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空間

之前看到兩則有關年輕人意識到自我需求的報導,讓自己印象深刻。

一則是《少年報導者》評論員劉豫瑄的文章,她是一位國中三年級學生,國二時就對台灣教育制度有所想法,未來立志要當一個「不一樣」的老師,並表示: 「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不論用什麼方法都要把自己教會……必須學習的事──問問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另一個是不少美國Z世代(1990年代中期~2010年代前期出生),轉身使用像是NOKIA古早傻瓜機——那些他們一出生就「沒看過的傳統」手機,因厭倦一直盯著螢幕而被手機綁架,決定給自己「更多空間」去感受想法、體會情緒。

嘗試與覺察自我需求

部分年輕人不服膺主流,開始意識到自我需求、感受,也讓我想起前陣子母親學習操作智慧型手機的經驗。

*****

母親一直以來只用按鍵式的手機,儘管早已接觸不良(只有她知道用「特定力道」按才會動),但仍然堅持不想換新機;直到之前大姊換手機,將汰換下來的手機給母親,我建議先保留其習慣的舊機接聽電話,智慧型手機則作為做家事時「隨身攜帶」音樂撥放器或是上網聽收音機,若日後真想改用智慧型手機時再換。

原本母親有些猶豫,並謙稱自己是老人怕學不會,但「進一步探詢」後,才知道其實是擔心弄壞和額外花錢,我向其表示:儘量滑不用怕弄壞且用wifi上網(固定付費),她這才安心地學。儘管我將手機介面設得很簡單(只保留會用到的收音機和音樂撥放圖示),並且「手把手逐步示範」操作,幾次下來母親仍「記不住畫面順序」,需要請我幫忙「找回原來畫面」。

後來,我突然想起以前程式寫完後,最初給使用者測試時,不會告知我們設計「所謂正確步驟」,而是讓他們「隨意操作」,如此才能測出我們「沒想到的例外與疏漏」。

於是,改「放手」讓母親自己操作,這才發現關鍵在於手機操作選項的「習慣」,母親過去「按鍵力道」(長短)的方式,不適用於智慧型手機「輕輕觸碰」;當告知她此差別後,其似乎鬆了一口氣,無關乎……記憶或能力好壞,並開心地主動拿機子練習,還多問了幾個我沒提到的功能,幾次後便上手了。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儘管母親慢慢熟悉操作,但僅「有需要時」(如做特定家事或偶而想聽時)才播放,似乎不受「老人得跟上時代」之「洗腦訊息干擾」,每天仍規律地做「自己最愛的活動」——「安靜地」欣賞她陽台上的花、念玫瑰經。

*****

當下接納第一手訊息

回到前述《少年報導者》年輕評論員所提的:「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問問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對此,我頗為認同,「並非否定」別人成為我們的老師,因當接收來自四面八方學習知能時,不假思索地「大量吞食」或刻意為「凸顯與眾不同」而選取訊息,可能錯失以「自己獨有的模式」,落實於生活

反之,盡可能地不預設立場聆聽——特別那些「遇到但不知道」為何發生於己的事,先不急著「評斷內心感知是否合宜」,才能蒐集足夠的「第一手資料」在心中運轉。

事後內化為潛藏直覺

自己也慢慢覺察到……越能在心中騰出空間坦然接納當下感知,事後更能善用自己過去經驗與知能,以「平等學習」之心態,悉心站在彼此立場,「合理質疑」當中的錯謬,再重新組織與詮釋

透過這樣的過程,知能才真正「深植於腦海」,進而回過頭成為日後每個「當下的直覺反應」

騰出空間而重構記憶

無關乎對錯,僅無偏見地覺察每個當下感受,事後反思自我與反身覺察他人,此歷程意味著給彼此「騰出空間」——「重新建構」記憶,讓正面記憶透過連結而得以增強和運用,負面記憶因為注入「更新的調和而獲得淨化」

騰出空間的概念,也讓我想起之前的兩個有關諮商輔導培訓的經驗。

*****

自己最初接受諮商輔導培訓時,參加小團體互動,當時有夥伴分享自己生命經驗,包含不少委屈、憤怒和傷心,有幾次甚至說不下去而暫停,當時坐在他旁邊的我,竟然一直「刻意說正面話」想鼓勵、安慰他,其雖然沒有多加回應,但隱約感受到有些不悅,當時自己覺得困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甚麼。到了訓練尾聲,加上養成更多諮商技巧,慢慢學到「靜默聆聽技巧」的重要。

還有一次,是幾年後一個結合信仰靈修與心理學的課程,跟一名修女同組演練個別諮商,交換角色後,兩人竟不約而同有共同感受: 諮商或輔導人員「預先說出」你「還不打算說出」的感受,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特別是……當「誤解你的意思」還添加「個人自認精闢」的見解時(展現專業?)

