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與尊嚴


 今天看到一則特別的新聞「司馬庫斯首位碩士,族人提問口試2天1夜」。

「在地口試」,為研究倫理立下典範

這大概是台灣最特別的論文口試,歷來研究司馬庫斯的卅餘篇博碩士論文、研究計畫中,拉互依所寫的論文,是首次「由研究者向被研究者報告,並接受被研究者檢視和提問」。

因部落遙遠,三名教授前一天夜宿部落,並和提問的族人就口試作業先溝通。

與族人「一起見證」,讓泰雅知識延續

在座除三名口試教授,還有從小看他成長的耆老嚴厲提問,所有族人為了他的口試還休工一天旁聽,提問毫不放水,發問欲罷不能,時間達二天一夜。最後口試拿九十一分,拉互依哽咽說,返鄉口試像成年禮,與族人一起見證意義深刻。拉互依的父親倚岕‧穌隆是頭目,很高興看到兒子不忘本,把老祖先生活智慧記錄下來,讓泰雅知識能夠延續。

深入非洲救助,與民共同見證成果,化阻力為助力

這則將研究實際探入當地,接受研究對象驗證,並共同延續下去的報導,讓自想到一個以前看過《Discovery》頻道介紹,有關醫生到貧脊地區研究行醫的故事。

早期有一個西方醫生,因為非洲大陸夜盲症很嚴重,便自願前往研究,結果發現是缺乏維他命A造成,只要施打一點劑量,立即見效。

但一開始當地居民「因無知而恐慌」,便「強力反彈」,再加上「同行相輕」,有不少醫生也不看好他的研究,使得進行更為艱辛。後來該醫生棄而不捨,終於打動居民,且原本反對最嚴重的人,後來還成為他的好幫手。

「誠懇的面對受助者」,心態從「你們」調整成「我們」

之所以將這兩則報導聯想在一起,主要在於不管是「傳承知識的行善」,或「救助貧病的行醫」,都是「誠懇的面對受助者」,心態從「你們」調整成「我們」,用心至當地體察實際需要,竭心盡力尋求解決之道,毫無怨尤。

在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有「輕重程度不一好心沒好報」的體驗,透過上述故事,再次提醒自己 -「誰才是恆久的受益者」。

摒棄「高人一等施助者」心態,「動輒要受助者配合」

上述報導人物,都不是以「高人一等施助者」心態,「動輒要受助者配合」。畢竟,很多時候,受助者「若有足夠的能力」來判斷或有所作為,或許「就不需要別人伸出援手」。更何況,最後結果不論成敗與否,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視野提升」,以及「豐富生命」來看,或許「施助者」才是最大受惠者。

為了維護身為人的尊嚴,甘願拋棄自尊

因此,一個真正有「尊嚴」的「人」,其實越懂得「自重與尊重他人」,即善用上天所賦予的能力,傾聽別人的需要。願意在執著自己的理想時,懷抱接受他人冷潮熱諷的胸襟,甚至不惜放下身段「拋開自尊」,來成就有益大眾之事。

這也讓我想到聖經上的一句話:凡照天主旨意受苦的人,也要把自己的靈魂託付給忠信的造物主,專務行善(伯前4:19)」。《Wherefore let them also that suffer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God, commend their souls in good deeds to the faithful Creator.(1 Peter4:19)》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_24.html

相關閱讀:人情與性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