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處方箋
昨日參加失智症學術研討會時,聽到分享有關「社會處方 箋 」——失智共融處方之概念與實務運作,讓自己印象深刻。 平心而論,透過社交與情感,運用在地公有、私有資源連結,在社會服務中的社區工作上,不是新的概念。 但是,由醫師主導並設計「非藥物」的社會處方、政府官員直接聆聽使用者想法「由下而上」制定政策 ( 而非找一群專家學者制定白皮書 ) ,以及學者蹲點虛心秉持台灣諺語「是做料夠,不是媳婦璈」 ( 是材料好,不是媳婦巧 ) 的態度——了解在地長輩的生活並將活動融入其中 ( 而非先以自己想法籌辦活動 );因著這些跨專業的合作,讓服務更加貼近使用者。 此概念也讓我想起日前一名參訪據點的長輩,準備離開時,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認為長輩們為什麼想回家?」 由於當時忙著送其他長輩,我不假思索地以一般明確用語回答:「因為他們有黃昏症候群」。 聽 聞此語,該長輩又「再度問我一次」 ( 不滿意該回答? ) 這回,我靜下來思考片刻,然後表示這可能要「問他們本人」。 對此,他沒有再問我 ( 同意此答案? ) 便離開了。 自己非常肯定「社會處方 箋 」的精神,但也想到須留心不宜「直接複製」這些成功經驗的方法,藉以獲取「不真實的確定感」,除了囿於組織各種服務資源有限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在情境中」——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下,各種可能難以掌握。 對我而言, 不論人自詡握有多少權能、累積過多少經驗,終究不可避免會置身於漆黑的路途中,但關鍵在於:願意「真實面對」並在主的光照下前行 。 「 所謂具有專業技術的專家們,引導我們過著一種膚淺、沒有靈魂,並且否定真實道德重要性的生活模式,其中最破壞人性價值的例子,便是醫療化:平常的不愉快和喪親的痛苦,變成臨床上的憂鬱症;日常生活中的憂慮和擔心,變成了焦慮症;而政治暴力後的精神傷害,則被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 於是,痛苦經驗被重新定義為精神疾病 …… 這些都是在貶低一個人的價值,『輕視並同質化人類經驗的多元樣貌』,同時將人們置於一種前所未有且令人害怕的危險: 人們可以透過消費,諸如藥物這樣的產品,來滿足所有的慾望,卻活得沒有 『靈魂』——交織著矛盾對立的情緒和價值觀的產物,它混亂的獨特性 , 卻是人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核心 。如果有靈魂,人的內在就不會相同。 …… 面對真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