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3的文章

傳遞真光

圖片
  日前在服務活動進行時,發生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巧合」,更好說是「美好的錯失」,讓自己印象深刻。 ***** 就在例行報到完成不久,突然有一名「失聯許久」的長輩「自己從家走來中心」。   由於她早已退出我主責的服務,稍早亦得知將使用其他長照服務,我第一直覺是「她走錯地方」,簡單問候完,便將其帶到「我印象中即將使用」的長照服務地點,但他們困惑地表示「不認識她」;儘管我再次澄清:該長輩真的是改變服務,但該單位同仁都認定「是我弄錯了」。   就在我無奈地回到主責的服務場域時,一名長者神色微慍地質問我:「剛才為何將來到的長輩帶離開?」   當下,對於接連被質疑,心中感到些許委屈,但礙於活動進行中,加上許多狀況不明 ( 聯繫不上長輩的家屬、兩名可能熟悉該長輩的同仁剛好都休假 ) ,便先協調安排她的座位——就近坐在適合互動的長者旁邊。頓時想到 ...... 她是天主教徒,便讓她坐在一名同樣高齡90的外籍神父旁邊,並引薦兩人互動、寒暄。由於兩人語言不通——該長輩說台語、神父說國語,自己便居中協助翻譯。   就在兩人打開話匣子之際,由於主題活動開始進行,神父便專心藝術手作,突然該長輩微笑地「改用國語」對我說: 「#&§* ….. 天主是全能、全知的,從以前到現在都是 …… #&§*」。 在那一刻,讓我有著「難以言喻的觸動」。   自己先請志工協助該長輩參與藝術手作,接著下樓協調她的共餐,剛好遇到同仁告知:已與女兒聯繫上,得知長輩需碎食會回家用餐,且她習慣 「牽著」腳踏車走回家;在此同時,又看到同仁  Line  轉達:該長輩近日確實將改變服務。   活動結束後,協助她離開走下樓時,一邊問候說: 「來這裡看到神父開心嗎?」其隨即表示「很開心!」   我接著問道:「所以你都會上教堂?」她堅定並開心地說「這是一定的!」   送出門後,自己又站在門口好一陣子,看著她 緩緩走路的背影—— 牽著「旁人看來沒實質功效」卻長期陪伴的舊腳踏車 ( 貼身麻吉? ) ,與其說是在確認其安全無虞,更好說是 …… 嘗試將短暫卻驚喜的互動連結起來。 ***** 坦白說,類似微不足道的美好經驗,並不陌生,但或許是自己近日在思考: 論文研究「無偏覺察」 (mindfulness ,一般多譯成「正念」 ) 、「情緒勞務」、「工作倦怠」等議題,儘管自認有助於覺察、接納

無用之用

圖片
  今早主日彌撒結束後,和一位長輩聊天,其表示「自己是安靜的人,常不知道該如何問候或關心人」。於是,我與她分享之前在服務的地方,舉行重陽節彌撒的兩個體驗;一個是神父講道內容,另一則是我實際接觸的感受。   當天神父提到有次拜訪教友,家中父親罹患失智症,因而認不得身旁的兒子,還引頸期盼兒子返家,就在神父帶領其全家祈禱並降幅他們之後,父親突然轉身向神父說:孩子你終於回來了。 對此,神父氣定神閒地回應:對啊,因為我去當神父才這麼久沒回來,以後會找機會回來探望你。 老父親聽聞此語,便堅定地表示:身為神父,要善盡天主交給你的職責,不用掛念家裡。   就在彌撒結束後,長輩們熱熱鬧鬧地等著搭電梯回各自小家,一名長輩始終安靜地等著,此舉引起我的注意,便問候她「祝你平安」;對此,該長輩輕聲並臉上洋溢著笑意地說道「我在這裡真的感到很平安」;頓時,不知怎麼,自己身體感受到一股舒服的氣息。   「 內向不是害羞,害羞是無法承受社會眼光。內向比較像是你對外在世界的反應。外向的人需要很多的刺激,但內斂的人相反,他們對自身感受敏銳,反而在不被注目時最能發揮他們的能耐。偶而會有例外,但大多是如此。所以關鍵在於去將各人的長才發揮至極致,適才所長,各司其職。 ….. 很多有改革力的偉大領袖是些內向的人。羅斯福、蘿莎帕克斯、甘地,這些人對自我的描述都是內向,文靜,說話溫柔,甚至是害羞的人。他們矗立在鎂光燈下,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愛指揮,也不是想要萬眾矚目,他們成為領袖是因為一種『使命感』。 …… 梅瑟 ( 摩西 ) ,耶穌,佛祖,穆罕默德 ….. 等,他們都遠離塵囂,獨自走進曠野。他們而後尋得啟示與頓悟,再把所得貢獻回他們的社會。 …… 我們當然需要集思廣益,共同解決眼前的難關。但如果我們能提供內向者多一些個人空間,他們便有機會 創造出獨具慧眼的答案。 」 ~《內向者的力量》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 Susan Cain 主日天暫時放下工作牽絆,回顧這些與長輩互動的經驗,像是適時提醒在這些時日,殷切思索「如何更適切服務」的我,有一個跳脫外在桎梏、靜心調整步調的契機。 「 社會也必須要給老年人空間,讓他們可以愉快地享受變老的過程。如果社會只是成天談論逐漸老化的社會,並為此憂心忡忡的話,就會讓老年人難以接受他們變老的過程,也很難從老年的過程看見特殊的意義。 …… 變老的

