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如屁

昨天,一如往常主日天,多半將冰箱食物「掃一掃」而沒有額外煮新食物。 接近中午時,小外甥女來電想來吃午餐和提前過中秋,我和母親對她表示我們就簡單吃飯而已,她還是很開心地說: 「回來這,甚麼都好吃」。 迴轉的分享 彌足珍貴 吃飽後,小外甥女便和阿嬤閒話家常〈像是如何烹煮電鍋料理、學校生活與學習……等〉,聊了一陣子後,突然說笑著表示有同學很想認識「有智慧又很會煮飯的阿嬤」,因為常跟同學提到: 「阿嬤會教我煮飯,還說……成績不用太好,只要認真就好」。 晚餐後,她準備回家前,對著在廚房洗碗的我說: 「哈囉,那個差0.75分的,讓我覺得我當初差20分其實還好,繼續加油!」 自己不知道小外甥女是否開始喜歡大考結果選擇的學校,以及如何適應這一年來的生活,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可以 找到自己脈絡的切入點並持續往前走 。 不傷人的自然抒發 對我而言,這幾年持續進修、思考有關助人工作的知能,也常常檢視自我以便在生活中同理別人。這些固然重要,也可能在一番學習後能向人侃侃而談,但更深刻體會到需珍惜「意外的契機」,如此才能真正領會 優遊自在,回歸自然 的心境,進而產生自助與助人的能量。 就像上週五社工師考試放榜時,自己看到「卡在臨界點」的成績,當下心裡頭夾雜著難以言喻的情緒〈更好說是「悶」〉,腦子也「使不上力思考」,突然很想……「拿著大聲公對天空大喊」,於是在自己「有些荒蕪」的社群網站發訊宣洩──單純地表達攸關自己〈無關他人〉的感受,之後心裡頭便感到無比舒坦。 無關身分 每個人都會……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肚子脹氣,走到空曠的地方,安心放完屁後就舒服了,也不管會被哪個「路人甲」看到以及可能有何反應〈像是聞臭慌張走避、有修養地假裝沒聞到、感同身受地抱以關懷的表情,抑或是急著拿出表飛鳴給你幫助消化……。〉 「 如果能像昆蟲或植物那樣順應自然,隨心所欲放『屁』,大概是最幸福的吧。 有時候稍稍忍耐放屁的衝動,存起來放個特大的屁,或許也很有趣。 也就是說,一切都如屁,不論在哪裡飄盪,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 《 水木茂的人生繪卷 》 《現象七十二變》 黃花崗有七十二個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個弟子 孫悟空的魔法七十二變 我們要等到民國七十二年 歲歲年年風水都在改變 有多少滄海一夜變成桑田 在這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裡面 成功與失敗多少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