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日前看到一篇李安導演的專訪,他表示若有人正處在谷底、遙望峰頂,最想送對方一句話:
“Watch your wish then you will get it.(始終守望著你的心願,就會實現)”
像呼吸一般地累積能量
朋友形容李安對生活有一種韌性、耐心,是以一種自己的方式,等待著有一天能夠「厚積薄發」,這種累積是自然的,像呼吸一樣,不是盤算式的累積。或許是這樣的態度,讓李安就算票房不盡如人意,照樣在身上留下發酵的痕跡;如今即使站在最高點,也並沒有睥睨四方的鋒芒。
這種自然的信念,也讓自己聯想到影片《德蕾莎修女:加爾各答的天使》(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中,闡述修女堅定信德。
在現實生活中,德蕾莎修女雖屢次遭遇不順遂,但她卻深信時機尚未成熟,並認為她所信奉的上主「顯然還不著急」,而全然接納(Let it be),並在每天的生活中,持續一點一滴地投入。
「天主的國好比一個人把種子撒在地裡,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種子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因為土地自然生長果實:先發苗,後吐穗,最後穗上滿了麥粒。」(谷4:26-28)
德蕾莎修女這種單純接納,不為服務對象帶來壓力的關注,雖然因記者「不相信世上有人如此良善」,而一再惡意毀謗她,但「天主卻有意使這些惡事變成好事」(創50:20),反而讓原本默默付出的德蕾莎修女善行更加傳揚出去,而得到更多資源挹注。
隨著投入的志工、善款越來越多,週遭開始有不少聲音勸德蕾莎修女該成立機構來管理,原本她認為此與其服務窮人的初衷相抵觸,而持反對態度,但在靜心祈禱後,以及聽取神父的建議:「拒絕接受世界的邏輯,以及全然接受,都是錯誤的」,便勉強同意。
莫忘初衷──以柔順的心,接受種在心裡的道
雖然機構不斷擴展到世界各地,但團隊成員也在無形之中耗費人力、資源於如何豐富「服務的活動」,卻逐漸淡忘關心「服務的對象」,為此德蕾莎修女毅然決然地放下這一切,重新返回初衷。
我想,德蕾莎修女並非脫離現實而不去面對世間的難處,否則也不會借用「印度教朝拜地」,以讓更多印度人安心休養,自己從中感受到其想傳達給世人的訊息是:
「以柔順之心,接受那種在我們心裡的道,這道能解救我們靈魂。(with meekness receive the ingrafted word, which is able to save your souls.)(雅1:21)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主啊!讓我做你的工具,去締造和平: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pardon.
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愛;在有冒犯的地方,給予寬恕;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在有疑慮的地方,激發信心;在有失望的地方,喚起希望;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在有黑暗的地方,放射光明;在有憂傷的地方,散佈喜樂;
O Divine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喔......神聖的導師!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not so much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
not so much to be loved,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不求他人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因只有在施與中,我們有所收穫;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wake to eternal life.
在寬恕時,我們得到寬恕;在死亡時,我們生於永恆。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使命」與「工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