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的愛~人神之間
昨晚舉行「逾越節三日慶典」(Holy Triduum)的聖周五彌撒時,突然感受到一爆炸聲響和輕微搖晃,今早看到新聞才知道原來發生《五股金紙鋪大爆炸》。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之道別
鄰近有75年歷史的老店「新興堂」香燭金紙行、今天要慶祝90年校慶的成州國小,以及事發當時路過的車輛、騎士……等,都受到波及,在一瞬間有人倖免於難,有些則難逃一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帶來之劇痛,傷者和家屬可能不知所措,因而很難、甚至……來不及──彼此好好道別。
對此,自己想到:當年耶穌明瞭受苦的日子近了,祂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臨終」決定────與宗徒共進晚餐,並為他們洗腳(若13),藉由「親身示範」來告知門徒: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
這樣的感觸,也讓自己聯想到近日看過剛上映的電影《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
故事大綱
此為真實故事,是發生在1996年北非阿爾及利亞內戰,伊斯蘭教激進派人士開始謀殺外國移工與自由派(包括天主教)信徒。一群在當地建立修道院的法國天主教修士、神父,多年來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善良百姓,提供醫療和生活中各種服務,以及「融入當地」成為他們「最親切的鄰居」。面對紛亂的局勢,修士們最後決定「不願向暴力屈服」而留下來陪伴居民,也因此生命受到威脅,被擄成為人質,結果被「至今仍身分未明」的人士所殺。
面對外在劇變,「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
這群相處多年的伙伴,共同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感到恐懼、茫然,而難以抉擇究竟要「離開或留下來」。過程中雖然彼此意見相左,甚至有些爭執,但仍能從彼此不同價值體系的《圍籬》中,找到共同的聚合點────先行「返回各自生活及祈禱默想」。
對自己而言,整個情節並未感受到太多「驚心動魄」的屠殺爭鬥,或是「艱澀難懂」的信仰論述,而僅傳達出修士們「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因此,與其說是對「外在環境」的應變過程,不如說是展開一連串「內在心靈」的探索之旅。
每個人不同的起點、歷程,而趨於合一的終向
在這些修士們返回生活及默想中,看起來只是「單純的生活描述」,且切入點也各有不同,但卻深深觸動「身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我。
例如,有修士突然想到:幾年前母親大壽時,家族齊聚一堂,坐在母親身旁卻沒有參與感的他,這才醒悟到其根源,是植基在此修院協助鄉民;醫治居民的修士,儘管每天生活中,不分對象為受傷生病的民兵看病,因多達150人而感到疲倦不堪,但仍表示:「我不畏懼死亡,我是自由之人」;原本陷入掙扎,對於自己信仰之走向有疑慮的修士,後來從不斷的祈禱中找到平安。
這些修士們,雖然有不同的起點、歷程,但或許是體認到:
「現時輕微的苦難,正分外無比地給他們造就永遠的光榮厚報,不注目那看得見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見的;那看得見的,原是暫時的;那看不見的,纔是永遠的。
《For that which is at present momentary and light of our tribulation, worketh for us above measure exceedingly an eternal weight of glory. While we look no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bu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For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are temporal; bu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are eternal.》」(格後4:17-18)。
為此,注入更大的信念力量,讓「恐懼與感恩並存」,最後趨於合一的終向。誠如院長最後分享,其實彼此的信仰,回歸到「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在籬笆、廚房、診間、教堂……裡,因著困難、痛苦,而《重生》獲得救贖,就像他最後表達其意願時所說:
野花不會因為陽光而離開居所,因為無論在何處,上主都會滋潤它......
綿延不絕的善愛,使「人」走向「光明的源頭」
我想,如果最初修士們「立即決定」留下來陪伴居民,當中意義可能有所不同……,就像其中一名修士所言:只是讓他們成為受世人矚目的殉道英雄,但對於自己為何那麼做,卻沒有更深的覺察。
相反地,經由回歸生活,檢視各自一路走來的歷程,並體認到:死亡難以掌握,卻是人必經之路,但關鍵在於平時如何《好好活者》,因而逐漸尋回已經遺忘的初衷,先明認讓自己平安的善愛之所在,再將此延續到更多的人,即:
「愛天主於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谷12:30-31)。
這樣的感覺,就像修士們最初被威脅當天,剛好是聖誕節,驚恐之餘,依舊在晚上舉行彌撒,當時詠唱的詩歌所闡述的意涵…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immense night of origins,
身處黑暗的深淵裡
And nothing exists except love,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愛相伴
Except love which now begins
By separating sand from water
如今,藉由愛,淨化滲入水泉中的沙粒
God has prepared the earth like a cradle
For his coming from above
上主預許世人,救主基督從天降生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happy night of palestine,
巴勒斯坦令人欣喜的夜晚
And nothing except the child,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襁褓中的聖嬰
Except the child of life divine
By taking flesh of our flesh,
祂屈尊就卑降生為人,居住在我們中間
God our desert did refresh
And made a land of boundless spring
上主使無垠荒漠增添新綠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long night in which we grope,
在漫漫長夜裡,我們探索著
And nothing exists except this place,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這裡──
Except this place of ruined hope
這個慘遭破壞之地,仍存有一線希望
By stopping in our abode
雖暫時失去我們的居所
God,as with the bush,did forebode
主啊,此有如茂密多枝的灌木,所呈現的預兆
The world on which fire would fall
