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與反應

選舉將近,各種「以問題回應問題」式的譏諷謾罵陸續出籠,這也讓我想起日前參加一個近萬人的活動時,在洗手間的經驗。 將當下的單純事件,任意跟民族身份化上等號 洗手間人因很多而大排長龍,原本大家「依先來後到排成一列」,看那間廁所空出來時再依序進入。後來隊伍漸漸變成在每間廁所前面排隊,造成後面來的人反而先上廁所。當時部分人針對事情理性討論,後來有人提醒才發現:因為廁所另一出口被當成入口,造成入出口兩邊都有人排,才演變成每間都有人排。畢竟「人多難免混亂」,其實只要機動協調出「當下合宜的方法」,何種形式皆可。 但這時自己身後突然有一婦女,以嘲諷輕蔑的口吻表示:只有台灣才會有這種不守規矩的情況,像她在美國就不會發生這種事。自己當下聽完「火冒三丈」,回頭看了她一眼,只見她還跟她的夥伴愈說愈起勁,論起她們回台種種。 我原本想跳出來「糾正」這些「自以為高尚的歸國華人」,但隨即有另一個想法:這樣生氣只是「宣洩情緒」而非真正的正義,也失去自己參加該活動的意義。當自己「靜默」時,也察覺到其他「大部分的人」仍舊默默「耐心等候」,有些人還禮讓給其他等候較久的長者。 這件事情也讓我想起以前看過一則文章《黑人的幽默》,敘述英國皇家航空,由約翰尼斯堡到倫敦的飛機上發生的故事。 幽默貼心作為,間接化解無理要求 有一位年約50的白種女人,被劃位坐在一位非洲裔男人的旁邊。她非常的不自在,於是她叫來了一位女空服員。空服員善意的詢問她有何貴事?她說:「你..難道看不出來嗎?你把我安排在一個黑人旁邊了。我不願意坐在一個這樣令人反感的人種旁邊,我要求換位子。」空服員回答說:「請稍安勿躁…今天的客艙幾乎全滿,但我這就去找找看是否有空位。」 空服隨即離開,數分鐘後又回來了。空服員說:「這位女士,今天的客艙如我所料,所有的經濟艙都已客滿,我問了機長,他告訴我商務艙也全滿,但頭等艙還有一個空位。」在這位白女人尚未做出反應之前,空服員接著說:「我們公司很少會幫客人從經濟倉升等到頭等艙,但基於目前的狀況考量,我們機長認為強迫一位乘客坐在另一位令人噁心的乘客旁是敝公司的奇恥大辱。」 空服員轉向那位黑人乘客說:「所以…這位先生,如果您願意的話,請您拿著您的隨身行李,頭等艙的機位已為您準備好了。」霎時間,周圍其他的旅客都愣住了,但隨即都起立鼓起掌來。 不「被動回應」別人「不合理訊息」,改「主動反應」自己「應有作為」 仔細想想,自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