的視力、聽力、記憶力和靈魂之前完成這一百場演講;她笑稱這是「避免走上失智之路」,生活有目標,就是給自己及對父母最好的禮物。 裁剪後的重生,超越人為的定見與安排 看完這整篇報導,讓自己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在沉重的心情下,卻交織著一種濃郁的溫馨。因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感覺被迫」遇到的各種困境,看似「奪去」我們所擁有的,但背後往往是另一種「契機」。 「 凡在我身上不結果實的枝條,他便剪掉;凡結果實的,他就清理,使他結更多果實 」《 He takes away every branch

儲備真情

圖片
今天老姐提到在路上遇到一名被詐騙的老人家,要從台北車站搭車到外縣市出庭應訊的經過,讓自己有一些感觸。 被詐騙的受害老人,獨自舟車往返於不同縣市 話說她在火車站遇到一位年邁的老人家,步履緩慢地在「像迷宮一樣」的火車站內行走,大致詢問後才知道其因被詐騙集團欺騙,後續需要到外縣市出庭。姐便引導他進入月台,到了入口處時,礙於規定無法進入,姐便向站務人員表示:想情商看是要站務人員派人協助老人家上車,或是暫時放行讓姊帶他找到想搭乘的車箱,最後站務人員表示可以讓姊帶老人家上車。最後在「千鈞一髮」之下,老人家即時坐上火車,當時他深深的拍了自己的胸膛,喃喃的說好險來得及,並開心的向姊道謝。 姐所描述的這個經驗,除了讓自己不捨老人家的遭遇(竟然被騙還不知道可以就近在居住地出庭),也讓自己聯想到以前曾協助外籍移工的經驗。 彙整問題需求,逐一尋找解決方案 記得曾接到一外部個案,來電希望我們機構協助,她提到因收到法院通知,需要出庭作證以前仲介的違法事宜。當時我發現她面臨幾個困難:一、目前工作所在地跟要出庭縣市不同;二、法院表示一時之間無法安排人員擔任翻譯;三、我們機構當日礙於人力無法撥出人力陪案主一同出庭。 其實當時自己也不懂相關法令,只是根據彙整問題,逐一尋找解決方案。先是問了「法律扶助基金會」,他們提到:可透過「法院遠距訊問」,就近在所在地縣市訊問,但是還是要本人出庭,此外有任何狀況可以跟法庭通知書上的「書記官」聯繫。 跳脫既有規範的束縛,思考具體可行作法 於是根據這個線索,自己「突發奇想」,如果重點是要能「舉證」仲介不法事宜,那麼或許可以試著透過寄出信件方式,由案主手寫自白書親筆簽名蓋章後,並附上相關證件簽名蓋章,然後由我們以中文翻譯,同樣也附上相關證件和簽名蓋章。 體恤雙方立場下,兼顧人情與法理 一開始跟書記官說明此事時,他原本說無前例可循,但我提到當事人「很願意配合作證」,但礙於前述「雙方資源限制」與「案主目前困境」…等,因而難以如期到庭,希望能有所「通融」。並且配合提出「具體可行」方式,即提供我們機構「雙重驗證」的案主自白書信函,此反而比讓個案在「眾目睽睽」下,正式出庭「即席說明」來得清楚。經一再懇求說明下,書記官表示願意試著跟法官協調,最後終於達成我們的訴求。 人的真性情是最可貴的部份,可以讓人承擔上天所開的玩笑 仔細想想,其實只

