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程


近來修改高中課綱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但是,一如其它雷厲風行的「改革」,最後會在當下握有「絕對權勢」的一方,藉由使「異己邊緣化」來凝聚共識。

強勢阻力不足懼

儘管自己心中有一把尺,但最後的結果是甚麼,自己會關注卻不擔心,因為我相信人內在具有某種「潛能」,在強勢「阻力」壓制下,假以時日反能觸發內在的省悟甚至有所行動。就像前四川紅衛兵領袖,出身貧農家庭,現為某集團董事長,於文革五十周年時自述:
當年學生投身文革是「無知」與「潮流」,我應該懺悔、應該反思……
我們根本不懂政治、不懂社會,是自覺也是不自覺地參加了文革,腦子裡是一張白紙。


龐大助力需慎用

對我而言,反倒更「在意」隨著權能增加與科技發展下之「龐大助力」,可能源自傳統方便疏通人情世故阻礙的人脈,抑或是近來便於取代人類技能不足的AI人工智慧。自己並「非全然否定」這些的重要,只是不免想到「過度依賴」之下,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人類原本得以「自然調適困境」的韌性與創造力

大腦會將大部分資源花在大腦細胞之間的溝通——就像大腦無時無刻都在「自我對話」一樣。阿茲海默症的作用就是不斷關閉「讓我們成為自己」的關鍵相互對話。
~《優雅的老年

研究顯示「病理損傷不等同失能程度」,那麼具有「用進廢退」特質的大腦,要溝通的幅員有多大?脈絡有多深遠?對此,人們仍不得而知,但在現今自主權益高漲和科技進步的時代,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透過社群工具「排除異己和障礙」,大腦因此「毋須」耗費心力溝通,更好說是——不用在面對周遭人、事、物困境時,用心調整自我之思言行為,此是否也讓我們的「心智」調適功能提早退化?

「原生」之元素方能「歸類」

一如所有事物,豐富的助力「本身」並無不妥,關鍵在於……是如何產生以及運用。我們似乎已習慣「不假思索」地接收更多,像是「精雕」的資訊〈懶人包?〉與「有效」訓練〈腦力潛能開發?〉好在所謂「多元化」的時代贏得「創新」的契機。但習於直接吸取「別人的精華」,在真實面對生活中各種擾亂人心的訊息時,使自我安然面對之元素──「愛的情緒槽」可能難以形成。

誠如羅大佑在《我一直仔仔細細寫自己》所提到的:
要寫一首歌,通常要去找那夢幻的感覺,讓自己進入那個情境裡面。我從前有一本小本子,我不是在想小說的情境,而是接觸的東西我就寫下來,便當、筷子、糾察隊、老師、粉筆、國父遺像、總統遺像、國父遺囑……全部寫下來;有了這些元素,你就會看到一個考試、一張考卷、六十分,中間發生了甚麼事情?那些意象出來以後,你才可以歸類。

創作不是一個天才的過程,我真的下了苦功。我相信原創力越強的東西,遭遇到毀壞的可能性越低,因為那是從你自己身上長出來的

特定時空下之脈絡

「歷史的客觀性,在於一種價值判斷」,為此,若有人說可以客觀地描繪歷史,這句話本身就有爭議。但可以確定的是,經歷了不知凡幾的年代,「時人」在「特定時空下」所經歷的必然有其獨特意涵,「後人」或許可以用「想像和創意」去解讀,但對於根源的脈絡,不能任意狂妄地拿取手中的剪刀嫁接有利於自己的片段

我們所能做的,是謙恭地檢視歷史,然後融入現今生活,透過不斷地對話,重新建構與統整後,長出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然後再傳下去。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前景‧背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