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08的文章

進入睡眠後的奇境

圖片
關鍵字:睡眠、夢、快速眼動(REM)、神經傳導物質、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 日前小外甥女因在學校遇到挫折,加上感冒身體有些不適,顯得有些焦躁,並沒頭沒腦的表示:「心理很不高興時,特別覺得想睡覺」。 這也讓自己想到之前聽過《洪蘭女士:要求學習先讓孩子睡飽》演講,與《紐約世界周報:閤上眼,大腦展開新的學習(As Eyes Close,Brain Opens Up to New Lessons)》報導,大致彙總摘錄如下: 睡眠時,大腦協助「去蕪存菁」 眾所皆知,睡覺可讓「身體轉為休息」,近年來因「核磁共振成像」(MRI)技術,讓人發現在特定睡眠週期時「大腦開始工作」,在睡眠中人們會打開記憶的光圈,看得更寬廣。 嬰兒睡著時,仍會做吸允動作,閉上的眼球也會顫動。波士頓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蘇比莫‧達塔(Subimal Datta)說:「醒時,千百件事同時發生,圖書館是爆滿的…人醒著時,大腦還會在人不知不覺中,下意識蒐集許多有用的資訊….睡眠時,人們才會出現這種清除超載的特殊狀態,而這些快速眼動處理,有助於儲存重要資訊。」 睡眠不同階段,交替發生 睡眠大體上由「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REM)以及「非快速眼動」(NREM)兩個階段組成睡眠週期。 其中「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潛眠期(Light Sleep),好比看書時字像是在跳舞,每個字都認得,但不知道內容說些什麼;第二階段是:「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 - REM)與熟睡的中間階段(True Sleep),此時脖子已無法撐住而搖晃;第三與四階段是:熟睡期(Deep Sleep),會趴下來睡,甚至不受外界聲響所干擾(如921地震有人還睡著即為此時期)。 第四階段睡眠時,分泌血清張素(Serotonin,一種常見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引發鬆馳,調結管理情緒及睡眠)、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一種常見的神經傳導物質,和人激起狀態息息相關,如打架、新陳代謝率、血壓、情緒和心情)、生長激素,也因此有俗諺「一眠大一吋」,是有根據的。 遇到瓶頸,休息後再思考,若是睡覺效果更好 美國有實驗將智力差不多的大學生,隨機抽樣分成兩組,第一組是早上十點來學,做一遍題目,不管有沒有做出來,晚上十點再來;第二組是晚上十點來學,也是做一遍題目,回家睡覺隔天早上十點再來。結

自尊與尊嚴

圖片
  今天看到一則特別的新聞「司馬庫斯首位碩士,族人提問口試2天1夜」。 「在地口試」,為研究倫理立下典範 這大概是台灣最特別的論文口試,歷來研究司馬庫斯的卅餘篇博碩士論文、研究計畫中,拉互依所寫的論文,是首次「由研究者向被研究者報告,並接受被研究者檢視和提問」。 因部落遙遠,三名教授前一天夜宿部落,並和提問的族人就口試作業先溝通。 與族人「一起見證」,讓泰雅知識延續 在座除三名口試教授,還有從小看他成長的耆老嚴厲提問,所有族人為了他的口試還休工一天旁聽,提問毫不放水,發問欲罷不能,時間達二天一夜。最後口試拿九十一分,拉互依哽咽說,返鄉口試像成年禮,與族人一起見證意義深刻。拉互依的父親倚岕‧穌隆是頭目,很高興看到兒子不忘本,把老祖先生活智慧記錄下來,讓泰雅知識能夠延續。 深入非洲救助,與民共同見證成果,化阻力為助力 這則將研究實際探入當地,接受研究對象驗證,並共同延續下去的報導,讓自想到一個以前看過《Discovery》頻道介紹,有關醫生到貧脊地區研究行醫的故事。 早期有一個西方醫生,因為非洲大陸夜盲症很嚴重,便自願前往研究,結果發現是缺乏維他命A造成,只要施打一點劑量,立即見效。 但一開始當地居民「因無知而恐慌」,便「強力反彈」,再加上「同行相輕」,有不少醫生也不看好他的研究,使得進行更為艱辛。後來該醫生棄而不捨,終於打動居民,且原本反對最嚴重的人,後來還成為他的好幫手。 「誠懇的面對受助者」,心態從「你們」調整成「我們」 之所以將這兩則報導聯想在一起,主要在於不管是「傳承知識的行善」,或「救助貧病的行醫」,都是「誠懇的面對受助者」,心態從「你們」調整成「我們」,用心至當地體察實際需要,竭心盡力尋求解決之道,毫無怨尤。 在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有「輕重程度不一好心沒好報」的體驗,透過上述故事,再次提醒自己 -「誰才是恆久的受益者」。 摒棄「高人一等施助者」心態,「動輒要受助者配合」 上述報導人物,都不是以「高人一等施助者」心態,「動輒要受助者配合」。畢竟,很多時候,受助者「若有足夠的能力」來判斷或有所作為,或許「就不需要別人伸出援手」。更何況,最後結果不論成敗與否,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視野提升」,以及「豐富生命」來看,或許「施助者」才是最大受惠者。 為了維護身為人的尊嚴,甘願拋棄自尊 因此,一個真正有「尊嚴」的「人」,其實越懂得「自重與尊重他人」,即善用上天所賦予