請你記得你的好~屋上提琴手

圖片
日前一名連續三次吸毒被抓的藝人,原本前兩次被抓時,他都肯求別人給他機會,但第三次面對各方指責,則痛哭並表示「連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上個主日聽到王家儒神父講道時,又讓我再度聯想到這則新聞 耶穌透過親切問候,提醒軟弱屢犯的我們,其實心中仍保有良善的愛 神父提到福音中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時,曾連續三次對西滿伯多祿說: 「 『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之後耶穌就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羔羊。 』《 Jesus said to Simon Peter,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He answered, "Yes, Lor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And Jesus said, "Feed my lambs." 》 (若21:15-17)」 。 同時,也對照之前 耶穌被抓時,伯多祿曾三次不承認耶穌(路22:54-62) 的經文。 神父還引用電影《屋上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中,樂天知命、安份守己、與世無爭的猶太人父親泰維(Tevye),面臨女兒接二連三擅自決定她們的將來,使他開始思索「愛」究竟是什麼?於是他問妻子愛不愛他?《Do you love me ?》。 妻子歌蒂(Golde)原本對此問題覺得好笑,只是提到結婚25年來,她身為人妻操持家務養育女兒,如今何以丈夫一再問此問題。泰維憶起當年結婚羞澀的心情,這才讓妻子也想到倆人多年來相處點滴,其實就是愛。 為此,回歸到生活當中,人們或許因種種挫折而感到困惑,但就像每個主日天參與彌撒或是辦告解等等,這些也是信仰與愛天主的表現,故不要因自己的不完美而否定自己。 對於犯錯的人,不當的同情或指責,可能促使其自我放棄 之所以將神父的講道,跟日前藝人吸毒新聞聯想在一起,是因他提到「連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原本自己跟許多評論有類似的想法,即難以置信與接納該藝人何以如此不自愛,在旁人給予多次機會卻「屢犯不改」。 如今重新思考,或許協助他的人以及他自己,不斷的「灌輸與強調」一個想法,即他是「待罪之身」,給他機會只是一種「施捨與同情」,而非

催迫的愛~讓愛傳出去

圖片
最近一個多月,自己剛好在準備有關「同理心」(empathy)的探索報告與相關測驗,剛開始多著重在技巧訓練,常發生類似「踢正步唱歌」結果「同手同腳」,或「專心唱歌而忘了踏步」的情況,也讓自己嘗到「不會溝通說話」的挫折感。 設身處地的同理心,慢慢融入生活 但慢慢就像是「久未運動」的筋骨,熬過了「腰痠背痛」時期之後,突然變得靈活自然起來。這種「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的思考模式」,不再侷限於跟夥伴練習的場合,也「不自覺」融入自己的生活,並影響自己「看待與連結」週遭的訊息。 自發性關懷事蹟的聯想 就像日前《天主教周報076期》首頁有關《金門縣長李沃士揭幕羅寶田神父紀念園區啟用》一文,當中的一段內容,便讓自己印象深刻。當年菜鳥大兵王為聖參加服役以來第一次急救勤務,就是將羅神父送進急診室,神父陷入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他說:「謝謝你,你們在外島服役再辛苦也要支持下去。」 羅神父臨終前這段「自然親切的問候」,一直在自己腦海迴盪著,我想除了因羅神父是「激發」我蒐集這類「福傳」事蹟的首篇文章(即《 金門的史懷哲─羅寶田神父》 )之外,自己對於神父他老人家在車禍後瀕臨死亡邊緣之際,竟能「無視於自身的傷痛」,反而回過頭來體恤這個值勤阿兵哥的處境。 神父過世前的關懷,促使王為聖後來也參與移靈作業,並於每年1月29日重回金門憑弔羅神父。這段「自發性的關懷」讓自己感受很深,也讓自己聯想到電影 《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 。 故事大綱 社會學老師尤金(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飾演)對學生出一份的課外作業,並向他們表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讓人不滿意與失望,那麼從今天開始,要想一個辦法,以實際行動重新改造世界。 這份讓大部分學生覺得難以置信的作業,卻讓11歲崔佛(哈利喬奧斯蒙,Haley Joel Osment飾演)認真執行自己的計畫。他以自己為中心,幫助三個人,他們「不必回報」,但是要另外幫助三個人,以這樣的方法,讓愛傳出去。 情緒獲得「適當紓發」後,反能「平靜覺察」更多 劇中有一段小男孩「表達真實感受」,在「情緒被接納」之後,反能「平靜覺察」信心所在與「接納彼此」的軟弱,進而產生「自發性的行動」,這整個過程,讓自己印象深刻。 小男孩崔佛原本興高采烈的努力實踐計畫,但卻「覺得每件事都失敗」,包括自己依舊眼睜睜看