盼望的旅程

圖片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色列人的宿敵巴勒斯坦激進團體哈瑪斯〈 Hamas 〉,無預警突襲以色列南部邊境。   措手不及猛烈突襲   適逢猶太教歡慶帳棚節/住棚節〈 Sukkot 〉期間,不僅殺傷大量軍警民眾,還強行綁架無武裝的平民。   不只是以巴戰爭,歐亞邊界國 亞塞拜然 9 月為了爭奪納卡地區( Nagorno-Karabakh ) 的控制權,與亞美尼亞再度爆發戰火,戰況猛烈程度是 1994 年停戰以來之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這場戰爭雖不像俄烏、以巴戰爭受到國際重視,但相同的是:依靠強權國「選邊站」,除得罪另一邊之外,久了也面臨支援國「疲勞症」。   例如:原本親蘇的亞美尼亞,因 批評俄羅斯的維和部隊未能保持拉欽走廊的開放、忽視了邊境的零星衝突,加上向烏克蘭提供人道援助,又與美國軍隊進行聯合演習 …… 等,種種疏俄親美的舉動惹怒了莫斯科。此外,俄烏戰爭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爆發至今,深不見底的戰爭,使得歐美國家軍援開始力不從心。  這些乍看令人措手不及的突襲,其實多源自長久的種族、文化與宗教紛擾,爆發之後又或多或少牽動全球各國政經。盡力了解之餘,期望有助於 從 「相對客觀的史實中」,找到可引以為鑑的態度,使 一個世代的錯誤 ,讓 另一個世代發掘的真理糾正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坦白說,在國慶連假歡慶之際,爬梳這些歷史脈絡,好像無直接實質助益〈可能有些掃興〉;畢竟小老百姓了解這些爭端,似乎無法扭轉局勢〈還徒增生活苦悶〉;即使位高權重者,挺身致力和平時,更可能壯志未酬身先死。   例如: 1974 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代表因以色列建國而失去家園的數百萬巴勒斯坦人來到紐約,放下手槍、走入聯合國,表示「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並與色列總理拉金達成和平談判。但是,後來以色列總理拉金被以色列激進份子暗殺,納坦雅胡不僅以謊言揑造「新中東和平方案」〈包括了十年後以色列要交出耶路撒冷〉,還因此當選了總理執政 27 年至今。另一方面,參與和平談判的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則於 2004 年在法國醫院治療時莫名死去,經檢驗其頭髮,得知死於放射性釙中毒。   更新成長中的失去   檢視這些,也呼應近來自己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不管是幫別人或自己,祈求上主賜與平安,究竟意指為何?   不管在尋常生活甚至是歡渡佳節時,有些職務內容〈