世界的戰火終將平息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3.html
相關閱讀: 使命與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之道別
鄰近有75年歷史的老店「新興堂」香燭金紙行、今天要慶祝90年校慶的成州國小,以及事發當時路過的車輛、騎士……等,都受到波及,在一瞬間有人倖免於難,有些則難逃一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帶來之劇痛,傷者和家屬可能不知所措,因而很難、甚至……來不及──彼此好好道別。
對此,自己想到:當年耶穌明瞭受苦的日子近了,祂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臨終」決定────與宗徒共進晚餐,並為他們洗腳(若13),藉由「親身示範」來告知門徒: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
這樣的感觸,也讓自己聯想到近日看過剛上映的電影《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
故事大綱
此為真實故事,是發生在1996年北非阿爾及利亞內戰,伊斯蘭教激進派人士開始謀殺外國移工與自由派(包括天主教)信徒。一群在當地建立修道院的法國天主教修士、神父,多年來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善良百姓,提供醫療和生活中各種服務,以及「融入當地」成為他們「最親切的鄰居」。面對紛亂的局勢,修士們最後決定「不願向暴力屈服」而留下來陪伴居民,也因此生命受到威脅,被擄成為人質,結果被「至今仍身分未明」的人士所殺。
面對外在劇變,「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
這群相處多年的伙伴,共同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感到恐懼、茫然,而難以抉擇究竟要「離開或留下來」。過程中雖然彼此意見相左,甚至有些爭執,但仍能從彼此不同價值體系的《圍籬》中,找到共同的聚合點────先行「返回各自生活及祈禱默想」。
對自己而言,整個情節並未感受到太多「驚心動魄」的屠殺爭鬥,或是「艱澀難懂」的信仰論述,而僅傳達出修士們「重新省思」在「生活中」的點滴。因此,與其說是對「外在環境」的應變過程,不如說是展開一連串「內在心靈」的探索之旅。
每個人不同的起點、歷程,而趨於合一的終向
在這些修士們返回生活及默想中,看起來只是「單純的生活描述」,且切入點也各有不同,但卻深深觸動「身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我。
例如,有修士突然想到:幾年前母親大壽時,家族齊聚一堂,坐在母親身旁卻沒有參與感的他,這才醒悟到其根源,是植基在此修院協助鄉民;醫治居民的修士,儘管每天生活中,不分對象為受傷生病的民兵看病,因多達150人而感到疲倦不堪,但仍表示:「我不畏懼死亡,我是自由之人」;原本陷入掙扎,對於自己信仰之走向有疑慮的修士,後來從不斷的祈禱中找到平安。
這些修士們,雖然有不同的起點、歷程,但或許是體認到:
「現時輕微的苦難,正分外無比地給他們造就永遠的光榮厚報,不注目那看得見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見的;那看得見的,原是暫時的;那看不見的,纔是永遠的。
《For that which is at present momentary and light of our tribulation, worketh for us above measure exceedingly an eternal weight of glory. While we look no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bu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For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are temporal; bu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are eternal.》」(格後4:17-18)。
為此,注入更大的信念力量,讓「恐懼與感恩並存」,最後趨於合一的終向。誠如院長最後分享,其實彼此的信仰,回歸到「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在籬笆、廚房、診間、教堂……裡,因著困難、痛苦,而《重生》獲得救贖,就像他最後表達其意願時所說:
野花不會因為陽光而離開居所,因為無論在何處,上主都會滋潤它......
綿延不絕的善愛,使「人」走向「光明的源頭」
我想,如果最初修士們「立即決定」留下來陪伴居民,當中意義可能有所不同……,就像其中一名修士所言:只是讓他們成為受世人矚目的殉道英雄,但對於自己為何那麼做,卻沒有更深的覺察。
相反地,經由回歸生活,檢視各自一路走來的歷程,並體認到:死亡難以掌握,卻是人必經之路,但關鍵在於平時如何《好好活者》,因而逐漸尋回已經遺忘的初衷,先明認讓自己平安的善愛之所在,再將此延續到更多的人,即:
「愛天主於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谷12:30-31)。
這樣的感覺,就像修士們最初被威脅當天,剛好是聖誕節,驚恐之餘,依舊在晚上舉行彌撒,當時詠唱的詩歌所闡述的意涵…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immense night of origins,
身處黑暗的深淵裡
And nothing exists except love,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愛相伴
Except love which now begins
By separating sand from water
如今,藉由愛,淨化滲入水泉中的沙粒
God has prepared the earth like a cradle
For his coming from above
上主預許世人,救主基督從天降生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happy night of palestine,
巴勒斯坦令人欣喜的夜晚
And nothing except the child,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襁褓中的聖嬰
Except the child of life divine
By taking flesh of our flesh,
祂屈尊就卑降生為人,居住在我們中間
God our desert did refresh
And made a land of boundless spring
上主使無垠荒漠增添新綠
This is the night
這一夜
The long night in which we grope,
在漫漫長夜裡,我們探索著
And nothing exists except this place,
一切蕩然無存,唯有這裡──
Except this place of ruined hope
這個慘遭破壞之地,仍存有一線希望
By stopping in our abode
雖暫時失去我們的居所
God,as with the bush,did forebode
主啊,此有如茂密多枝的灌木,所呈現的預兆
The world on which fire would fall
世界的戰火終將平息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3.html
相關閱讀: 使命與工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