庫存的好味道~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圖片
這兩天陰雨綿綿,加上氣溫下降,感覺格外地冷──即使在家整個人也「裹」著像顆球。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也看看書和「亂轉」電視,在一堆「咚咚鏘」新春節目中,在「偶然」的機會,看到一齣讓自己「暖呼呼」的好電影 《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 故事大綱 故事背景是日本逐漸從二次大戰後復甦,在充滿人情味的三丁目所發生點點滴滴的故事。當時「黑白電視」剛問世不久,是天冷用「水龜」來當熱敷袋去寒,天熱要注意「加冰塊的冰箱」可能食物會壞掉的時代。 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只有穿插在老舊修車行、居酒屋以及雜貨店巷弄之間,一幕幕純樸敦厚的「悲歡離合的小故事」,卻是一個好人總是純真,壞人也不至於太壞的「質樸」年代。 歷經苦澀,讓人回甘的好味道 看完之後,自己很難「具體」說出哪一段情節特別吸引人,但或許是…...它勾起我兒時一些「模糊卻溫馨」的「感覺記憶」。我想,以前看過蔣勳的一篇文章《「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當中提到的一段話,或許能詮釋電影帶給我的感受: 過去的東西會幫助一個人度過這些難關。 親人的身體受苦,而你卻幫不上忙時,也許所有的味覺的記憶會出來。 它是一個庫存的過程,因為庫存過,所以沒有被打敗、沒有慌張、沒有呼天搶地、沒有嚎啕頓足、沒有變成崩潰的狀態,因為生命幾千年來走下來、上萬年來都度過這個時刻,而它變成一個文化的力量…… 有一種味覺叫「回甘」…… 一開始有點澀、有點苦,可是慢慢地從口腔起來一種淡淡的甜味。 不為「呼應別人而生活」,單純在艱困的環境「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 或許,影片的「節奏」跟科技進步的現代有些距離,情節也沒有刻意「灑狗血」迎合觀眾喜好,只是傳達「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不為「呼應別人而生活」,只是單純在艱困的環境,即使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仍「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感覺就像…...陳明章演唱的歌曲 《下午的一齣戲》 一般。 天色漸漸暗落來,(天色漸漸暗了) 烏雲汝是按佗來?(烏雲你是從那裡來的) 職ㄟ熱天ㄟ下晡,(這個熱天的下午) 煞來落者職陣ㄟ毛毛仔雨。(竟然下起這陣毛毛雨) 踏者恬恬ㄟ街路,(踏著靜寂的街道) 雨那麼變做遮爾粗?(雨怎麼變成這麼大呢) 雨水撲佇布棚頂,(雨水撲向遮雨棚頂端) 看戲ㄟ阿伯也煞走無。(看戲的阿伯都走光了) 下晡ㄟ陳三五娘,(下午的陳三五娘戲劇) 看戲ㄟ

平凡的奇蹟

圖片
近日看到兩則有關「奇蹟」的報導,讓自己印象深刻。 一則是前幾天《海地漢被埋27天生還》的新聞,因為超乎科學家「既有的知識」,即被困人員若要生存超過10天,需要多種不尋常的條件,包括沒有受傷、身體健康、有水和空氣…等,因此讓外界議論紛紛。 另外一個是今早看到《英癱瘓童看跛鴨學會走路》報導,早產13週的芬雷,右半身癱瘓,原本醫生宣判,恐怕永遠無法走路。但因媽媽收養了跛腳小鴨,同樣不良於行的小鴨子努力踏步,小芬雷看在眼裡,漸漸學會如何踏出人生的第一步。 因為親身體會,而能重新看待病痛的意涵 這兩則新聞,也讓自己聯想到前兩天小外甥女問我的一個問題:「天主為什麼不要讓大家都生病…」乍聞她天真的話語,可能會覺得有些奇特,竟然「希望大家都生病」,接著她繼續表示:「這樣我們就會懂得珍惜感恩」。 此讓我覺察到,或許隨著成長「慢慢重新體會」至親生病後的心情,而讓她小時候類似「天主為什麼要讓人們生病」的思維,如今有了轉變。 當時,自己約略提到曾跟她一起看由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改編自傑克芬尼經典小說「The Body Snatchers」的影片- 《恐怖拜訪》(The Invasion) ,對於外星人「執意」要「讓世界變得完美,且沒有爭戰與病痛」,但人們也因此變得「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之情感,因而傳達出「驚悚」的氛圍。 小外甥女雖然不否認「強迫大家都一樣」的恐怖感,但仍圍繞著一個想法:天主為什麼「不先給我們大家…,再讓我們用自由意志去做…」。 豎立人們互助的典範 自己不再多說什麼,因為我也曾有類似心境,即祈求天主「讓更多人也能擁有恩寵」,但如今更深刻覺察到,其實「天主的恩寵早已存在,只等我們用心去感受和配合…」。 雖然「 衪並不需要誰告訴衪,人是怎樣的,因為衪認識人心裏有什麼 《He had no need of evidence about anyone for he himself knew what there was in each one.》 (若2:25) 」,但耶穌對於曾前來求助的瞎子仍然說:「 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for you?》 (谷10:51) 」 這讓自己體會到天主對於我們的「尊重和體貼」,並為人們互助之時,豎立了最佳的典範。即幫助別人時,

