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


昨晚偶然瞥見Good TV家庭電影院播映《微生物之父──巴斯德 (Louis Pasteur)》,以生活化的方式,描述治療受狂犬咬傷的9歲兒童Joseph Meister,進而讓狂犬疫苗從動物實驗正式進入人體實驗的過程,當中幾段他面對阻礙的「心態和作為」,讓自己引象深刻。

幼子相繼去世,埋下研究病毒的伏筆

巴斯德最早先是發現發酵作用,源自一種細菌的發展,而找出當時影響法國紅酒出現問題所在。其實原本育有五個子女,當中只有兩個活到成年,而其餘三個死於傷寒,也因此埋下了他立志研究最小的微生物 ── 病毒的伏筆。

一開始抱怨上主不伸出援手,又對醫學一無所知的他,曾自責應當醫師救人而非化學家研究紅酒,後來在妻子安慰之下,逐漸拓展其思維,聯想到當有害細菌進入人體後,同樣也會導致人罹患疾病,於是透過拿破崙三世的協助,成立實驗室開始著手研究。

偶然,只會眷顧準備好的人

身為化學家的他,雖知此舉與所有夢想家一樣,勢必面對許多未知反對者的撻伐,但仍毅然決然從事研究。最初只是研究家禽霍亂的他,在一次偶然機會,發現實驗室瓶裡的細菌,在接觸空氣後,注射到家禽竟然沒有死亡,而聯想到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 (Edward Jenner) 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擠牛奶的女工,透過擠壓受牛痘感染牛隻的乳房,而感染牛痘,但在痊癒後便終生對牛痘免疫,也因受到「毒性較弱」的牛痘接種,對「毒性較強」的天花產生「免疫」。

生活中的科學,源自豐富的聯像力與耐力

微生物是活動的,巴斯德並非第一個發現的,但他卻是最早將此研究應用在生活當中。除了早期發現在食物中的發酵作用之外,1885年他以「減毒」的方式研製出減毒狂犬病疫苗,將活的病原體在兔腦中繁殖 (因為齧齒類動物是唯一不會被狂犬病毒感染致死的哺乳動物),讓其減毒後再施打。雖然有多個動物的成功案例,但還沒有從事過人體實驗。

同年「因緣際會」治療一受狂犬咬傷的9歲兒童 Joseph Meister,巴斯德以「陪伴」的方式,讓小男孩「旁觀其他病例」,並慢慢引導他了解……「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如拉上窗簾才看到滿天飛揚的灰塵)。然後再逐步透過「觀察、對照、假設、實驗」模式,以及遇到瓶頸時「重頭造訪現場」,最後終於從受炭疽桿菌感染的羊身上,發展出治療的疫苗。

面對多數固執於「既有惡習」的聲音,仍不放棄

小男孩因體會到這個「肉眼」看不到,只能透過「特殊」儀器才能看到的「小壞蛋」,如果不加以治療,等到透過神經系統侵襲腦部時,就為時已晚,因此勇敢配合長達十多天,每天兩劑的疫苗注射。

在漫長施打疫苗的煎熬裡,原本信心滿滿的巴斯德,或許是對小男孩「產生的情感」,隨著每一劑疫苗毒性逐漸加重,開始「患得患失」,將他從研究疫苗的化學家,不知不覺地帶入醫學領域 ── 「學習承擔」患者萬一死去時,將成為殺人的元兇。

在此同時,他更想辦法進入當時封閉的醫學會,以便取得探訪醫院的機會,雖然面對「多數」固執於「既有惡習」醫師們的反對,以及對於他身為化學家而非醫師的輕蔑,仍不放棄提出已自己研究心得,以推廣滅菌和無菌消毒概念。

有限已知與無限未知之交戰

好不容治癒小男孩的狂犬病,科學家出身的巴斯德,原本要以精確的數據來對外說明 ── 特別是當時保守的醫界。後來在妻子勸說下,改以「感性述說」方式,取代「嚴肅數據」,因為當時共和國成立,新的媒體力量產生,須善用此趨勢讓民眾反過來要求醫界接受,否則「再偉大的研究也沒用」。

就在各界紛紛投入人力、資源挹注於狂犬病治療,並成功治癒許多案例之際,卻傳出有一個注射過疫苗的少年,疑似死於狂犬病。這讓原本視他為「眼中釘」的人士和媒體,開始大作文章抨擊他是兇手。

雖然巴斯德和一起工作的團隊醫療夥伴都知道:「醫學本非精準」──每個人狀況都不同,但是眾多成功案例中,只要有一個失敗,就會讓人只記得失敗的部分。如果此時遭到反對,會讓即將成功的白喉疫苗中斷,也會讓研究倒退數十年。

於是團隊中原本「謹守醫學倫理」的醫師,一改過去「單憑科學數據」,來解釋「既有侷限知識」的態度,對醫學會成員避重就輕地表示:該男孩是死於腎衰竭,不能證明是狂犬病致死。終於讓研究得以延續,也造福廣大後世。

超越科學領域的體驗

我想,每個時代、不同領域都會面臨類似的掙扎,當時若巴斯德真擔任醫師,在那個「氛圍」之下,可能很難有「劃時代」的思維和視野。而在他生命中,之所以能逐一突破一道道的「關卡」……感覺上就像「疫苗」一樣,當人體可以接受的低病毒,便能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來對抗更高病毒。

歷經外人難以想像和承擔的起伏,最後卻終能持守住,或許誠如巴斯德自己曾說的一句話:

一點點科學使人疏遠上主,但是很多科學將他們帶回到上主面前(Little science takes you away from God but more of it takes you to Him) 」

這也讓我聯想到《微笑的主》對於《路10:17-24》釋經中所提到的概念:

當喜悅的來源,是來自心深處的自覺,因著信德而體會到天主對我們的寵愛,那無論生活上是否有成就,是否順利,都不會奪去心中深厚的感恩。

引用本文: 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執著與執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