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的共融

 


這陣子有機會密集檢視社會痛恨的人,當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時,不難發現其多受到不當的對待,導致反過來傷害人。

對此,其實自己並不意外,不管從理論或報章雜誌,都可以看到,但若仔細觀察,這種成長和社會化過程被鄙視、不當對待,因而陷入惡的循環,並不只存於違反法律的「罪犯」,所謂的「尋常人」當為了逃離自己所不喜歡的那一面,或內心積壓許多不滿與痛苦時,可能也會從眾地攻訐落單者

此外,不管基於何種原因,必須經常面對這類情事時,只能藉由「習以為常」(展現專業?)以「避免打亂」自己身心靈與生活步調嗎?但這樣的「習慣」,是否可能在無形中使自己迴避成為人?

以往,最常做的方式,是提醒自己:出言不遜的人,內心有許多痛苦要發洩,要了解那句傷人的話實與你無關,進而「切割惡的訊息」;或者嘗試同理、體恤對方的感受,這些概念固然很好,但也意識到當接觸頻率或強度較大之惡劣訊息,再加上自身處於疲憊的狀況時,內心可能難以負荷;近來,則更認同真正問題,在於st. Augustine所說:
「惡是善的缺乏」。

這也讓我想起電影《奇怪的數學家》(이상한 나라의 수학자)強調一個概念:找到答案很重要,但知道問題是甚麼更重要,你不能從錯誤的問題中得到正確的答案,這都是關於找到解決方案的過程,此即是數學。

對自己來說,在找到和評斷答案前,也同意對「問題本身」有著清楚的邏輯,有助於在「不討好的氛圍下」也能「堅持自己內在的價值」;但另一方面不免想到:面對難解生活,整個歷程,與其說是分辨正確的問題以尋求解決方案,更好說是「努力修正」的「過程」,而非「達到完美」的「結果」

進一步而言,感到茫然正是最好的時機,因只要有機會都可以嘗試,然後慢慢找到「賓果」;畢竟,囿於環境現實或人的限度,短時間不見得能判斷正確問題所在,尤其傳統強調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勵志格言,可能讓人因太用力突破,反而鑽得更深而跳不出來

誠如片中描繪所謂「數學的勇氣」:依恃聰明的人第一步就放棄,只憑努力的人下一步就會放棄,要靠的是勇氣;但是,並非口號式地說「來吧!我也能做到」,因那充其量是虛張聲勢,而是對自己說:
「這真的很難,我明天再試一次。」

我想……片中想傳達的概念,或許是盡力嘗試之餘,將難題留待明天再說,不僅是腦科學上的實證,其更有一重要前提:接納當下各種限制,不刻意「粉飾真實」的挫敗感,耗費精力於「展現虛幻」美好形象,反能專注看到甚至欣賞各種可能,並於投注與衝擊中重獲動力

傳播的三大要點:第一、減少人們的孤獨感;第二、幫助那些沒有聲音的人發聲;第三、學習『傳播的辛勞』。
針對第一個要點……一個人要是發現到自己內心的疑問、盼望和辛勞表達了出來,他的孤獨感就會減少。
其次,……臨在於邊緣地帶。這種邊緣不光是因經濟緣故而產生的社會邊緣』,更包含那些『不缺吃喝』,但由於某些選擇、家庭失敗或者個人事件而感到空虛的人』。…… 
學習傳播的辛勞……聖神喜歡在差異間締造共融,從困惑中創造和諧。共融絕不是千遍一律,而是能將差異很大的現實凝聚在一起。

【後記】

年少時,對於生涯規劃,就是依循市場導向與技能養成,幾歲讓自己進階到某種職位,但在看似「篤定的步伐」中,置身於「耀眼的氛圍」,內在卻難以領會深刻的平安;隨著年齡漸長,經歷各種起伏、失去和面對黑暗,反能「優遊於時空」的各種情境中,因著「渴望」而意會到事件背後「亮點」

其實就是每天靜下來,單純向主陳述所發生的事、抒發真實感受,好讓我有意識地面對眼前的事物——不管「經年累月習以為常」的事物,或是「驚鴻一瞥來不及端詳」的情境,在「聖神」的穿針引線下「巧妙地融合」,而使自己歸於「聖子耶穌基督」的愛裡

《圓周率之歌》(Pi Song)




相關閱讀:熱鬧‧門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