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韓劇「黃真伊」

自己雖從小領洗,當了多年「不冷不熱,循規蹈矩」的教徒,工作忙碌奔波多年後,開始思考是否「從此就這樣過了一生」,這才開始想尋找生命價值與定位。

前陣子有一搭沒一搭看韓劇「黃真伊」,有次剛好轉到結局,便仔細看了一下,最後有關「追尋終極舞蹈」的部份,若單就劇情來說,並無「新意」。

但或許是「時機」對了,加上具「真實性」(為朝鮮歷史人物)與「開創性」(在女性和身份差別嚴謹的時代,超越自我),因此特別感動人心….

過去自以為是的才能,一夕間瓦解,從自信到沮喪

黃真伊的伎名是【明月】,明月為了最終極的舞蹈,來到市集探尋,只因在明月身旁的人總是誇耀著她的舞蹈,可是明月明白,她的舞總是少了什麼。

在市場裡一身華麗舞著的明月,遭到一名儒生譏諷,認為明月充其量不過是一名娼妓、一名酒女罷了,並認為民眾圍觀,只是被她的外貌和衣著所吸引。明月不服,便改換樸實的衣著回市集跳舞,並想藉以換取路人獎賞賺取盤纏,結果大失所望,果然沒有人注意他。

在沮喪中領悟:舞,不是關在殿堂之內,而是生活的滋味

劇中明月在遇挫後,了解自己的不足與感到迷惘,回頭找該儒生華潭先生,華先生說,老師不一定是教授者,也是向人學習的人。先生拿出一包紙袋,裡頭是乾燥了的花草枝葉。沖了壺熱水,先生放了一朵乾燥的菊花入水,乾燥的菊花在壺裡,一片一片逐漸綻放,緩緩地打轉,頓時,香氣瀰漫。

明月回到她出生的市集,跟著庶民百姓一起生活,體會喜怒哀樂下點點滴滴,自然而生的舞。舞,不是關在殿堂之內,而是生活的滋味。

自在地跳一首屬自己,沒有樂譜,自然讓樂工產生共鳴的極致之舞

明月帶著她的極致之舞與她的對手競逐女樂行首的高位。匆匆趕赴比賽的明月,帶來了她自己的極致之舞...... 一齣沒有舞譜、不循傳統格式、沒有樂音的舞蹈,明月自信地舞著,腳一抬,手一揮,舞步突然急促起來。明月之舞感染了待命的樂工們,先是打著拍子,接著紛紛拿起各自的樂器,即興與明月之舞共鳴了起來。

回到生活,願意反省與看見,才能受到滋潤,重新出發

這齣戲讓我聯想:真正的藝術,或是信仰,都不侷限在緊閉在廟堂宮廷裡研究或供人欣賞,是天主賜予人們,以自然與真誠的表達對生命的詠歎,還須回歸到生活,才能滋潤自己的心靈,才能感動人。

人生可能的貴人有好多種型態,有時是慈眉善目,有時是面目猙獰,有時可能只是一首歌、一沏茶。但是,得我們「願意看見與聆聽」,才能察覺的貴人。唯有這樣,才能像這朵乾燥的菊花一樣。遇水受到滋潤,就能重新出發。

找到屬於自己氛圍

沒有太多繁文縟節,毋需太多言語,從生活體驗、聆聽,找到屬於自己的氛圍,才能感染別人,跟著我們忘情地打拍與舞蹈。藝術如此,信仰亦然......


我想到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說的:
天主在人心中有祂自己工作的方式,
(God has his own ways of working in the hearts of others,)

我們並不知道祂與每個人到底有多親近。
(and we do not know how close He is to each one.)


我們無權過問、判斷,或說一些傷害他人信仰的事情,
(We have no right to condemn, to judge, or to say things that can hurt other people for their beliefs.)

因為有人從來沒有聽過基督宗教。
(It is possible that a person has never heard a word about Christianity.)

再者,我們不清楚天主如何向那個靈魂啟示祂自己,
(Then we do not know how God is revealing Himself to that soul,)

或以什麼方式塑造他。
(or in what way God is forming it.)

因此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責備人呢?
(So who are we to condemn anyone?)


摘自:五隻手指頭的福音 歸屬耶穌 (Belonging to Jesus)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26.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