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


八八風災 屆滿十周年前夕,突然想起之前在修社工學分時,社區工作課程寫的報告 ── 紀錄片《拔一條河》之心得,重新再看當時寫的內容,又多了一些想法。
*****
映入眼簾的英文片名Bridge Over Trouble Water,引起了我最初的注意。不知道導演是否偏好自賽門&葛芬柯二重唱(Simon & Garfunkel)的成名曲《惡水上的大橋》(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一開始總覺得與《拔一條河》片名不太符合。

不過看完後,回想那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場景,咀嚼後越發覺得中英文片名相輔相成,激發與銜接鄉民信心與情感,除了災後落成美麗可見的甲仙大橋之外,更源自長久早已深植彼此生活的「心橋」── 在面對各種災難考驗時得以「將他們串起來」。這樣的概念,也使我想起之前看過報導,提到導演楊力州拍這部影片的緣由。

伏筆記憶 適時推進

八八風災發生時,導演楊力州在台南拍攝另外一部紀錄片。當時的他本來想一路開往高雄進入災區,只因風雨太大而作罷。後來,統一超商委託楊力州拍攝微電影,主題本來是各地店長的社區服務。原本同事建議,不如直接在台北辦公室樓下的超商拍攝,省時又省錢。沒想到,楊力州看到選項中有「甲仙」兩個字,就馬上選了甲仙。

原來……八八風災一直都在他的心裡,只等待時機結緣,一點一點實現、慢慢地發酵。

就像風災從台北返鄉當志工,甚至決定留在家鄉的媽媽所提到的:
「找一個話題、一件事,讓大家串起來,回到荒廢多年的農田,拾起對孩子的責任,雖然能力只有一點點,就選擇有能力做的,大人、小孩『一起動起來』,孩子用純真的笑容回報,帶給大人前行的動力。」

愛的循環 持續延伸

或許,從影片直接傳達的訊息,有不少人會說是孩子們引導大人再站起來;但我所感受到的,則是當風災吹走了鄉民的「有形的」家產、依靠時,反而促使他們將長久以來「既存卻羞於表達」的愛,以「異於承平時期」的方式──直接向對方表達心意。

例如父母離異,被問到對在大陸的母親的感想,孩子低頭不語;但在面對辛苦栽種芭樂想給孫子念書的阿嬤,孩子忍不住流下淚水;災後教練「體恤」孩子內心的衝擊,表示可暫時休息,孩子仍默默地進入簡陋練習室繼續練習。

我想,這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關懷,早已內化在孩子心中。所以風災後,大人也知道要往前,但千頭萬緒「不會表達」;孩子們則單純地用自己「做得到的力量」──拔河,來「榮耀家鄉」。看著孩子沒有專業護腰墊,只穿外界捐獻的運動服,拖著磨破皮的身軀和手,貼著OK蹦上場又繼續破皮,然後持續貼再上場,大人們心疼之餘,內心也激發出為孩子、他們「共同的家鄉」盡一份心力的動能。

所以,「愛的循環」從歡迎拔河小將開始延伸……例如:集合新移民媽媽們,每周三次煮風味餐給國小小朋友;舉辦新住民料理PK大賽,讓不同文化煮出來的美食高手過招,希望即使有一天媽媽不在了,孩子知道媽媽從哪裡來,因為「菜的味道代表故鄉」,同時也知道媽媽其他的價值,而不是不認識字就是笨;鼓勵新住民媽媽們成立劇團,負責歲末年終表演,發現她們看到自己的價值,也增添與孩子愛的交融;為來台從未穿過婚紗,就成為丈夫「工作助手」媽媽們,穿上美麗的婚紗成為名符其實的「賢內助」。

相處久了 猶如家人

楊力州曾說,拍過那麼多部片,吃飯,一直都是最不重要的事,多半是隨便拿一個便當糊口。只有這次拍攝,下午5點50分,無論攝影機在拍什麼,大家都會立即停止,趕快圍桌吃飯。或許……因為如此,讓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不少吃飯的場景──大人小孩、工作人員,長時間相處下來,猶如家人般開心、自在地吃著簡單美味的食物。

