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2的文章

差異的共融

圖片
  這陣子有機會密集檢視社會痛恨的人,當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時,不難發現其多受到不當的對待,導致反過來傷害人。 對此,其實自己並不意外,不管從理論或報章雜誌,都可以看到,但若仔細觀察,這種成長和社會化過程被鄙視、不當對待,因而陷入惡的循環,並不只存於違反法律的「罪犯」, 所謂的「尋常人」當為了逃離自己所不喜歡的那一面,或內心積壓許多不滿與痛苦時,可能也會從眾地攻訐落單者 。 此外,不管基於何種原因,必須經常面對這類情事時,只能藉由「習以為常」(展現專業?)以「避免打亂」自己身心靈與生活步調嗎?但這樣的「習慣」,是否可能在 無形中使自己迴避成為人? 以往,最常做的方式,是提醒自己: 出言不遜的人,內心有許多痛苦要發洩,要了解那句傷人的話實與你無關 ,進而「切割惡的訊息」;或者嘗試同理、體恤對方的感受,這些概念固然很好,但也意識到當接觸頻率或強度較大之惡劣訊息,再加上自身處於疲憊的狀況時,內心可能難以負荷;近來,則更認同真正問題,在於st. Augustine所說: 「惡是善的缺乏」。 這也讓我想起電影 《奇怪的數學家》( 이상한 나라의 수학자) 強調一個概念:找到答案很重要,但知道問題是甚麼更重要,你不能從錯誤的問題中得到正確的答案,這都是關於找到解決方案的過程,此即是數學。 對自己來說,在找到和評斷答案前,也同意 對「問題本身」有著清楚的邏輯,有助於在「不討好的氛圍下」也能「堅持自己內在的價值」 ;但另一方面不免想到:面對難解生活,整個歷程,與其說是分辨正確的問題以尋求解決方案,更好說是 「努力修正」的「過程」,而非「達到完美」的「結果」 。 進一步而言, 感到茫然正是最好的時機,因只要有機會都可以嘗試,然後慢慢找到「賓果」 ;畢竟,囿於環境現實或人的限度,短時間不見得能判斷正確問題所在,尤其傳統強調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勵志格言,可能讓人因 太用力突破,反而鑽得更深而跳不出來 。 誠如片中描繪所謂「數學的勇氣」:依恃聰明的人第一步就放棄,只憑努力的人下一步就會放棄,要靠的是勇氣;但是,並非口號式地說「來吧!我也能做到」,因那充其量是虛張聲勢,而是對自己說: 「這真的很難,我明天再試一次。」 我想……片中想傳達的概念,或許是盡力嘗試之餘, 將難題留待明天再說,不僅是腦科學上的實證 ,其更有一重要前提:接納當下各種限制,不刻意「粉飾真實」的挫敗感,耗費精力於「展現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