健康的危機通道

圖片
  下午母親倒垃圾回來時,分享了一個驚悚的事件,家裡對面大樓玻璃帷幕掉落碎片,幸好沒有砸傷人。   以前,會特別注意地震、颱風過後儘量走在騎樓內 ( 避免脆弱招牌、磚瓦掉落砸傷 ) ;但是,不管肇因於氣候異常炎熱 ( 玻璃熱漲冷縮 ) 、房屋老舊坍塌,抑或是人禍造成工安意外......等,各種飛來橫禍何時臨到,其實難以預料。   就像幾周前有一天晚上,剛走出捷運站旁的行人紅磚道,突然竄出一輛疾駛的摩托車,差點撞倒我,望著揚長而去的車子,自己「身體瞬間凍結」,心中卻自然浮現「感謝天主」話語。   等到回過神來時,腦子有更多想法:難不成 …… 為規避斑馬線禮讓行人規範,就改駛於人行道上?一想到此,才開始覺得有些生氣 ( 但也沒有氣很久 ) 。   此反應,讓我覺得有些納悶:自己並「沒有刻意用理智壓抑情緒」,也不認為是已修練到某一種境界——不會生氣、害怕。最初想到可能是「神經系統自我保護機制」,但奇怪的是,既然人身體、腦子呆掉了,為何心理會浮現「感謝天主」的意念?   或許 …… 此跟好長一段時間,每天晚上跟母親簡短分享、晚禱有關。確切時間其實不太記得,但一開始是幫母親眼睛點藥水,彼此自然分享每日所見所聞,從親身經驗之人事物,到看到的重大新聞事件。好像是有一次,看到一名自 16 歲起當學徒學習拆裝冷氣,臨時到現場才知道需安裝不熟冷氣機型,後來不幸砸死女大生,在一片所謂專業負責的罵聲中,母親輕嘆地表示: 「這個年輕人那麼小就出來當學徒,可能是甘苦人!」   對此,我便表示:「為了不讓我們腦子煩惱〈裝屎〉睡不好,來祈禱好了!」便念了《護守天神頌》。   從此以後,晚上臨睡前,在唸完《護守天神頌》後,便將每天生活與工作中的苦樂、見聞、感受,都放入祈禱當中。幾乎開場都說一樣的話——「感謝天主讓我們平安的度過一天」,因為在看到那麼多災禍,真的覺得「平安並非理所當然」,代禱的對象也很相似〈為受苦的人、遠離天主的親友、想尋求平安卻不認識天主的人 …… 〉,然後求天主幫助我們「坦然接納與面對」——特別是那些無奈、難忍的事。   有一次,自己突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便自言自語地表示:「天天都念一樣,天主不知道會不會聽膩、覺得無聊?」   原本閉眼的母親,突然睜開眼睛,微笑地表示「不會無聊,每天都吃飯也不會膩啊!」在那一瞬間,我真的覺得 …… 天主透過母

適得其所

圖片
關鍵字:迷走神經、聽覺過敏、神經覺、協同調節(Co-regulation)  日前看到報導,成立超過13年的「交感神經手術(多汗/手汗)代償生活交流」FB社團,連袂至衛福部請願。  失調除之而後快?   該社團成員多因接受「胸腔交感神經阻斷手術」,術後身體出現嚴重「代償性流汗」後遺症(如肩膀以上不出汗、胸腺以下大量爆汗),因而呼籲衛廢止該手術,以免再有人受害。  自己沒有類似經驗,更不是醫療專家,難以評論該訴求是否合宜,倒是想到:  早年,生理與心理治療受西方影響,習於「除之而後快」的模式,鮮少著重「身心整體平和」;不過,近來醫學界開始有些改變,像這陣子在看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The Ployvagal Theory),便是一個例子。 協同調節交互影響   迷走神經的概念,自己最早從《讀者文摘》看到: 調整迷走神經的活動,學習讓心跳慢下來,或許能透過控制腦力來緩和發炎、抵抗疾病 ;後來在寫論文查有關情緒資料時,曾看過留佩萱心理諮商師的文章《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5】孩子的行為,顯示他在「神經系統梯子」的哪裡 》,當中她引用美國心理學家莫娜.迪拉胡克博士提到「神經覺」(Neuroception,大腦和身體「潛意識」偵測周遭環境是否安全的能力),當中一些概念令我心有戚戚焉: 「  傳統的管教方式讓大人們只著重在改變行為──強化孩子『順從』或是『減少行為』,完全忽視了更重要的:幫助孩子學習和練習『調節身心』。 ……  藉由接收另一個人傳遞出來的安全訊號,來讓自己調節回到身心穩定狀態,這樣的互動稱為『協同調節』(Co-regulation)。 …… 我們本身平靜的狀態,就是幫助孩子最好的工具。  」  攻擊和關閉外的路徑  對我而言,不只與受創傷的人互動,在實際生活中亦不乏 「協同調節」的經驗——本身平靜的狀態是影響別人的最好工具 ,其也與Porges博士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核心「安全感」與「社會參與互動」有關。 以前,人們多認為異常的行為表現,在於「大腦統合各種感官」發生問題;但是,若反過來先從「修復感覺失調」開始,透過知道特定「生理原則」,例如失智症、自閉和有創傷經驗者,都可能有「聽覺過敏」(hyperacusis),就懂得如何使其平靜下來。 具體而言,透過神經練習:降低聽覺超敏反應(如調整物理環境、提供助聽器)、使用生物回饋(如運用呼吸緩和

