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恆

連續好一陣子,激進組織IS與歐美彼此展開「報復攻擊」,使得「首當其衝」的居民處境堪虞。 環環相扣的生態 其實,不僅是在中東,包括其他連年戰爭的地區,當有機會初步檢視其相關歷史 ── 這些「族繁不及備載」或是「被有力管道粉飾」的歷史,便忍不住感慨: 這些所謂的信仰或正義,只是部分握有實權的「政客」與「投機客」掩飾其「私慾」的煙幕彈。 但若再進一步了解背後緣由則發現:我們這些沒有「直接蠶食利益」的大眾,某種程度而言,其實也「助長」此風,誠如《東西的故事》提到: 「剛果的孩子被帶進礦坑送死,好讓歐美小孩在客廳裡殺死那些外星人」 全世界有百分之80的鉭(製造手機、筆電等原料),來自政治不穩定、暴亂連連的剛果;又如美國為了保護取油管道,把錢耗資在巨大戰爭;仔細觀看,在世界上很多擁有珍貴的「非再生資源」,像是森林、金屬和礦產等國家,他們的下場都是一貧如洗。 換言之,當我們「過度消費」時,「間接迫使」這些國家承擔「不可承受之重」,特別是全球暖化的今天,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貧窮國家。 盡己之力珍惜生態 或許……有人會說,「個人」少用一些電、少吃一些,也不會「扭轉」這些國家戰爭、貧窮,甚至全球暖化的「事實」。對我而言,這些說法的確是事實,因為……自然生態,並非為「個人獨享」而創造的,即便是那些自認擁有極大掌控權力的人或組織亦然。因此個人,甚至特定組織、國家,本來就無法「拯救整個世界」。 為了避免那意想不到的日子驟然來臨時,我們的心為宴飲沉醉及人生的掛慮所累,所以耶穌要我們當時時醒寤祈禱,好能立於人子之前 。 (路21:34-36) 我們能做的,是「意識到對生態的傷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克盡己責」,去珍惜造物主給予「參與生命的機會」;萬物化生,是幫助我們一同走向圓滿的終向 ── 從中聆聽天主給予「生命啟示」與應有的「生活態度」。 就像教宗方濟各在 《福音的喜樂勸諭》 中有關〈時間濶於空間〉提到: 圓滿和侷限之間有一種「持續」的「張力」。 圓滿,喚起「渴望」要將之「完全擁有」;侷限,則是我們面前的一堵「牆」。 「時間」與圓滿打交道,並將圓滿表述為一個「不斷」向我們「開放的境界」;每個「個別的時刻」,則與侷限打交道,並將侷限表述為一種「關閉」。 時間支配空間,光照空間,讓空間連成一「不斷擴展、沒有折返」可能性的鏈條。把優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