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09的文章

積極性的挫折

圖片
小外甥女有好一陣子情緒不大好,很容易亂發脾氣,哄她與婉轉問她,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最近一次我覺得她有些「離譜」,便比平常更嚴厲斥責她,感覺上她知道自己錯了,但也不跟我說話。 隔天放學她主動跑來跟我說話,我們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又開始嘻嘻哈哈。 「獨特」表達「善意」的方式 今天她很開心的拿了一本書《幸福女孩就是我》,並表示等她看完願意借我看,但要我「此刻」先看部分章節,我一看是有關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看本好書、聽音樂…等,「當下」我便體會出她的心情。 這不是她第一次拿「書本」或「文章」(包括日記)跟我「分享」,但我發現經常的情況是當彼此曾出現「正面衝突」並「坦然和解」之後,她不好意思說出來,會以類似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她的「善意」,這也讓我有機會更深一層「傾聽她的內心」。 願意「看到並面對缺失」而非「死不認錯或放棄改變」 雖然過了不久,要求她趕緊上床睡覺時,她又開始「抱怨」,但我想這很正常,就跟我們大人一樣,很多時候在前一分鐘「信誓旦旦」要「洗心革面」,但不久又「破功」。不過,這不打緊,關鍵應在於自己是否願意「看到並面對缺失」,並不斷努力地「尋求解決之道」,而非「死不認錯或放棄改變」。 然後突然有一天,我們將會發現因「心智鍛鍊成功」,而讓很多事情有所進展...這是我從她和自己身上得到的驗證。就像《尤努斯:她們害怕借錢,你要一直去敲門…》一文提到: 「實踐是由問題導向找到答案。…在孟加拉,每個人都很挫折,做不做,你都可能很挫折,我只是選擇其中的一種,我選擇的是積極性的挫折,我在做一件可能成功的事。」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28.html 相關閱讀: 會心一笑

我在這裡,因為…祢在這裡

圖片
收到朋友分享「班上第一名紀錄班上最後一名的紀錄」,之前曾看過也覺得溫馨,再次欣賞,又多了一些感受並想起一些過往記憶。 曾「心虛」的以「萬無一失的答案」,回覆別人自己同存的問題 多年前唸書時,曾有社團學弟問我,天主為何要讓世界有那麼多人遭受戰亂之苦?我當時因身為學姊加上處於信仰團體,就答了一個「萬無一失的答案」:「天主自有安排,我們無法以人類有限的智慧去解讀」,學弟「理智」雖表認同,情感上卻很難接受。坦白說,當時我也有相同的心情,而這個問題就一直「擱置」在我的腦海裡。 因緣際會,讓「擱置」心中的問題有新的體會 後來參加畢業「避靜」時,問了神父相同的問題,神父用了聖經瑪竇福音 「塔冷通的比喻」(25:14-30)《Matthew Chapter 25:14-30》 ,即一個要遠行的人,將自己的僕人叫來,把財產托付給他們:按照他們的才能,給了數目不等的「塔冷通」(古錢幣)。結果有些僕人善加運用,但有僕人則藏起來。 神父進一步表示:在惡劣環境中,沒有受到好的教養下成長的人,在旁人眼中的行徑,看似比不上優良環境下成長的人,但就像該比喻中拿到不同錢幣的僕人一樣,天主賦予他們的「能量」不同,相對的所「要求」也不一樣。 或許是多了一些生活經歷,加上常思索此問題,當時神父那樣「簡單」的回答,卻讓我「豁然開朗」。 經一番「學習調適」後的「輕描淡寫」 如今又多些感覺,就像看到的這部紀錄片,是一個小學六年級,在班上第一名女孩,從「她的角度」去詮釋一個經常最後一名的男孩的點點滴滴。雖然影片中她「輕描淡寫」說明老師「教導」大家不可以「異樣眼光」看待這個小孩,但我可以「想像」她應該經歷一番「學習與調適」。 從「大人」與「旁觀者」的眼光,或許覺得「包容」這樣「特立獨行」的孩子「理論」上不難,只要有「愛心」。但我想到的是,對這個「一向名列前矛」的孩子,要「設想」一個「截然不同經驗與個性」,且跟她「同樣也是孩子」的感受,真的不容易。 每個人最重要的東西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存在 這就好比我們大人,努力做好自己「本分」,親近一些「跟自己相近與讓人欣喜」的人,或許不難。但面對一些「個性迴異甚至冒犯」我們的人,是否能靜心「體諒」他們可能背後有種種「超乎我們經驗所能理解」的原因,使得他們有如此「不討自己喜歡」的行徑? 這兩個「前後

「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圖片
或許是政治經濟造成社會衝擊與不安,各式評論性節目大增,相關議題常讓人覺得「語不驚人死不休」,好像非得造成「各方爭執」才能吸引更多人觀看,甚至以「集體催眠」方式讓閱聽人認定「媒體塑造的事實」。 這也讓我想起日前看過孫維新教授發表文章《白象與男孩》,文中列舉一些例子,並表示從科學研究自然的歷史,就是一連串「認錯」的過程。 越洗越髒的「白象」 一開始他列舉一個例子:一個英國觀光客在泰國見到了白象,驚嘆之餘,想買一頭帶回英國,但是白象是神聖象徵,不准出口,於是他賄賂了旅館小弟,在後巷中買到一頭白象。他欣喜若狂,把大象牽回旅館房間,塗上灰漆,成了一頭普通大象,第二天帶著大象順利離境,回到英國,牽回家中,洗掉灰漆,出現一頭白象,他高興萬分,但總覺得沒洗乾淨,再洗兩下,白漆也掉了,又出現了一頭灰象。 這的確與現實生活中許多情況相類似,我們常常弄不清到底哪一層才是真的。只是,自己也不禁想到:要求凡事都為「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主觀意識」到「危機或衝突」時,要嘗試改變思維 因為不少時候人們認為「真的」,其實是根據「既有的知識」來解讀並認定「應有道理與價值觀」。自己倒不是完全否定參考過去的智識,但很多時候,特別當人「主觀意識」到「危機或衝突」時,可能要嘗試調整思維。就像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說: 「要度過危機,不能依賴造成此危機的思考方式。」 轉移焦點拓展視野,自然切割原有思維,化解危機與痛苦 只是,要「斷絕」原有依賴的思考方式並不容易,或許可以像生活當中,遺失東西的處理方式。若「記憶所及」反覆思索也找不到時,可以「暫時擱置」先不要去想他,改處理其他事情。此時常發現,因「注意力轉移」並放鬆後,會因「無意當中」或「自然回想」而找到東西。 不僅是「事」的「問題處理」可透過「轉移焦點」,對於「人」的「偏見論斷」也可透過拓展其他視野與思維,然後「適當切割思維」,讓原有「執迷」的「痛苦」,因為切割而淡化,進而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體會」…就像,孫維新教授在文章末了提到: 「在知識的道路上多邁幾步,回頭望向來時路,才知自己原先錯得多離譜。」 言行不一,就全盤否定? 再仔細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曾經為人所「堅信不移」的道理與事蹟,最後被人所推翻時,難免令人感到遺憾。就像之前勇奪8金美國「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