人情與性情

圖片
前陣子2/14情人節,因適逢總統大選期間,照「往例」相關候選人與其夫人都會來一段「鶼鰈情深」的互動,以滿足國人的期望。 坦白說,真覺得這些候選人的家屬很辛苦,不配合會被大眾抨擊「不識大體」,若表現熱絡又被批評「做作與矯情」,要是看來保守則又被譏諷「木訥與笨拙」。 這則新聞背後,反映出中國人所謂的「人情世故」的矛盾,也讓自己聯想到兩則有關「違反人情」的事例。 「不領情」的背後,需要更多體恤 例如有位偏遠地區國小的學生不寫作業,問他原因,才知道是因為沒電燈,於是買了電燈給他帶回家,但隔天他還是沒寫作業,於是到他家查訪,才發現他家是一個鐵皮貨櫃屋,沒有桌子,想必他要趴在地上才能做功課,電燈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家裡沒錢繳電費,根本沒有電。 因此,社會上越來越多人投入資源到偏遠山區,原是可喜的事,但在此之前,可能要用心實地了解當地需求,再以適合的方式進行,除可防止資源浪費外,還可避免「不領情」的誤解。 「不近人情」的外表下,蘊藏豐富情感 還有,主張「全民錄影.保存文化」的王璞,被形容是「另一種特立獨行怪傑」,行走文壇,卻不參加任何社團、不接受吃大餐,訪問作家時,也堅持買便當就好。 他還堅持「獨立製片」,省吃儉用,拒絕任何公私資助,只想做覺得應該做的事。王璞說:「牽涉到錢,會讓事情變複雜。」並呼籲:我們就是未來的歷史,每個人都應留下時代紀錄。 在外人眼中覺得他不近人情,但他太太季淑卿說他是非常感性的人。如:天才詩人楊喚在民國四十三年車禍身亡,王璞聞訊哭了,四處寫文章介紹楊喚的詩;老殘作家張拓蕪市場賣彩券的消息見報,王璞打電話給他,為作家的蒼涼老年掉淚。 囿於「性情」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人情世故」是地區或民族長久以來生活習性,所歸納出來的大原則,無非是希望促進人與人的溝通與了解,但「 異中求同,同中還可求異 」。 就上述事例看來,不管是受助者或施助者,並不適合以我們「侷限的經驗」來判斷,因每個人的「先天個性與後天經歷」,造就出不同的「性情」,而產生截然不同並「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的表達方式。 實際上,我們很難要求別人如何解讀我們的作為,只能自我要求「以包容之心看待別人」,並思考如何盡力讓「自己做到通情達理」,並「調適別人對我們可能的曲解」。 「尊重專業」的人情 - 任何情況下,保護自己的根本 在專業領域上,若能兼顧一般大眾認同的方式,又能符合自己的真性情來表達,當然很好,

