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近日定期整理一些「平日抓下來但沒空細看」的檔案時,仔細看了蔣勳在【美學系列】中的一篇文章《獻祭與寬容——兩件林布蘭詮釋父與子的經典名作》,心中有莫名的感動……。

*****
喪子寓言開始 達到技巧頂峰

林布蘭畫《亞伯拉罕(亞巴郎)獻祭以撒(依撒格)》是1635年,這年,他新得一子,取名Rumbartus,但生下來兩個月就夭折了。

失去長子的痛,使林布蘭想起熟讀的《舊約》故事,此時,重新思考聖經中「獻祭以撒」,一筆一筆描繪親兒子面臨死亡的美麗身體,林布蘭的繪畫,在「技巧的巔峰」,開始注入生命真實的痛……。

1635年的喪子像一則寓言,讓畫家反覆做生命的功課。1638年,林布蘭又得一女,取名Cornelia,出生三個星期,仍然夭折。畫家彷彿要跟命運對抗,1640年,再得一女,他仍然命名Cornelia,他像是固執要跟神要回他失去的孩子。不幸,第二個Cornelia也沒有活過一個月。

命運讓林布蘭一次一次受喪子之痛,意義何在?

畫家飽受心靈愴痛,他像一次一次「重複經驗」著亞伯拉罕「獻祭以撒」的悲劇。

「神有我們不可知的功課要我們去做嗎?」

置身絕對孤獨 鑿出原初慈愛

林布蘭唯一養大的孩子是「提特斯」(Titus),1641年生,成為此後二十年畫家作品中常常出現的模特兒,活了二十六歲,於1668年去世。

林布蘭垂垂老矣,失去親人,失去財產,失去昔日榮耀,在提特斯死去後,孑然一身,在絕對的孤獨裡,在即將結束自己生命時,開始繪畫了取自聖經(路15:11-32)的最後傑作──〈浪子回頭〉,彷彿要再一次重溫經文教他做的功課。

父親以無比的慈愛擁抱兒子。林布蘭這時的繪畫技巧,放棄了精雕細鑿的經營,原作的筆觸像許多岩石上的刀痕,色彩的肌理大刀闊斧,最震動人視覺的,是父親那一雙手,巨大、安靜、沉著,像要把父親全部的愛,放在流浪歸來的孩子身上。

與主共同敘說 流瀉人性之光

父親的臉上都是光亮,是林布蘭闡釋生命價值的光,包容是光,寬恕是光,愛是光,光無所不在,最暗鬱的角落都有光。

我們以為是黑暗,靜下來看,就會看見光。

林布蘭一再做失去孩子的功課,在傷痛中做,在絕望時做,漫長的修行,從29歲第一次喪子,到63歲最後一次喪子,漫長的修行,畫布上視覺的光,一步一步,從技巧慢慢遞變成內斂的人性之光,照亮人類文明。
*****

年輕時才華洋溢的林布蘭,最初竭盡所能地「呈獻完美所有」──如同舊約中獻子祭獻、勇往異鄉的亞巴郎,在經過三十年起伏的考驗,最後孑然一身地「交託孱弱自我」──猶如新約中分產離家、漂泊返家的浪子。在繪製令人讚嘆的畫作背後,究竟如何「轉化」心中那位至高者──從《舊約》那位尊威、賞罰分明的上主,轉變成《新約》那個慈悲、包容一切的父親?

我想,林布蘭之所以能轉化,或許……在於他不再刻意想「單方面」展現自我、取悅上主,而是「與主同行」──接納眼前的一切,並永不放棄地仰望祂。

生活中也許有痛苦和問題,但『這是明天的事』,而今天『你有保證』的許諾,那就是聖神『在等待著我們』並從這一刻起就已『工作』。

希望,就是一直在張力之中生活;懂得我們不能在現世安居……當水一直靜止不流動時,就會腐臭。一位基督徒如果沒有能力展望、沒有在張力之中走向彼岸,他就會缺少某些東西,最終會墮落。

~《基督徒的希望猶如呼吸的空氣》─教宗方濟各

【後記】

今天,是梁弘志逝世十五週年紀念日,再次看了 他的生平,想起了林布蘭的畫作,更憶起了梁弘志為了聖經這段浪子回頭故事所作的歌曲《驛動的心》
在此懇求仁慈的主,寬恕他在世所犯的過錯,接納其靈魂,早登天鄉。



曾經以為我的家 是一張張的票根
撕開後展開旅程 投入另外一個陌生
這樣飄盪多少天 這樣孤獨多少年
終點又回到起點 到現在我才發覺

哦... 路過的人 我早已忘記
經過的事 已隨風而去
驛動的心 已漸漸平息
疲憊的我 是否有緣 和你相依

疲憊的我 是否有緣 和你相依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19/10/blog-post_30.html

相關閱讀:不只是朋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