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地

最近一名藝人在臉書「轉述」醫護朋友提到:疫情下「很多孩子都走了」,遭部分網友「出征」,還受到政府官員關注將「究責查辦」,更引發越來越多「極端」的發言。 對此新聞自己了解之餘,儘管心中有一把尺,但無意也無力在此紛亂時機評論,倒是想起前兩天看到有關幼兒施打疫苗的報導。 儘管有少數勇敢的孩子表示「像蚊子咬」且鎮定地伸出手臂準備施打,多數情況仍是在醫護、家長安撫下,於驚嚇哭鬧中辛苦完成;但是,其中有一名小女孩,在整個過程中「情緒」與「行為」反差極大,則讓我印象深刻。 話說該小女孩聲嘶力竭地大哭抗拒,但最後還是勉強施打;施打完成後,儘管臉上仍掛著淚水,卻立馬向護理師「鞠躬」還接著趨前「抱住她」(看到這一幕把我們全家都逗樂了)。 我不確定這個可愛的小女孩,跟家人(特別是母親)的互動情形,但可以感受當下她「情緒被允許」之後,便能 以「和諧的方式統合情感和理智」 ;或許……是來自生活中內心需求、感受常被聆聽,因而建立的安全感吧! 『你們的心不要在耳朵裡,但耳朵要在心裡。』……在追求真正的溝通時,要重新發現的聆聽,就是去聆聽自己、聆聽『自己最真實的需要』──那些『銘刻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需要』。….. 孩子們那無窮的好奇心,他們睜大眼睛去觀看自己周遭的世界。以這種心態── 在成人的意識中『帶有孩童的好奇心』──去聆聽 ,總能使人獲益匪淺,因為『不論有多瑣碎』, 總是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到,並在自己生命中結出果實的 。 ~ 教宗方濟各第56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今世終結時》(Day Is Done) Tell me why you're crying, my son? 孩子!告訴我為何哭泣? I know you're frightened, like everyone. 我知道你跟別人一樣感到害怕。 Is it the thunder in the distance you fear? 是否因遠處雷擊聲令你畏懼? Will it help if I stay very near? 我在你身旁,那會好一些嗎? I am here. 我就在這兒。 And if you take my hand my son, 孩子!如果你牽我的手, All will be well when the day is done. 今世終結時,一切都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