關聯性產品分類應用-以blog分類為例

圖片
關鍵字:關聯性產品、分類 「資料庫行銷」是「行銷研究」的方法之一,一般適用於「客戶關係行銷」 (Customer Relation Marketing)。 其中,「關聯性產品」分類,對於行銷利潤之創造,更為重要。 說明:「商品屬性」與「消費行為」分類 如:早餐「喜瑞爾」,就「產品屬性」看來為餅乾,但就「消費行為」來看,屬於早餐食品,所以可能就跟牛奶放一起,而非與餅乾放一起,以方便消費者購買。 此外,若有曾在美國最大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買書的經驗,也可發現消費者(如:甲),曾經購買某類書籍時(如A類),他們便會根據與該A類「同群組購書行為」的其他消費者(如乙也買過A類),一起作為「目標客戶」,並將該群組消費者可能購買的書籍(如乙還買過B類),一起歸為同一類(即A、B書都歸同一類)。下次要促銷B類書籍時,除了寄給乙外,也會寄促銷DM給甲。 但若就傳統圖書屬性分類看來,A與B類書,並非屬於同一類,這便是除了傳統以「商品屬性」內容來做分類,而以「消費者行為」模式,來做關聯性產品的分類原理。 自己想到或許也可在blog的文章分類應用,在傳統以「文章屬性」作分類外,另外增加以「閱讀行為」來分類。 實例:blog以「文章屬性」分類,如:「內容類別」 事實上,即使以內容屬性分類,也有各種不同的切割標準,但因以內容為主,故只要「訂出原則」,便可依此遵循,故是屬於「靜態分類」。 因自己的blog是以日常心得為主,並將相關知識落實在生活上應用,故依照以下列原則區分: 0.blog源起:當初為何建置blog的經過。 1.我的blog:一般生活心得與聯想。 2.信仰生活:信仰讓「自己」在生活當中所產生的「體會」。 3.人腦初探:從腦科學研究,衍伸生活體驗。 4.活用管理:運用管理或科技知識於日常生活。 實例:blog以「閱讀行為」分類,如:「個人意向」 因blog除了自己用來記錄「當下心得」外,也會在「特定情境感受」之下,再回過頭「檢視過去」,此時傳統文章內容分類,就不適合。因為特定情境,會跟「人的閱讀意向」有關,而這類文章可能是「跨不同文章內容類別」。 雖然blog有提供輸入字串作「全文檢索」,但有很多時候,整篇文章內文裡,不見得有該「特定情境感受」的字串,而是在完整文章中透露出「整體的意向」。(如:意向為「希望」,但文章裡面可能找不到希望的字眼,但看完內容後,卻可感受到

