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的好味道~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這兩天陰雨綿綿,加上氣溫下降,感覺格外地冷──即使在家整個人也「裹」著像顆球。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也看看書和「亂轉」電視,在一堆「咚咚鏘」新春節目中,在「偶然」的機會,看到一齣讓自己「暖呼呼」的好電影 《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 故事大綱 故事背景是日本逐漸從二次大戰後復甦,在充滿人情味的三丁目所發生點點滴滴的故事。當時「黑白電視」剛問世不久,是天冷用「水龜」來當熱敷袋去寒,天熱要注意「加冰塊的冰箱」可能食物會壞掉的時代。 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只有穿插在老舊修車行、居酒屋以及雜貨店巷弄之間,一幕幕純樸敦厚的「悲歡離合的小故事」,卻是一個好人總是純真,壞人也不至於太壞的「質樸」年代。 歷經苦澀,讓人回甘的好味道 看完之後,自己很難「具體」說出哪一段情節特別吸引人,但或許是…...它勾起我兒時一些「模糊卻溫馨」的「感覺記憶」。我想,以前看過蔣勳的一篇文章《「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當中提到的一段話,或許能詮釋電影帶給我的感受: 過去的東西會幫助一個人度過這些難關。 親人的身體受苦,而你卻幫不上忙時,也許所有的味覺的記憶會出來。 它是一個庫存的過程,因為庫存過,所以沒有被打敗、沒有慌張、沒有呼天搶地、沒有嚎啕頓足、沒有變成崩潰的狀態,因為生命幾千年來走下來、上萬年來都度過這個時刻,而它變成一個文化的力量…… 有一種味覺叫「回甘」…… 一開始有點澀、有點苦,可是慢慢地從口腔起來一種淡淡的甜味。 不為「呼應別人而生活」,單純在艱困的環境「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 或許,影片的「節奏」跟科技進步的現代有些距離,情節也沒有刻意「灑狗血」迎合觀眾喜好,只是傳達「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不為「呼應別人而生活」,只是單純在艱困的環境,即使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仍「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感覺就像…...陳明章演唱的歌曲 《下午的一齣戲》 一般。 天色漸漸暗落來,(天色漸漸暗了) 烏雲汝是按佗來?(烏雲你是從那裡來的) 職ㄟ熱天ㄟ下晡,(這個熱天的下午) 煞來落者職陣ㄟ毛毛仔雨。(竟然下起這陣毛毛雨) 踏者恬恬ㄟ街路,(踏著靜寂的街道) 雨那麼變做遮爾粗?(雨怎麼變成這麼大呢) 雨水撲佇布棚頂,(雨水撲向遮雨棚頂端) 看戲ㄟ阿伯也煞走無。(看戲的阿伯都走光了) 下晡ㄟ陳三五娘,(下午的陳三五娘戲劇) 看戲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