填答

圖片
日前海地(Haiti)發生地震死傷慘重,一如以往看到災難發生,當下心情總是很沉重,故心中也期望能看到一些「振奮」的事蹟,就像《收治百人 醫師的家活像野戰醫院》的報導。 歷經救治傷病死亡和求助無門等困境,仍信心滿滿的醫生 海地59歲的小兒科醫師蘇黑納,地震後他的兩層樓住家幸運地未受損,他乾脆開放當成野戰醫院,一口氣收治百餘名傷患。 雖然歷經救治孕婦卻沒能保住母親與胎兒,到機場求援卻一團亂而「不知道要到哪去問誰」,載了急需動手術的傷患到一家醫院,但被拒於門外…等「困境」,但蘇黑納仍有信心很快就能獲得救援物資和人手。 「激勵」的報導,時間一久容易逐漸讓人淡忘與麻木 只是,這類「激勵」的報導,時間一久容易讓人逐漸淡忘與麻木。「理智」提醒自己似乎不該如此,故改嘗試了解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海地,以及海地所屬的整個拉丁美洲(中南美洲)過去受葡、西兩國的統治各方面重大影響,試圖從客觀理史發展脈絡,思索海地何以遭受如此悲慘磨難,以及給能予自己的啟示。 如果沒有可填入的對象,這個祈禱文就沒有意義了 不過這樣探究的背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今天突然聯想到災難發生之初,晚上祈禱時小外甥女所說過的一句話。 當時我們拿她從小就很喜歡的《牙牙語──小學生祈禱手冊》,裡面有關於「為面對天災」意向的祈禱經文。我驚喜的發現裡面有「空格」,只要改祈禱「對象」其餘照念,就可以作為「萬用」祈禱文。小外甥女接著回覆說:那當然,如果「 沒有可填入的對象,這個祈禱文就沒有意義了 」。 激勵人心事蹟,若沒有「同步融入內在生活」,再次點燃熱誠將更加困難 的確,生活當中各種激勵人心的事蹟,只是激發我們思慮的「開端」,但若是「停滯尋求表面慰藉」,而沒有「同步融入內在生活」,那好不容易產生的「瞬間熱誠」很快就會散失,時間一久要「再次點燃」會越來越困難。 就好比只是參與一場場溫馨的營火晚會或是精闢的演講,回到現實生活時,卻因脫節而難以延續當時莫名的感動,久了那樣的情境便逐漸流於形式,使內在感覺更加疏離。 接納自己當下情感難以承載的事物,日後反能「由衷感謝」 仔細想想,過去自己也曾將受到感動的事蹟,努力「轉化對象」而套用到自己身上,對於厭惡的人與事,先試著改變「認知」思考,然後調整「態度與作為」,這當中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的經驗。 或許「當下情感」並非坦然接納每一種轉變,但隨時

永遠的母親

圖片
今天是元旦,也是《 天主之母-世界和平日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Mother of God) 》。 平常有人聽到自己是天主教後,接著就會說天主教所「信奉」的是聖母瑪利亞。我通常會表示我們「信奉」的「神」是天主耶穌基督,對於聖母則是一種「尊敬」,此乃基於她是養育耶穌的母親,也是把死在十字架上的愛子屍體抱在懷中的母親,是直接參與耶穌一生救世的「人」,我們向她的祈禱,是請她為我們「轉求」天主的恩佑。 不過,自己更喜歡透過繪畫、音樂去體會跟聖母之間的關係。像是日前剛好看到一幅 J.S. Ohlson的圖畫 我感受到的是:畫中母親抱著小嬰孩,猶如耶穌藉由聖母誕生來到世界救贖人類;也彷彿是聖母至今仍看顧在世上的我們。 就像 耶穌受難時, 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 《he said to the Mother, "Woman, this is your son. Then he said to the disciple, "There is your mother." And from that moment the disciple took her to his own home.》(若19:26-27) 此外,全世界有關 《聖母頌》(Ave, Maria) 有許多版本,其中讓自己印象特別深的是舒伯特(Schubert)所作,由盲人聲樂家安德烈波伽利 (Andrea Bocelli)所演唱的版本。此除了會讓我聯想真人真事改編電影《 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 》之相關情節外,更感受到Andrea Bocelli 所傳達對母親的真摯情感與信賴。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貼心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