瞬息萬變「e世代」中,依然不變的…

圖片
近日有機會填寫有關「教育的目的」問卷,自己不是教育專家,只能努力思索腦中「殘存」經驗,也搜尋網路相關「教育專業評論」(像是:雜誌報導《丹麥VS.台灣》)。雖然精闢,但在套用到台灣目前實際情況時,或許是整體主客觀條件差異太大,總有「隔靴騷癢」的感覺。 剛好今天看到報紙頭版:「兄弟賣粿,籌錢救獄中母」的報導,讓自己跟近日蔣友柏一系列嗆聲,並提到「台灣教育」聯想在一起。 鐵窗阻隔母子的相聚,卻無法切斷彼此親情的關懷 就讀國中年僅十五歲的潘孟元,小年夜晚上,眼睜睜地看著繳不出罰金被通緝的母親劉杏娥,被警察帶走;為救母出獄,他向學校請假,但要弟弟正常上學,並瞞著師友賣粿籌錢救母。 劉杏娥識字不多,靠做發糕、碗粿養活一家,當初因欠錢曾將郵局帳戶借人使用,未料成了詐騙集團人頭戶,被依詐欺罪起訴。在鐵窗這頭的她,心中思念的是,開學了,兒子沒錢繳學費,便向看守所管理員求助,這才被發現。 總把別人眼光擺一邊,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蔣家後代 - 蔣友柏 身為蔣家後代與媒體寵兒的蔣友柏,除了日前大聲嗆國外設計師都是「塞」之外,還回應學生說好神公仔懷疑被他抄襲,提到這種老師鼓勵學生發聲,卻藉此炒作的情況,讓「他覺得台灣教育出了問題」。 近日還在部落格批四年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選輸不認輸」,帶著支持群眾大鬧台灣三個月,把台灣這個國家的「民主形象」整個的給玩low(遜)掉了。 「判斷事情的本質」而非「論斷別人的是非」 對於蔣友柏有關教育的評論,自己不想給予太多「主觀評論」,因為社會已「充斥太多沒有建設性的評論」。只是覺得「公眾人物」常為媒體焦點,對於廣大的「閱聽人」,正面或負面影響無遠弗屆,似乎該多「善用」而非「濫用」自己的言行對社會的影響力。 不管是「公眾人物」或「井市小民」,或許該回歸「判斷事情的本質」然後「想想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論斷別人的是非」但卻「隔岸觀火甚至煽火」,這樣只徒增紛亂,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受制式教育不多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兩兄弟最珍貴的身教影響 媒體版面,除了類似上述一些國內「名人論述」外,也有不少其他「先進國家的經驗」,但畢竟國情不同,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驚嘆之餘,若驟然全盤移植,並不適合。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很難要求別人,卻可多花些時間思考自己可做什麼。 就像,潘孟元「做粿救媽媽出獄」的新聞中,從母親被警察帶走時,留下兩千元,他和弟弟都捨不得花,因

找「電腦專家」前做的事~資料儲存管理

圖片
關鍵字:資料儲存、徹底刪除檔案 最近香港某明星緋聞照片因為電腦維修,卻被人將刪除檔案救回,然後散佈在網路而引起喧然大波。這讓自己想到,很多人只要電腦有狀況,不管大小事一律找「專家」處理。 但是有關「資料儲存」相關管理,可能在找「電腦專家」前就先做比較好,除可免除上述「資料外流」的安全顧慮外,也防止因修復與安裝時不小心「誤刪」資料。這些「不是太技術」的動作,平時可能就需注意,否則等當機才注意就來不及。大致列示如下: 1.「自建」資料與「作業系統」 (如:WIN2000、XP),不要放相同磁碟機 不管是當機or中毒,當嚴重到需重安裝電腦時,也極可能會一併將資料毀損,故資料要記得特別另外指定磁碟機。特別是很多軟體在建立後存檔時,都預設存放在 My Documents 下的目錄,但該目錄與「作業系統」(如:WIN2000、XP)是相同磁碟機(通常是C碟),故要記得特別另外指定磁碟機(如D碟...等)。 ※注意:而隔段時間,則將該另外存資料磁碟機上的資料備份到光碟 or 其他儲存媒體,以防萬一電腦嚴重到不只作業系統需重安裝,而是整個硬碟都毀損時。 2.「依附在作業系統」的資料(如:我的最愛、電子郵件內容),要定期備份 有些資料是依附在作業系統,無法另外指定磁碟機,則須另外定期備份(如:複製到與自建資料相同之磁碟機上)。 2.1.「我的最愛」目錄: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Favorites ※注意:上面為一般預設,如果另外設帳號,則 ”Administrator” 改為帳號的名稱。 2. 2「電子郵件-目錄」(以Outlook為例):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Outlook ※注意:同上;此外,檔案總管要先設定如下圖示,才能看到該目錄。 2.3.「電子郵件-聯絡人」資料 (以Outlook為例): 可以將一些好不容易建立的聯絡人平時事先「匯出」存好,當需要重新安裝與設定電腦時 or 在自己其他電腦,可利用該檔案「匯入」,就不必重新再建聯絡人。如下圖: 【匯出步驟】: 【匯入步驟】: 3.想儘可能真正刪除檔案 - 執行「磁碟重組」程式 在電腦中刪除的資料,即使從資源回收刪除,實際上它

