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選擇


前兩天看到陳樹菊女士因挺某總統候選人,便遭網友言語霸凌。看到這個讓人感佩的阿嬤,因為表態受到傷害,不免有些感慨,也讓我想起日前搭捷運回家的經驗。

當時自己閉眼半睡半醒時,隱約聽到兩名學生對話的大意:
「你仔細觀察,班上對於候選人的表述,尤其是那些『特別激進』的,某種程度跟他們『內在特質』有關……」

激進意識上身 猶如狼人變身

坦白說,自己沒有聽到完整的對話,也不知道那兩名學生確切的原意,但倒是給我一些靈感。只要涉及政治——特別是壁壘分明的兩造對立,親朋好友選邊站而產生撕裂的情況,時有所聞,最後可能形成兩種情況:言論越來越激進;或者,乾脆冷漠以對。

冷漠以對,或許還可理解(可能是不想面對衝突和惹麻煩);但言論激進,常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一碰到政治,平日看起來溫和、理性的人,就像是……狼人變身一樣——看到「疑似不同」族群言論便「妄加獵殺」。

煽動撕裂訊息 凌駕內在價值 

自己並非否定熱情而肯定冷漠,甚至認為某種程度來說,對於公共議題「熱情討論」要比「冷漠遠避」來得好

只是,不免想到,長久以來每逢政治議題,部分人的熱情,瞬間轉成以尖刻言論撻伐異己,儘管知道此情況,但仍難以理解……究竟是甚麼力量,可以讓人可以把親情、友情放一邊,理智、信仰(念)卸一旁,更好說是政治人物「煽動撕裂的訊息」使得部分人特別沉迷其中。

自詡正義中道 操控赤誠人心

如今,想到或許關鍵不在於蠱惑人的政治(人物)本身,而是人不願面對內在既存的軟弱與茫然,轉而迷戀於該聳動訊息——得以找到超脫現實的出口

「我總是能夠予取予求,不管是衣服或零用錢等,但我感到無趣極了
不論你是誰,外型好或受歡迎……,『浪潮』使我們大家平等
種族、宗教和階級不再重要,我們都屬於『這個運動(浪潮)』
『浪潮』使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給予我們努力的目的
我以前會欺負其他的小孩,但我愈想愈覺得不應該,有目標生活會更好
當我們互相依賴,我們獲得更多,我願意為『浪潮』犧牲」

這段話,是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 最後師生集會,老師念出學生報告摘錄。這部源自加州某所高中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老師在經歷一段『自認可以掌控』的實驗課程中,利用年輕學子的熱情催化運動,儘管只有短短一周而告吹,但部分學生『不願罷休』停止該運動,最後導致死傷。

這段「看似正義宣言」卻「導致實質暴力」,如今聽來格外驚悚,因為我發現……『浪潮』並不陌生,可以置換成任何團體,更跨越國界……。

認清所選角色 猶如平凡你我

選擇總統的規格,對我而言,不是要結為親家、義結金蘭,更不是要選聖人,所以他的祖宗八代、興趣喜好……等攸關個人特質,我「不會太在乎」。

自己所關注的領導者,是不撕裂不封閉走出困境的平凡人,能使所有具備各種優缺點的平凡人共存、互助。

更重要的是……不論選舉最後眾人共同決定使誰退場都予以尊重,然後,讓大家回歸正常生活。

由衷期盼,我們能超越驚悚氛圍干擾,保有「不傷害別人的自由」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10.html

相關閱讀:歷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