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

生活當中,有些時候我們為了「尋求」事情的「圓滿」,過程中不是過度揣測別人的想法,便是妄加賦予自己的主觀認定;但是,自己也慢慢發現:這樣的結果,可能讓處理事情有「困難重重」的「藉口」,或者營造出「達成共識」的「表象」。 這樣的感覺,讓我想起之前看日劇 《天才獸醫》(獣医ドリトル) 的一集小故事。 故事大綱 整齣戲是主要是敘述一名「將獸醫當成事業」,並具備「傾聽」動物所傳達的「非語言訊息」能力之天才型獸醫鳥取,其言談之中看似嚴苛,但卻又蘊含許多道理。在「專注」醫治動物的過程中,也「間接」讓飼主看到其「盲點」──因個人的內在情緒,而投射在其所飼養的寵物。 老婦人三十年來堅信的飛鴿傳情 有一集是在住家門前飼養群聚鴿子的老婦人,帶著其中一隻受傷的鴿子來就診,並表示:三十年前擔任記者的丈夫,在一次山難採訪中因公殉職,但她相信丈夫當時攜帶的傳信鴿,有一天必定會捎來訊息。因此,多年來照護鴿子,是她的活著的「精神寄託」。但其兒子卻反對此「不理性的行為」,因為老婦人養鴿的行為造成環境汙染,早已遭到鄰居抗議。 獸醫專業評估之公共衛生考量 鳥取醫師聽完兩方意見後,對於「飛鴿傳信」事蹟不置可否,僅就其「專業知識」表示:鴿子壽命不可能那麼長,此外鴿子被稱為「空中的老鼠」──會傳染許多疾病,而當場婉拒醫治鴿子。 兒子憐惜母親的苦心安排 不過,老婦人的兒子「私下」向鳥取醫師提到:其實老婦人所說的故事,是她個人的「想像」,根據當年報導,擔任記者的父親,其實是跟外遇第三者在山上相約殉情,對於其母親多年來仍「沉陷」在對父親的情份,感到十分同情。因此,希望鳥取醫師瞞著老婦人,假裝協助清掃,實為撤離鴿群,並表示願意支付他一筆費用。 超乎常理的實情 鳥取醫師完成任務時,老婦人備感失望,此刻旁人意外發現,取下的眾多鴿巢當中,有一個裡面放置著傳信用的捲筒。老婦人一見,就認出是丈夫當年報社所用,打開一看裡面有一張「手寫新聞稿」,字跡確實為丈夫所有,內容表示: 「在採訪山難途中,遇到一名尋短女士,為了阻止她,一個不留神也讓自己同時跌落山谷,在臨死前除了寫下這則報導外,並表示深愛自己的妻子,也對於未能陪伴幼子長大而感到遺憾。」 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但也不是「甚麼都不能」 我想,老婦人的兒子,若據實向母親表達心中對當年父親事故的疑慮和憤怒,或許一開始會讓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