… 未完待續 ~《我是傳奇》

圖片
利用新年假期看了由法蘭斯‧羅倫斯(Francis Lawrence)執導,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根據1954年李察‧麥森(Richard Matheson)的同名小說改編,2007年底美台同步上映院線片 ── 《我是傳奇》(I Am Legend) 。 故事大綱 羅伯奈佛是軍方的科學家,為了遏止基因學家治療癌症,而發展的恐怖「人工病毒」所造成之遺症,獨自留守在紐約研究解毒藥劑。歷經三年時間,每天固定透過無線電波廣播傳送訊息: 「我的名字叫做羅伯奈佛,我是住在紐約的倖存者;如果其他地方還有人活著的話,請記住......這裡並不只有你們」。 後來,因長期未獲得回應,加上相依為命的愛犬被感染疫病的宿主 ──「黑暗獵人」所咬傷而死亡後,開始失去鬥志與信心,最後聽到他廣播,遠道而來的安娜和伊森母子,及時挽救了他的性命與信心,也為人類留下了延續生命的希望...... 無一般科技片手法,卻透露人類「重蹈覆轍」的問題及「逆境解套」的曙光 看完後,讓自己出乎意料之外,沒有一般科幻片類似的呈現手法,英雄式塑造打不死的肌肉男,或是超炫的場景,也沒有煽動的劇情。而是「日復一日獨自」過著規律生活,並穿插回顧「過往記錄與回憶的聯想」,但就在當中,卻不經意透露出一些從過去到現在,人類「重蹈覆轍」的問題,以及「逆境解套」的曙光。 「負面力量 ──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來對抗厄運,卻釀下更大災禍 原著背景是在五○年代,正值美蘇兩大強國的冷戰與核子軍備競賽,而電影則改編為2009~2012年,基因科技發展的年代。但都反映出人類企圖「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的概念,來解決問題本身,並自認可以成為「中道力量」,去「控制」一切,諸不知這也是另一場災禍的開始。 像影片一開始以「倒敘」方式,說明當初人工「K氏病毒」(K Virus,簡稱KV)是用來做癌症治療,臨床也「初步」證實,一萬零一人實驗完全治癒,原理是將病毒注入人體對抗原有病毒,發明人還比喻說: 「人體像公路,而病毒是車子,若由壞人駕駛後果不勘設想,若將壞人改成警察,結果就不同。」 以「正面力量 -愛和音樂」注入生命,成為推動與支撐的力量 相對於前面的場景,有一幕是羅伯告訴安娜,之所以堅持留下來研究病毒,是因為受到雷鬼音樂教父 ── 巴布馬利(Bob Marley)的事蹟所影響。 當年巴布馬利相信消除種族歧視和仇恨之道,是把「愛和音樂」注

