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障奧運,在上天眷顧給予晴天的加持下,圓滿完成了開幕式。除了深刻感受到節目考量聽障觀眾,而「用心設計」出令人「驚艷」的節目外,與會的一些人物,面對困境「突破障礙」的經驗,也令自己印象深刻。 無聲勝有聲的結果 六年前台灣在國際申辦聽奧時,在各國傾「國家級」之力投入的競爭下,中華民國聽障協會卻是唯一透過「民間力量」,由會議代表同時也是聽障者的秘書趙玉平,以「手語簡報」感動全場,最後以過半數52票擊敗雅典32票,而爭取到主辦權。 當時這得來不易能向國際發聲的機會,後續並沒有ㄧ帆風順,在國內籌劃時受到諸多人為阻礙。尤其舉辦倒數前幾週,更壟罩在88水災重創中南部,新流疫情蔓延全台,及連日陰雨等難以掌控的陰霾下。但是整個最後的結果,就像陳文茜在《聽不見的奧運 平安加油》提到:「吵雜且毫無台灣人榮譽感的有聲政治,沒有停止干擾為聽障朋友舉辦的運動盛會」。 以個人突破化解紛擾的典範 而這次大會也邀請武打巨星李連杰,和四位88水災英勇救人的佳暮英雄,共同為台灣祈福。 佳暮英雄的救災事蹟 ,至今已家喻戶曉;而李連杰除了經常致力於救災與公益之外,其實關於他個人也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 當年李連杰被無意間發現不識字,但是他不但沒有半點羞愧,更坦白承認自己的確是文盲,因為小時候每天不斷練功,根本沒有機會唸書。平時拍戲的劇本,李連杰全是由助手朗讀出來,然後用腦牢牢記住。後來進軍好萊塢後,靠著苦學英文,竟能與老外對答如流。 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一家人的力量很大 連日來雖然仍有部分媒體給予負面嘲諷,但自己也感受到更多「無聲」的力量,默默地為這場賽事投入與祈福,讓台灣能往前推進。就像大會祈福時所說「 地球就是我們的家,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一家人的力量很大 」。或許規劃難以「盡如人意」,但是這是我們的「家事」,由衷希望國人多以體諒取代苛責,以正面行動取代負面干擾。 最後更期望延續這樣的精神,為後續88水災漫長重建之路而努力,僅以賴聲川作詞,胡德夫作曲演唱的聽奧開幕曲- 《Power In Me 》 ,為聽奧加油!為台灣加油! How high can I reach? 你知道我可以飛多高? How far shall I stride? 你知道我可以跨多遠? Its up to me, 這一切盡其在我! The power in me. 這是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