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
近日報載第十八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名單,其中獲特殊貢獻獎,從事寄生蟲研究五十年的高雄醫學大學客座教授陳瑩霖,他的「阿米巴哲學」,讓自己印象深刻。
出身醫師世家,五十年間,「蟲」來不後悔
民國四十八年,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六年級就讀的陳瑩霖,在訂婚喜宴上宣布,畢業後將捨臨床工作,從事寄生蟲研究,令雙方家長一臉錯愕。出身醫師世家的他,幾經家庭革命,終於說服了雙親,一頭栽進寄生蟲世界,五十年間,「蟲」來不後悔。
為了取得居民信任,還幫忙打掃才取得糞便及土壤檢體
他表示,台灣光復初期,公共衛生落後,寄生蟲疾病盛行,「當時平地每二人就有一人感染寄生蟲,山地鄉更是每五人就有四人感染」,但由於交通不發達,常搭兩小時的車一路顛簸到高雄縣鄉間,採集糞便及土壤檢體;若遇上不合作的居民,還要幫忙「掃土腳(打掃)」才能取得檢體,帶回研究室做化驗。
與阿米巴原蟲「和平共存」的「蟲蟲社會學」
與寄生蟲為伍半世紀,陳瑩霖悟出一套「蟲蟲社會學」。「人生百態如同阿米巴原蟲」,他說,阿米巴潛伏在人體,大多處於靜止狀態,對健康不會產生危害,甚至可幫助消化、消滅細菌;一旦「活躍」起來,就會破壞大腸、內臟甚至腦部,危及生命。
他表示,這就好像壞人不去惹他,就相安無事,但惡勢力蠢蠢欲動時,若不及時遏阻,可能造成社會不安,因此學習和平共存,是人生必修的課題。
因為我們的縱容,讓「不正直的氛圍」擴散
自己解讀到的,這就好比在團體中,一些我們認定不好的人與事,適時的存在,對於我們是有「警惕與磨練」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自己的「定力」不夠,甚至這樣的人與事擴大影響到整個團體的「組織文化」,最後將使組織搖搖欲墜。
這也讓我聯想到,日前陳長文在《給畢業生的話:慎始最重要》文章中提到,一個正直的人,遇到了一個不斷栽培你、拔擢你卻不正直的長官。一開始,可能會用「獨善其身」的邏輯想,長官不正直是長官的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當你選擇用「緘默」來面對不正直的上司,默許、配合長官時,其實就已踏上同流合汙的一條路了。那「不正直的氛圍」就像一瓶「人格的強酸」,會漸漸地腐蝕一個人原本美好的品性。
從別人身上,肯定或反省自我,進而取得平衡
只是,在「不同流合污與不被淘汰」當中,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特別是很多時候,因身為當事人,很可能因「盲點」而無法察覺自己的疏失,或者是外在奉承與詆毀的「雜音」太多,而失去對於自我的價值判斷與信心。
或許可以學學古人所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對於週遭的所見所聞,不論是「喜歡或嫌惡」的,先當成是看電影一般,單純當一個觀眾,去看待劇中所有好人與壞人角色,甚至能做到「欣賞與領悟」到導演精心的佈局,然後….反映到自己的生活。
出身醫師世家,五十年間,「蟲」來不後悔
民國四十八年,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六年級就讀的陳瑩霖,在訂婚喜宴上宣布,畢業後將捨臨床工作,從事寄生蟲研究,令雙方家長一臉錯愕。出身醫師世家的他,幾經家庭革命,終於說服了雙親,一頭栽進寄生蟲世界,五十年間,「蟲」來不後悔。
為了取得居民信任,還幫忙打掃才取得糞便及土壤檢體
他表示,台灣光復初期,公共衛生落後,寄生蟲疾病盛行,「當時平地每二人就有一人感染寄生蟲,山地鄉更是每五人就有四人感染」,但由於交通不發達,常搭兩小時的車一路顛簸到高雄縣鄉間,採集糞便及土壤檢體;若遇上不合作的居民,還要幫忙「掃土腳(打掃)」才能取得檢體,帶回研究室做化驗。
與阿米巴原蟲「和平共存」的「蟲蟲社會學」
與寄生蟲為伍半世紀,陳瑩霖悟出一套「蟲蟲社會學」。「人生百態如同阿米巴原蟲」,他說,阿米巴潛伏在人體,大多處於靜止狀態,對健康不會產生危害,甚至可幫助消化、消滅細菌;一旦「活躍」起來,就會破壞大腸、內臟甚至腦部,危及生命。
他表示,這就好像壞人不去惹他,就相安無事,但惡勢力蠢蠢欲動時,若不及時遏阻,可能造成社會不安,因此學習和平共存,是人生必修的課題。
因為我們的縱容,讓「不正直的氛圍」擴散
自己解讀到的,這就好比在團體中,一些我們認定不好的人與事,適時的存在,對於我們是有「警惕與磨練」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自己的「定力」不夠,甚至這樣的人與事擴大影響到整個團體的「組織文化」,最後將使組織搖搖欲墜。
這也讓我聯想到,日前陳長文在《給畢業生的話:慎始最重要》文章中提到,一個正直的人,遇到了一個不斷栽培你、拔擢你卻不正直的長官。一開始,可能會用「獨善其身」的邏輯想,長官不正直是長官的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當你選擇用「緘默」來面對不正直的上司,默許、配合長官時,其實就已踏上同流合汙的一條路了。那「不正直的氛圍」就像一瓶「人格的強酸」,會漸漸地腐蝕一個人原本美好的品性。
從別人身上,肯定或反省自我,進而取得平衡
只是,在「不同流合污與不被淘汰」當中,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特別是很多時候,因身為當事人,很可能因「盲點」而無法察覺自己的疏失,或者是外在奉承與詆毀的「雜音」太多,而失去對於自我的價值判斷與信心。
或許可以學學古人所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對於週遭的所見所聞,不論是「喜歡或嫌惡」的,先當成是看電影一般,單純當一個觀眾,去看待劇中所有好人與壞人角色,甚至能做到「欣賞與領悟」到導演精心的佈局,然後….反映到自己的生活。
相關閱讀:重組生命的奇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