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

昨天早上盧燿文神父〈聖名若瑟,1930.04.22~2019.03.20〉在本堂舉行殯葬彌撒,自己在事前從網路蒐集了一些他的資料,心想要為他祈禱,至少得大概知道他的生平。 ***** 寧出家門以持守信仰 盧耀文神父是出生在香港的新加坡人,父親有三個老婆,或許要養一大家人吧,其曾表示: 「爸爸不是做什麼正當生意,他在骰子裡灌鉛,賭博時總是他贏,但他告訴我們不要學他。」 結果,還真的沒學父親,不要說三個老婆,連一個老婆都未娶,廿二歲時進了修會成為修士,在高中畢業前一年領洗,瞞了一年,後來還是被老爸知道,信佛的父親氣炸了,給他兩條路:一是回頭;二是繼續信教就逐出家門。就這樣,抱著縱使被趕出家門,也不改變信仰的態度。 成為修士後,曾在教會辦的學校擔任十多年的教職,教童子軍各種技能,在新加坡的童子軍大樓還留有五十多件作品。 四十五歲來台,進入輔大神學院攻讀,畢業後晉鐸為神父。 肚子空空之現代馬蓋先 1987年,57歲時胃癌擴散,到了末期,切除了三種臟器〈膽、脾、胃〉,醫師宣告他只有七天的生命,並告訴主教「他想吃什麼就吃吧,再不吃沒機會吃了!」 但天父的慈愛卻眷顧了他,努力活下來的盧神父,醫師幫他用腸子做了一個假胃,平常都是自己料理一些簡單、易消化的食物,比較麻煩的是每天都得灌腸兩次。 儘管如此,「肚內空空」的盧耀文神父,堪稱「現代的馬蓋先」,一雙靈巧的手,任何廢棄物到他手中都能化腐朽為神奇。教會幫他舉辦過兩次個人的「信仰生活藝術展」,並得過中華民國工藝教育績優人員獎,以及名列法鼓文化所介紹的19位環保DIY達人之一。 旺盛生命力 化腐朽為神奇 盧神父頗具巧思,把自己的劃撥帳號、護照號碼、電話用「數字軟墊」鋪在房間地板,且房間機關重重,小凳子、地板及天花板,都動手做了夾層,收藏物品,連浴室都不放過,浴缸上還鋪了木板,當成桌子,洗澡時再把木板取下。 此外,曾做過上百個不同造型的十字架及童子軍領巾的扣環,都十分精巧,讓人愛不釋手。作品中,有一個掛鐘及檯燈,竟然是用醫師看病用的壓舌板做的,越是沒用的廢棄物,也越能激發他的創作興趣。舊月曆紙可以摺成帽子,再用皮革補強,加裝太陽眼鏡及溫度計、指南針、就成了一頂嶄新實用的戰鬥帽。 盧神父還會寫詩,信手拈來,寫了六、七百首詩,有五言及七言絕句,也有新詩,還有英文詩,曾想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