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前些日子,跟小外甥女閒聊時,提到1450(網軍)帶風向——受特定意識形態利誘之「激進言論」,而使不同立場親朋好友「反目成仇」,令我非常不以為然。
對此,她表示:「不能逕自認為激進言論『都是』來自1450。」

我好奇地問:「何以見得?」
小外甥女隨即表示:「周遭有一些年輕朋友,因親子關係僵化——從熱吵到冷戰,結果面對生活中的抉擇(包含政治),便有意無意地和父母『持相反立場』」。

聽完她舉的實例(父母專制之教養模式),自己心中不免感嘆:原以為「政治是一時的」,故毋須太擔心其影響和至親的長遠關係;但若是反過來,那就得多關注。

於是,我又分享不同時代的教養觀念:以前多專務「嚴加管教」(以免將來危害社會),如今則關注「聆聽尊重」;儘管如此,不能論斷以前的父母比較落後(而鄙視他們),現代人比較進步,只能說是在在不同時空背景,於特定人文社會環境下,選擇「當時認為最好」的方式

小外甥女除了表示認同之外,還半開玩笑地對我說:「你們這代比較『衰』,以前要聽父母(長輩)的話;現在則要聽晚輩的話。」
聽聞此語,自己直覺地表示:「我反而覺得這樣比較好,可以促使我們這代學習『換位思考』。」

對我而言,練習換位思考,並非一開始就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設想(雖然這部分很重要),因「對方過往的經歷」,是我難以全然觸及的,故得先學會與內在自我對話,再回過頭來體認對方的心境

換言之,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的準則,我也不認為「複製」所謂勵志的故事,就可以立馬使人安然面對;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逐步探尋自我,在不可預期的時空,自然開啟視野而涵容更多

此外,更進一步想到:即使尊重的教養觀念已「普及」,但仍與不少人從小認知的「尋常」,有相當的落差,當自己有機會對其服務時,只能盡力重視和善待他們(而非強行翻轉)

縈繞我們的記憶不僅是影像與文字,而是在影像與文字背後的「實際經驗世界」。
……
我們必須確認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甚麼,不妨試著從家庭、自我與生命經驗之中,找尋自己的位置,然後思考它是如何與目前所投入的使命產生連結。
……
「自識能力」的過程,讓我們覺察到塑造自己的力量,以及推動我們所前往的方向,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衝突、矛盾、無意義的瑣事......在在都阻止我們更進一步、更批判地檢視自我生存的深層結構。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Kleinman, Arthur

我其實找不到「確切的解決之道」,但想到……或許可用植物扎根的概念檢視彼此,當人從「各自迴異之成長脈絡」切入——不論「當下」是否喜歡或理解,過程中越能「坦然接納」前人所遺留的,有朝一日將「轉化成屬於自我的養分」

善在過程中,不僅和『惡』越來越歧異,也和『其他的善』越來越不一樣。
《夢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魯益師(Clive Staples Lewis)

魯益師在書中從「離異」〈Divorce〉的角度來看,猶如植物不斷地開枝散葉,或是生物成長越趨於完美時,便分離得越遠;同樣地,源自深遠生命原質的人類,因著人們各自獨具之特質、經歷,在「不斷蛻變的過程」中,便展開了截然不同的圖像;但是,終將指向一個堅定的根源。

《恩典和感恩》(Grace And Gratitude)

All I have and all I feel
Is all because of you
我所擁有的和我所感受到的,皆源自於你(祢)

All I reap is all I sow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And love is our living proof
愛是我們活生生的證明

Thank you for life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感謝有你(祢)的生活——在一切事上稱謝你(祢)

I stand here in Grace and Gratitude
我置身於恩典和感恩之中

And I thank you ...
為此,我稱謝你(祢)...

Seasons come and seasons go
季節更迭

No matter what we choose
無論我們選擇了什麼

A thousand names
A thousand roads
數以千計的名字和途徑

All lead to one simple truth
皆指向一個簡單的事實

Thank you for life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感謝有你(祢)的生活——在一切事上稱謝你(祢)

I stand here in Grace and Gratitude
我置身於恩典和感恩之中

And I …..I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為此,我感謝你(祢)為我做的一切

I stand here in Grace and Gratitude
我置身於恩典和感恩之中

And I …..I thank you
為此,我感謝你(祢)

I thank you ...
我謝謝你(祢)…..

【後記】

罹癌三十年後過世的歌手Olivia Newton-john,在其抗癌旅程中,體會到感激的態度對其幫助最大,因而製作這首歌,因深信所有人都是相互聯繫的,就像項鍊上的珍珠,並希望人們共同追求和平和愛,能夠接受和尊重彼此的(信仰)傳統。

透過此文,除了祈求天主賞賜9月4日過世的父親(林覺民,聖名方濟各),靈魂早登天國之外;更由衷期盼……置身於混沌不安的時局,在主的光照下,每個人都能找到與人(包含自己)的和解之道。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 心世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