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勇氣

最近一周,接連發生許多令人感到沉重的新聞事件。 但願此心春常在須知世上苦人多 彰化連鎖準公共化幼兒園,年僅 2 至 3 歲的幼童,疑似遭老師不當對待,短短 10 天內高達 158 次;台師大女足隊教練,疑似前後要脅近 40 位學生配合進行長達數年的實驗,並要求連續 14 天每天抽血三次,且初期由無醫事人員資格者採血;先前詭異避開中央山脈的丹娜絲颱風,造成災後 10 天災區仍沒電沒屋頂,也使台電搶修人員觸電命危、缺工下民眾自行修復破損屋頂摔落身亡 …… 等。 母親一邊吃飯,一邊看著的新聞,她有感而發地表示:不忍心看到辛苦的人這麼多,另方面覺得自己生活很知足。 在此同時,我常看到她「用自己能做的方式落實於生活」,像是做家事空檔、晚睡前靜靜地祈禱,以及用實際行動「 關心近人 」 ( 如 大樓管理員、市場跟她同樣年邁的賣魚婆婆、住家附近打零工的外配 ...... 等 ) 。 避免汲營未知虛幻疏於關愛近人 對我而言,除了祈禱之外,以前常做的是「大量」閱讀相關報導,嘗試釐清「完整」事實後加以省思。 後來慢慢意識到,網路時代聳動訊息流竄, 不僅難以「分辨」「來源」是否「屬實」,更不容易在「各自的脈絡下」去深入檢視 ,在有限的時間與能力下,改直覺關注那些觸動自己的訊息,然後 盡力「嘗試對別人」有所「理解」,並「詮釋對我」有何「影響」,以便跳脫「理所當然」的框 架,學習體恤彼此 。 進一步而言,直覺關注觸動自己的訊息,更好說是 「正視」真實的「內在張力」,乃警醒與成長的契機 ,但 不管是思考或行動,則先像母親一樣單純地「盡己所能落實於生活」,以免輕率地盲從陷入撻伐或簇擁的漩渦,而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尤其......隨者年歲增長,愈加深刻體認到: 不管你讀過多少書,做過甚麼研究,沒有一個人探究得出天主讓這裡發生這一切事情的理由是甚麼,認清這點就能開始安然深坐,盡自己的能力做好事,而不會想要把這個世界每一件事都轉變過來 。 並非活在過去而是讓過去活出來 當接納事發時內心真實感受——不論是所謂的正面或負面情感,才有餘力善用理智,逐步深入檢視 這些報導後續發展,像是台師大女足事件吹哨者簡同學,當初退隊悲痛時仍悉心助人,如今受各界關注後,更堅持不反過來霸凌老師,而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