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的妥協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帽子大王戴勝通開設的三勝製帽,自2004年投資海地失利後,出現跳票與積欠銀行貸款。今天又因為從去年6月起,長期積欠員工薪資,甚至連薪水裡扣掉的勞健保費,也沒有繳到健保局,30多名員工根本沒錢過年,就在廠外罷工抗議。

戴勝通卻仍表示:「我真的為我們的外交跳票,我覺得我很光榮,加諸在他們身上以後,變成我又是一個政治性問題。」

因應環境,訂出整體利益之決策

這則報導,讓自己想到另一個也被視為「綠色企業家」,奇美總裁許文龍。他從石化傳統產業,跨到電子業;從公司的不上市,跨入經營上市公司;從純本土產業,開始跨足對岸。

對於這幾年經營的想法與領域之轉變,他表示這是台灣的時代潮流,不用一直堅持,人是要適應環境。他考量企業內部有兩萬人,後面有十萬個家庭,且買他股票的人,不會管他是統的還是獨的,不能因為私人的感情來影響公司。

有所為有所不為

但他也表示一些「基本的理念」是沒變,如:是不是說有錢就是幸福,還引述馬克思曾經說過很偉大的話:「餓到半死的人,第一粒麵包是他的生命,不吃會死;第二粒是快樂,第三粒就是毒了。」如果一個人三餐吃不飽,你要去拚命,但如果大家三餐都吃得飽,你還要去拚命嗎?犧牲所有一切?

莫忘初衷

我想,撇開企業投資評估,與政治賭注等專業與主觀議題,相信兩位企業家都是為了組織的發展,而做相關的取捨與調整。差別就在制定企業決策過程中,因為「不自覺地以個人的好惡凌駕於團體利益」,而偏離了當初所立企業組織的目標,最後導致結果截然不同。

妥協並非不可,關鍵或許就像林懷民所說:「不管夢想是什麼,都要有別人的存在」…

引用本文:http://back2base.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08.html

留言