最深的祝福

圖片
今天是除夕,加上寒流到來,在這樣的日子,大部分人最大的「享受」,便是「與家人團聚」在一起。而近日許多歡慶新年的新聞中,有兩則有關「團聚」的新聞,卻讓自己感受到強烈的對比。 一則是:中國大陸因大氣環流異常與「反聖嬰」(即與「聖嬰」時期異常「涼夏或暖冬」相反,呈現極度「熱夏與寒冬」)現象,造成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雪災,整個中國大陸生產、流通、銷售活動陷入停滯,使大陸民工有家歸不得;另一則是掏空力霸成員後續報導。 無法享受一年一度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對於大陸雪災暴露的政經各方面問題剖析,已有諸多新聞,自己倒是對於日前「文茜世界周報」一則報導,印象特別深刻。當CNN記者親身到大陸返鄉火車上採訪時,無法理解大陸民工願意擠在火車好幾天走走停停。後來才知道,因他們一整年只能在農曆年返鄉,而守在窮鄉僻壤的家人,平日無法透過有效的金融體系或運輸往返接濟,只能在此時等待外出工作的家人,在農曆年團聚並給予金錢食物的資助。 而在力霸弊案後續報導,不管是逃離在美逍遙法外,鎮日跳舞、抱妹、發鈔票的王又曾,或已經羈押在牢的王令麟,還是交保候傳的其他家族成員,可以確定的是無法在這農曆年,享有全家團圓的溫馨時光,也連累集團旗下許多家庭度過一個艱辛的農曆年。 一樣遭遇兩樣情…在於「是否懷抱希望」 這兩則新聞,雖然都是無法「及時」返鄉與家人團聚,但感受截然不同。在大陸雪災民工返鄉報導,讓人看到苦難的人民背後,潛藏著強大的「希望」。誠如報導最後,所配上的襯底音樂 - 許美靜 《城裡的月光》 部分歌詞中提到:「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請守護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因為渴望與家人團聚,捎來自己的祝福,而能忍受眼前的痛苦。   反觀力霸弊案成員,不管表面光鮮縱情恣慾的罪犯,或是苦等司法判決的成員,只是「漫無目標」的度過每一天。特別是逍遙法外的王又曾夫婦,連「最後為自己犯案贖罪以獲得重生的機會」,都沒有好好把握,某種程度看來,或許要比其他接受判決家族成員更可悲。 現有的困境,常能使人避免將來更大與無法彌補的不幸 大陸的風雪,暴露出其「高度經濟發展」的同時,所忽略的「基礎民生建設」,除了災後重建外,還需正視根本問題與長遠發展;同樣的,力霸弊案的受害人與家庭,也可以思考在脫離這樣的投機集團後,如何重生與開拓未來。 這也讓自己想起一句話:「如果沒有黑暗,我們怎知有光明」,或許在歷經這次的困

複製心情?

圖片
今年大學學測國文科非選擇題,引導寫作考的是「如果當時…」。題目考學生如何以現在的眼光,「重新看待」「個人」生命或「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提出如何改變」的方法。 重覆過去,保證會糟蹋現在 這無非是透過「模擬」,來訓練學生以不同角度,培養思考能力。自己倒是聯想到衍申題: 「如果當時…,那麼未來…」。 以前曾聽過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在一個晴朗的午後「不期而遇」,便歡天喜地的品茗與談天說地,共度美好時光。傍晚,兩人高興相約,期待「再聚以重溫當時快樂」。不多日,兩人會面,心中一直思索之前所談的話題,卻無法再次感受到類似自在的喜悅。 兩杯茶永遠不會是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種方式,在同一個茶壺內所泡,溫淳的心情與感覺還是不同。如果一直想「重覆過去,保證會糟蹋現在」。誠如蕭伯納所說: 「 我的裁縫,是來見我的人當中,最有智慧的。每次他一來,都重新估量我的身材尺寸。 」 聆聽獨一無二的一瞬間 印象中曾聽過電視訪問光良,何以能作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好歌?並問他能否再作出像「童話」、「勇氣」…等歌,他說這些歌其實是在「當時情境」自然產生的「靈感」寫出來,不是「刻意去佈局」寫出來的。 的確,在每日生活中,環視周遭就在一瞬間發生的人事物,是無法「複製一模一樣的感受」,除了這些外在環境無法由我們掌握之外,我們的年齡心境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就像李開復的女兒,她姊姊笑她:才七歲,寫什麼自傳?她卻說:「等我廿歲,我哪記得七歲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用心聆聽」每個當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不管是疲於奔命的工作,或是悠閒的享受。 因著感動,而成為恆久的記憶 就像幾米新書《故事的開始》,自述提到他幾個為人津津樂道的創作由來,如:《森林裡的祕密》、《微笑的魚》…等,都一個共同點:「讓我感動」,然後就會存放在記憶中,像一張在暗房中顯影的照片,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清晰明朗,連細微處也會漸漸放大。這些畫面不定時出現,有時以為遺忘了,卻又在最不經意的時刻浮現。 努力前面,忘記背後 (斐:3:13) 我想,不需要刻意鋪陳與期待相同的快樂,否則會錯失不可知的驚喜。就像曾聽過一位因作品嘉惠大眾的創作者,在別人的掌聲中,發表的得獎感言: 「做過一件對人類有益的事,要快快忘記,再構思另外一件對人類有益的事!」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