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同』在一起

2019年底,大陸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疫情也逐漸擴散全球,或許正值年節期間,部分「舉足輕重的人物」在鏡頭前,仍然沒有戴口罩,還殷切地與民眾握手,並駁斥甚至嘲諷對手的呼籲。 絕對隔閡 迴避厄運? 仔細觀察,從總統大選後,不少民眾「對峙異己」的心態已成「習性」——不管是對本地不同意識形態或對岸的不同政權,網路上不少「嘲諷和隔岸觀火」的心態仍不停歇,並認為「隔絕大陸民眾」就可以「杜絕災情」。 對此,自己不免想到,真是如此嗎? SARS期間學到最大的一課:『間接感染遠比直接感染可怕』。身邊的人生病,一般人會有警覺性,懂得保護自己;環境中存在的病毒卻是隱形殺手,無所不在又難以察覺。……受到病毒汙染的無生命物體(fomite),如血壓計、窗簾、毛巾等,許多人摸完後帶走病毒,是造成醫護人員院內感染的關鍵,因此勤洗手、戴口罩仍需不斷宣傳。 ~《「2019新型冠狀病毒」恐不會像SARS快閃,有潛力發展成有效的新興傳染病》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黃立民 這也讓我想起SARS紀錄片《穿越和平》映後座談整理稿,當中曾提到: 「 當你有一個特定目的和特定利益方向,越沒有辦法迴避自身的厄運。人如果有特定的想法,會一直阻礙著某些意見,就算神要幫你也沒辦法。 」 過度反應 免疫自殺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高度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已然成形,縱使短期內可以「暫時隔絕」,但長久下來,受害更深的,反而是自己。 感覺就像……近日在爬文了解冠狀病毒時,發現跟過去造成重大疫情的SARS、MERS一樣,同屬於會讓人「免疫自殺」的冠狀病毒。人體感染到「從沒遇過的跨物種」病毒,免疫系統會有強大的反應,「過度的反應」反而造成人體的自我傷害,甚至死亡。 同樣地,當 這個「我們」,變成壁壘分明的兩造,長期以言以行撻伐攻訐對手時,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扭曲了人心 ,使得我們面對不可預期的天災、人禍,不管是個人或整個團體,「自然調適能力」因過度反應而「失去平衡」,進而造成自我傷害。 換言之,讓自己變成強大 不會受傷「活死人」,所隔絕的,究竟是「病毒」,或是「人心」 ? 有限觀點 推衍真相 對我而言,單就疫情本身,坦白說超乎個人所能想像,訊息也持續變化中,可能先前的決策,此刻已不適用,尤其不同角色所肩負的責任與壓力,非「在外圍敲鍵盤的我們」所能理解的;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