信念之旅

圖片
前幾天和母親一起拜訪一位長輩,即將南下探望年邁生病兄長的她,行前將採買的苦瓜送給我們,除分享與至親的合照,更坦然地表示:對人生無所企求,只能每天為家人祈禱,並希望那一天能平安地到天主身旁。 非人手所造價值   此經驗也讓我想起有次彌撒結束後,跟一位很和善的長輩閒聊,不知怎麼提到有關「人的價值」。她謙虛地說著:自己口才不好,加上年紀也大,也不知道能做甚麼?  對此,我半開玩笑但也是認真地說道:我們都是「不同功能造型的精品」,若嫌棄自己的話,那就是認為天主的「手工不夠巧」,把你造壞了!  聽聞此語,長輩羞澀地笑著,好像也對,但就是……不知道能做些甚麼?  對此,自己進一步表示:長輩們虔心祈禱、幾乎每日來教堂,就是最珍貴的典範。 其實,我並非客套或安慰長輩,而是真心這麼認為。此外,好一陣子自己更常在思考: 從事教會服務要有愛德、推動社會工作則須具備專業,且常需要在特定場域和機會下進行;但是,若缺乏這些「機緣」,難道人就不能有所貢獻嗎? 尤其是……那些不是出生於「所謂的好人家」(受到良好教育和關心),甚至人們眼中不學無術、為非作歹者,本身就毫無價值可言嗎? 這也讓我想起電影 《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 。 ***** 故事大綱 在人來人往的車站一隅,dora(朵拉)擺攤幫慕名而來或是過路人寫信,憤世嫉俗的她,生活唯一的樂趣,便是和鄰居一同揶揄信的內容、判斷信是否有寄出的價值。直到……一封「被擱置」在抽屜的信、母親驟逝而「被遺留」於車站的小男孩Josue(約書亞/若蘇厄),悄然地催迫dora的良知及開啟她的目光,最後幫助Josue和同父異母的木匠兄長Moises(摩西/梅瑟)、Isaias(以賽亞/依撒意亞)相逢。 原本未告知身分的Josue、不相信父親Jesus(耶穌)還活著的Moises,在堅信父親一定會返鄉的Isaias拿出其六個月前收到的信給dora唸後,大夥恍然大悟地明白父親的苦心並齊心等待他返鄉。  Dora從最初勉為其難的敷衍善行,歷經跋山涉水的路程,進而傳達Jesus給不識字三兄弟愛的訊息後,有感而發地「首次為自己寫信」——向從小疏離的父親傳達內心愛的渴望。 「 上主的一切化工,都美妙絕倫;他所指定的,無不依時成就。人不可說:『這是什麼?這有什麼用處?』因為一切,都要在預定的時候,被人發見。 」 ( 德39:21 ) 衝擊的信心之旅 這部影

連結訂閱工具 — 以blogspot連結follow.it為例

圖片
關鍵字: 免費訂閱電子報、blogspot、FeedBurner替代方案 從2021年7月之後,Google blogspot的FeedBurner不再支援自動傳送動態消息電子郵件給訂閱者。  原本自己想好像也沒差,但後來發現這兩年多來,不少blogspot似乎停止PO文(開始改用其他平台?)此外,一些評論也提到不建議使用Google blogspot (主流帶風向?) 為此,自己開始有一點在意,畢竟若使用blogspot的人若變少,在商言商考量下,Google很可能將來就不支援。坦白說,用了blogspot這麼多年,實在不希望換平台,也希望有更多選擇平台(讓人各取所需而非一枝獨秀)。 於是找到免費訂閱工具follow.it,其雖不像之前Google預設工具直接拖曳就可以,且mail主旨不會出現文章名稱,但還算不錯,就寫本文推廣一下囉! 操作分兩大部分: 1、到follow.it 擷取訂閱程式碼。  2、將該程式碼貼到blog的版面。  ***** 1. 到follow.it 擷取訂閱程式碼 【1.1】進入follow.it: 連結到  https://follow.it/intro ,可以略過介紹,直接選右下方【skip intro】 【1.2】提供blog網址:   畫面最下方輸網址 (本blog為例輸 https://back2base.blogspot.com ) ,然後點【Next】 【1.3】預覽訂閱畫面:   到下一畫面點【Continue】 接者會出現訂閱mail的預覽畫面,可視需要調整文字,若確定樣式則點【Continue】 【1.4】產生訂閱程式碼:  接著在頁面的最下方,有兩種方式產生訂閱功能  【方法1】  點【copy code】,便可以取得該訂閱程式碼(JavaScript),然後貼在blog適當版面 【方法2】   在前述畫面點【Done】後,進入以下畫面,點【copied】取得網頁連結 自己是使用【方法 1 】, 因較單純且像過去訂閱 mail 畫面,收信驗證即可。 至於【方法 2 】需透過登入帳號,這就看個人需要及安全考量。 ***** 2. 將該程式碼貼到blog的版面 【2.1】登入blog【版面配置】:   在存放位置處點選【新增小工具】中的【HTML∕JavaScript】 將前面取得的程式碼貼在內容 ( 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