此跨越人們分際的感染力,也反映在歌曲上。柬埔寨新住民媽媽開心哼著「家鄉」歌謠《甜蜜蜜》,這首由鄧麗君唱紅的經典名曲,其實……是來自印尼的民謠。但今天已沒有人會否認,它是一首在台傳唱的歌曲;就像新住民,跟你我一樣,是住在這的台灣人。

單純赤誠 融合彼此

誠如老師課堂上所說的,每次看這部影片,都有不同的感受,也還是很喜歡。重新檢視時,或許是「急於套入」社區工作或是助人的關鍵議題,所以思緒有些混亂。後來,決定以單純的心去聆聽──如同以往看電影或是生活中的事件,覺察此時此刻那些場景讓自己印象特別深,再從中聯想可以連結那些助人的概念。

生活要儉樸,人要能剔除一切不需要的累贅,從家庭、日常生活,從大自然找到知足,才是完備的文明人。
寫作與生活一樣,一個年輕的大學助教,他寫的論文必定深奧繁雜難以理解。但等到他比較成熟,思想變得比較明澈時,將無關緊要的或虛假的一面掃除淨盡。那時他寫出來的東西便是簡單易解,自然樸實的,讀者也因之便能欣賞他的作品。
~林語堂

對我而言,社會工作與其說是助人,更好說是「共融」──融入環境聆聽、陪伴彼此。不管是甲仙鄉居民的純樸生活,或是導演楊力州先生的用心拍攝,背後皆蘊藏著赤誠之心,即使災後也能重新站起來,而活出了林語堂先生所說的「從大自然找到知足」,並堪稱「完備的文明人」,更讓目睹影片的我們,與其生命串在一起,從中找源源不絕的力量。
*****
自然說出 理所當然

當時在寫心得時,或許是要交作業,儘管後來有意識到以單純之心去聆聽、檢視,但下筆時「或多或少」會力求「完整的論述」── 歷經災難考驗最終得以「將人們串起來」而產生向上的力量。

但仔細想想,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面臨天災或人禍中層出不窮的狀況── 勞苦艱辛仍看不到「盡頭」〈有好結果〉則時有所聞。以前,在看到這類報導時,會主動蒐集一些「振奮人心」的訊息,力求調合此刻內心的衝擊;近來,則多了一些不同的想法,儘管仍期望看到「讓人欣慰」的訊息,但更常做的是:
靜下來聆聽、祈禱……然後,做此刻能做的事。

就像……自己最初在blog「練手感」寫文章時,常因難以妥切地描繪出「獨特的見解」而感到懊惱,總覺得一些「無法解決問題」之傳統的論述:耐心等候、順服天意……等,會被視為「老生常談」。不過,寫了一陣子,慢慢地就只是單純地寫── 感到有話要說就寫;用心寫初稿,用腦來改稿,卡住了就「先暫緩」,等有靈感時再繼續寫,更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自己面對事情的心態。

「在文學、藝術中,一心想有獨創性的人,絕不會有任何的獨創性。
但是,如果你只想講出真理〈一點也不在意這個真理以前怎樣頻繁地被人講述〉,十之八九在無意中,你就已經有了獨創性;這個原則貫穿整個生活的始終。

每天順服於死亡,順服於自己抱負、摯愛心願之死亡,最終順服於整個身體的死亡,全心全意地順服,你就會發現永恆的生命。
~《反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ch4超越人格——三位一體教義初階:新人〉

【後記】

昨天在 FB 胖胖樹隨筆,看到一篇有關職涯歷程的文章《森林系畢業後可以做什麼?》
作者期許:「給每一個正為人生努力卻困惑的年輕人,就像當年他遇到貴人特別給予鼓勵,使其明白正因為『懂得享受孤獨,所以不孤單。』」
為此,在文章末了時他更提到:
寫書之時我問自己:「我想要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
寫書之後,我還是常常會問自己:「還有什麼我想留給這個世界卻還沒有寫下來。」
*****
對我而言,在書寫前後,得以問自己「想留甚麼」,得先領會到此刻自己「是甚麼」、「有甚麼」,而很多時候是在「失去之後」才啟動心門── 迫使自己放慢腳步甚至停歇,進而檢視過往與覺察自我。
儘管,可能帶來更大的困惑,甚至痛苦......,但因自我認知變得開闊── 意識到自己是「更廣大整體的一部分」,進而獲享深層的平安。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html

相關閱讀:喚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