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聚寶盆

最近四川大地震,許多媒體除了大幅報導災情外,也提到各界以不同方式進行急難救助與關懷,其中一則南投市國中校長李枝桃的投書,讓自己印象深刻。 物超所值的愛 歷經九二一地震的災民,當初接收各界的愛,很想在此刻回饋,但礙於家境困難,心中非常焦急,紛紛詢問校長能做些什麼。 後來校長告知當年九二一地震後的一則故事,有一所日本小學浩浩蕩蕩一群人來捐十萬日幣,大家都覺得奇怪,為什麼要為區區日幣十萬元,飛洋過海到南投捐款?後來才知道,那十萬元是日本小學生去撿拾一個個寶特瓶販賣所得。而這份遠超過十萬元的價值的愛,成了日後災民重建艱辛路上的支持點。 聽完後,這些南投孩子也表示,全校也能把家裡的報紙或是回收物品拿到學校集中來賣,說不定也可以有十萬元的愛心。他們眼裡閃動著光芒,討論要製作海報呼籲大家一起來。 隨時間消逝而積蓄的寶物 我不確定這些孩子們最後是否真能提供「別人所認定的具體幫助」,事實上那也不是自己關心的焦點。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他們心裡已經種下一棵善的種子,將來總有一天會在適當的土壤萌芽。 這也讓我聯想到,曾經發生在自己平凡生命中,一些在 「當時的年歲與歷練」,所「難以承載」的苦難 ,但 事後慢慢適懷,逐漸從排斥與埋怨 , 變成接納與感恩 。 這樣的轉變,倒不見得因為「完全理解」這些「事情本身的意涵」,而是慢慢從來自別人或自己身上的「其他的經驗」,而「間接獲得啟示」,並隨時光的流逝而更加豐富,進而成為將來前行的支柱。 我想,約翰丹佛(John Denver)作詞作曲 《吟詠祈禱與承諾》(Poems Prayers and Promises) ,或許能娓娓道出自己這些「難以言喻」的記憶與感受… I have been lately thinking 近來我曾思索著 About my lifes time 關於我的生命時光裡 All the things I have done 所有我曾做過的事 And how its been 和其如何演變 And I can’t help believing in my own mind 對那些在我心中難以置信的事 I know I am gonna hate to see it end 我明瞭自己不想得知其結局 I have seen a lot of sunshine 我曾目睹璀璨的陽光 Slept out in the rain 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