*****

以往,在解讀騰出空間然後重構記憶,猶如「擱置經驗」:在學習自我知能時「不知道是OK的」、當與人對話時「允許暫時關門以騰出安靜空間」;這些固然很好,但較像是一種「技巧」,雖也可透過與人互動時因「見不賢而內自省」,提醒自己類似的疏失而「換位思考」,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

神聖中介下健康空間

近來,越來越體會到技巧的侷限——讓自己像AI一樣,精進外在表徵之餘,可能會失去「人性」;就像……唱歌機器人雖無岔音卻沒情感、精緻畫工卻充滿匠氣,久了可能失去「感受和表達真實」的能力。


一旦情緒變得麻木,我們就需要『大量刺激』來讓我們能感覺到一點東西……這樣激發出來的只是『合成的化學情緒』,增加不了我們『對於自己或對這世界』的了解。


~Brene Brown《勇氣的力量》(Rising Strong:The Reckoning. The Rumble. The Revolution)〈ch4 面對〉

對我而言,「自己是『最好的』老師」,除了因「自己內心」是將真實需求統合與回應的處所之外,更重要的是……「祂」就住在我心。


當我們懂得守護我們與他人之間的空間時,才有真正的對話。『健康的空間』讓每個人能夠呼吸,而不感到嗆水或喘不過氣。
……
『不要過度介入人們的良心』。你們要讓『人們自己娓娓道來』,而且你們要像耶穌那樣接受著,眼神透露著撫慰,在『靜默中表達』你們的『理解』

~教宗方濟各:《告解聖事不是人的法庭,而是天主施以安慰的擁抱》

《偉大的神》(How Great Thou Art)

Oh Lord my God
When I in awesome wonder
偉大的神 我每逢靜念 默思
Consider all the worlds
Thy hands have made
祢手所 創造這偉大世 界

I see the stars
我見眾 星
I hear the rolling thunder
我聞那隆隆雷聲
Thy power throughout
The universe displayed
祢的權 能,在全宇宙顯揭

(*
Then sings my soul
我靈歌頌
My Savior, God, to Thee
讚揚我主我神
How great thou art
何等偉大
How great thou art
何等偉大
)

重複(*)

And when I think of God,
His Son not sparing,
當我忖度 神不吝差遣 愛子
Sent Him to die,
I scarce can take it in;
來為人 死,實為人難領 會

That on the cross,
十字架 上
my burden gladly bearing
祂背負我的 重擔
He bled and died
to take away my sin
流血與 水,滌除我雙重罪

重複(*)

When Christ shall come
With shout of acclamation
基督再 臨,歡呼喝采盈 天空
And take me home
What joy shall fill my heart
欲提我 去,我心欣然歡 跳
Then I shall bow
那日我 必
With humble adoration
謙卑俯伏敬 拜祂
And then proclaim My God
How great Thou art
並要宣 揚,我主我神奇 妙

重複(*)

【後記】

德日進神父(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在《神的氛圍》,有一段話(p155~157)像是幫助我將「健康的空間」做了很好的補遺。

*****


在將『旁人』納入我們的建築之前,須徹底討論單獨個人身上『世界神化』之問題。

首先是方法問題:從事正常科學工作,個案的研究必先於普遍化的工作;其次,是性質問題:因為儘管我們『在基督耶穌內』的發展和完成,彼此是如此『休戚相關』,我們各自卻仍具有『互不相通』的責任與可能的得失——得救或喪亡都是我們個人自己的事。
……
在經驗世界裡,大夥都被同一宇宙所涵容,每個人都代表著一個獨特看法和獨立行動的中心(為此可以說:有多少個人,便有多少『局部的宇宙』)。
……
人們由於官能及思想敏銳程度的差別,在同一環境中,面對同一機遇或行動,反應是非常不同的。……同樣,在『相同的時間與空間』下,天主按照祂遇到的人所表現的『不同程度的信、誠與純潔』,便以『完全不同的實況與之交往』……人間有多少不同的信賴和忠誠,便有多少種天主提昇的方式。
…..
我們該走的第一步:在照顧別人之前(也為的能夠照顧別人),教友應先『把自己個人成聖的事』做好。這並不是自私,而是抱著堅定與寬大的信念,相信就在我們個人自身內,就負有
極微小、不能替代的、神化整個世界的責任。

*****

德日進神父,這位有大量的學術著作,奮不顧身將科學與真理匯合的前驅,當時甚至被視為危險人物,除了純科學著作外,沒有一本在他「有生之年獲准出版」,直到死後《人的現象》(The Phenomenon of Man)出版才一鳴驚人。

在主耶穌復活之日,也以此文感念德日進神父(1881.5.1~1955.4.10)在信仰的道路上,以言以行給予「謙恭而真摯」的引導,並懇求仁慈的主接納他的靈魂,在天上永享福樂。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23/04/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夢幻巴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