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2的文章

未見的確證

圖片
今天看到一段有關「原聲合唱團」馬彼得校長的專訪,當中提到有關信心、天賦與力量,無法畫上等號,此讓自己印象深刻。 天賦(資源)為力量的保證? 馬彼得校長表示:因家貧與身為原民的身分,使得他在成長過程裡,在置身的環境中「和多數人很不一樣」而缺乏信心,並因此意識到縱使有天賦,也無法產生力量。 以往,自己會認為 所處環境與團體氛圍由多數者主導,進而影響少數不同者的自信 ,此乃因環境形塑出主流,主流定義了天賦(優劣);另一方面不免也想到:在關注何謂「天賦」的同時,或該思考它真的是力量的「來源」嗎?有沒有可能反而是另一種「阻礙」? 就像之前曾看過《十個錯誤觀點不利於學畫》的文章,當中提到的概念: 天賦,可看成是人更有效學習的一種特質或能力,但不能倖免於每個階段困難指數的增長,遇到「瓶頸」時難度反而更大;因為,「所謂資質(源)較差者」在一開始就刻苦學習,對他來說難度越來越高只是「正常現象」,但對有天賦的人來說,這就像經過一段平滑地帶後,遇到瓶頸時猶如突然撞上了一堵牆——傷害更大。 有道理但沒同理的錯謬 這樣的概念,也讓我想起年初一時,和許久不見如同家人的好友之互動經驗,其對於隨年齡增長,生理衰退而表現失常感到懊惱,加上至親好友因種種因素不在身旁,因此失去信心——質疑自己無法獨自勝任與面對。 或許,囿於年節氣氛,最初我不假思索地表示「天主都在」,但看到她沮喪的表情並輕聲地說「我知道,但是……」,自己隨即意識到說了「 有道理但沒同理心的話 」。 儘管對Teresa Wiseman廣為流傳有關同理心(empathy)的闡述耳熟能詳。 但是,當置身於某些氛圍時,我仍不免落入「亟欲回應而想為別人擠出一線希望」之錯謬。 同存的軟弱與力量根源 在 覺察自己「不想破壞氣氛的敷衍行止」和接納自我的疏忽 後,便不再否定彼此同存的感受而進一步表示: 我也有類似的經驗,且無論怎麼做,懊惱或挫敗感,終其一生大概無法擺脫.........; 但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個靈修概念: 主耶穌讓人性的弱點留我們的身上,假使我們有能力制服它們,不久,我們就會感到自滿 。 換言之,天主不是要我們做到盡善盡美,人努力向善之餘,接納自己「不可避免」的軟弱或許更為重要,此有助於感同身受別人同存的軟弱,進而意識到更大的寬容力量。 看到她神色變得輕鬆時,便接著分享一個進來常浮現的「快樂與喜樂」之概念:快樂,可歸因於特定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